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东方不转型办学校(有人建议新东方转型创办大学)

近日,因为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对于校外培训行业迎来了巨大压力,他们将何去何从引发网友关注。

为什么新东方不转型办学校(有人建议新东方转型创办大学)(1)

据媒体报道,新东方近日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也开始谈论新东方的转型问题。很多网友也加入了新东方转型的建议中,有人建议做托儿所,有人建议做月子中心,有人建议做幼儿园,有人建议做大学。

今天,我们来谈谈新东方的俞敏洪建大学的事情。

新东方俞敏洪其实一直有一个建一所大学的梦,他曾经想办新东方大学,遗憾的是看中北京的一块地皮却没有被批下来,所以他只好选择已经在办的大学接手。于是,在2013年俞敏洪接手了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并担任学校理事长,他希望用后半生精力和资源打造一所出色的中国私立大学。

为什么新东方不转型办学校(有人建议新东方转型创办大学)(2)

2016年,俞敏洪卸任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理事长。面对后面的记者专访,俞敏洪坦言,“在中国创办顶尖民办大学,时机尚未成熟,但这颗种子藏在心底,希望有生根发芽的那一天。”,中国的民办大学在办学质量、监管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民办大学要超公立大学非常困难,只能说是艰难生存吧。”

为什么新东方不转型办学校(有人建议新东方转型创办大学)(3)

我认为俞敏洪说得有道理,大部分民办高校投资人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不具备教育情怀和发展眼光,所以导致大学办学很难超过公办大学。

对于俞敏洪具体为什么退出耿丹学院,官方没有更多的披露,此处我们不去过多的讨论。我们可以谈谈民办大学的困难之处在哪里。

第一,办学条件。以耿丹学院为例,按照官方信息为32.73万平方米,相当于不足500亩。《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学院建校初期的校园占地面积应达到500亩以上,严格来说耿丹学院还不符合国家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要办一所规模较大的民办大学注定比较困难。其他办学条件,当然也就差不多了。

为什么新东方不转型办学校(有人建议新东方转型创办大学)(4)

第二,师资力量。虽然民办高等教育迎来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于一些高校仍然难以招到优秀的教师,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与很多公办院校相比较,动辄一年招聘几十个博士甚至上百数百博士,民办高