童年课外阅读分享课教学实录(朱燕芬儿童生长性阅读)
儿童“生长性阅读”校本实践的课堂样态
朱燕芬
Study
摘 要:课堂样态直接决定着学生发展的规格和水平。生长具有个体性,生长具有生成性,生长具有自发性,我们通过“生长性阅读”的概念再界定,从时空、载体、目标、方法上研究课堂样态,从阅读内容、学习形式、阅读经验、学习素养等方面研究生长元素,从嫁接、出芽、分裂研究课堂样态的繁衍方式,从而不断地改造学生的经验,不断地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不停歇地实现学生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生长性阅读 课堂样态
一、“生长性阅读”的概念再界定
2016 年笔者在思考和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认为学科教学应该向这几个方面调整:①引进先进课程,与学校课程整合创新,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生活的、自然的、社会的;②贴近人的意义建构,或者是人的生命成长与核心素养的形成;③从知识的教学结构转向学习结构的模型创建,实现学科资源的统整,为终生学习服务。
因此,在融通“包容开放大气灵秀”的吴文化地域特色和“教育即生长”的学校哲学基础上,对“生长性阅读”进行概念再界定,旨在“生长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适当运用“互联网 ”的环境,以“主题·统整”的方式,开展以一带多、以多达思、以思言论的阅读活动,生长儿童的学力,生长儿童的思维,生长儿童的情感,生长儿童的精神。
这个概念的再界定,旨在化解课程内容局限性与阅读行为自身丰富性的矛盾,以及建构符合地域特色和学校本土文化的阅读课程。
二、“生长性阅读”的课堂样态
课堂样态直接决定着学生发展的规格和水平。生长具有个体性,生长具有生成性,生长具有自发性,通过“生长性阅读”的教学实践,不断地改造学生的经验,不断地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不停歇地实现学生生命的意义,该是生长性阅读的课堂样态。
时空上,化有限为无限。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儿童的发展和作为连续经验的结果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自我实现。课堂不仅是教与学的物理空间,也是一个独特的社会范畴,从课堂到社会生活,从教学到多彩世界,实现学习与生活的联姻,实现阅读与阅世的融通。
载体上,从文本到生活。对于今天的普通教师来说,没有活教材,但也不能让课堂教学局限于固有的教材,所以,我们一方面编写校本教材,另一方面与已有的教材衔接,采用纸质文本、电子文本或多重文本、混合文本的阅读,使教材多媒体化、学习个性化、任务合作化,既照顾儿童的阅读兴趣,又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给学生更高的支点,走出文本,走向生活。
目标上,从成材到成人。成材,仅仅是全面发展的人的一部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生长性阅读,在新的学习情境中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连结,获取新知的能力,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学会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促进认知、改造、创新世界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
我们致力于大数据背景下儿童“生长性阅读”的实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学习,在课堂结构、教学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研究,我们不断追问:“生长性阅读”课堂的生长元素是什么?生长性阅读的课堂样态的繁衍方式是怎样的?如何结合现行课程加以落实?
三、“生长性阅读”课堂的生长元素
生长性阅读的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儿童在有意义的建构中获取知识,增长学力。这就更关注深度而精准、丰富而关联的教学内容的开发,同时要让儿童的言语结构在这样的教学中发生真正变化,让学习真正产生,我们还必须研究合适的语境,研究各种学习形式,研究儿童的阅读经验,寻找新旧交汇的生长点,真正提升核心素养。
1. 阅读内容的贯通。从课本到课堂,从课内到课外,从活动到课程,从连续性文本到非连续性文本演技学习内容,突破原有教学局限,运用更丰富的阅读材料,组织更丰富的阅读活动,帮助拓宽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信息资源,以教师的指导为主。比如《柳韵》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了三首关于柳的古诗,简单学习两首柳诗,补充了十多句柳的名言,再拓展到散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不仅关注教学内容的丰富关联,还关注了教学内容的深度精准,使得教师教学时更加具体、针对、融通。
2. 学习形式的叠加。从传统纸质文本阅读到网络阅读,从线性阅读到非线性阅读,从阅读到读图到阅听,从单纯接收到交互互动的对话式,从浅阅读到深阅读研究学习形式,带给儿童更加快速便捷的阅读体验,获得超越知识的价值认同的一种混合式学习,重在让儿童习得方法,探究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比如《别有“风”味》这堂课倡导“一课多学”,利用 ipad 的推屏技术和 Wps office 语音转换文字功能,体会风“有形”,体察“带色”,感受风“含情”,描绘心中“风”采,从而领会只要用眼、用心,生活同样也会别有“风”味!这样的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读到写,由散到聚,催化了儿童的言语生长机制。
3. 阅读经验的建构。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不断地改造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不停歇地实现学生生命的意义,获取和重组信息,发现和解决问题,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连结,搭建树形认知,重建知识结构,形成核心价值。比如《柳韵》《别有“风”味》这两堂课,都积极探索“主题·统整”方式的阅读经验建构,体现以主题为核心的生长性阅读,这种阅读有关联,有广度,有深度,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经验的同构,既完成阅读经验的积累,也完成生活经验的积累,更完善人生经验的积累。
4. 学习素养的提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学习,从文本教材的统整、学习方式的改变,价值观的融合出发,依托“生活、情境、经验”,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与生长节律,以分享和尊重为基础,促进认知、改造、创新世界的能力,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以学科为本,以跨界为域,以滚动为屏,提供完整的语料,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达到教学过程、学习方式的最优化,促进儿童综合素养的发展。
四、“生长性阅读”课堂样态的繁衍方式
1. 嫁接。以学科为本,把一篇文本接到另一篇文本的文眼、词眼、诗眼上,将两者的形成层对准,彼此统整起来。比如《清平乐·村居》的教学,抓住眼“醉”字,提问:辛弃疾为这样的幸福一家而醉,但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这首词中也写到了“醉”,他又是为什么而醉呢?请你自由读读这首词,结合背景资料,同桌交流交流。(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儿童通过运用词眼“醉”来嫁接的方式,精读《清平乐·村居》,略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明白辛弃疾,为国而忧,借酒消愁;看着眼前的幸福情景,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担忧;而自己报国无门,空怀一腔报国之志……教师小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2. 出芽。以跨界为域,打通语文与其他学科的通道,融入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的要素,拓展教与学的范围,丰富学生的个体体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有效融合。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借助 ipad 进行教学,从学生眼中的金字塔——地图中的金字塔——教材中的金字塔——科学家研究中的金字塔——世界人民心中的金字塔——未来探索中的金字塔,利用一篇篇独立的小文章,或者微视频,整合小材料,聚焦到大主题,这是浓缩与扩散的有效对接。
这样的课具备丰富而精准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涉及金字塔与外星文明、金字塔之谜、金字塔的神秘数字、埃及法老等等,儿童从比较浅显的认知层面向深入的认知层面迈进,对埃及金字塔又有了更新、更全面的了解,不仅读懂了课文中的金字塔,更形成了自己眼中的金字塔,深刻地体会到金字塔不仅仅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是埃及的,更是世界的。生长性阅读,依据相同的主题,各个独立的文本,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
3. 分裂。以滚动为屏,打通生活与自然、文化与生活之间的通道。分裂的特征就是染色体的复制,所以这样的课堂样态的繁衍方式就是采用相同的主题,相同的文体,或者选取相关联的片段统整教学,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分裂成其他的课堂样态,比如《月》也是校本教材,眼中之月——神话之月——诗词之月——乐曲之月——心中之月,选取《嫦娥奔月》《但愿人长久》《二泉映月》相关片段,统整有关“月亮”的自然知识、文学知识、科学知识。以文体为线索,通过演一演、诵一诵、品一品,不断探究,不断发现,整体了解月亮的知识,感受月亮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实现碎片与凝接的阅读,借助特定的句式,实现多元读写。
其实,在生活中像月这样美好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还可以设计《雨》《梅》《水》等课堂样态。
五、“生长性阅读”校本实践的成果与反思
1. 从教师层面看:生长性阅读促进了观念改变。产生新的教学观:立足儿童“学”的角度,着眼于儿童核心素养。产生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只有主动发挥,学习才会真正产生。产生新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人生道路的领航者,学生是教师的朋友,相互的合作才会更好地促进教与学。产生新的教师发展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新的地方,教师设计课程,学生在课程中享受成长。通过教师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创造的能力,整体提升课程设计能力,实施创造性教学,产生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方式。
2. 从学生层面看:生长性阅读的各种课堂样态,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深刻而又灵活,多元而又发散,合作意识增强,探究欲望强烈,搜索信息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了,其潜能增强了。
3. 从推广功能来看: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生长性阅读从多个层面破解了阅读教学的难题,传承大语文的教学观,解决教学内容窄化的问题;扭转语文只为考试服务的功能,让教学成为师生创造的源泉;让教师可以创造性教学,让学生可以创造性学习,切实提升语文立人的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7年6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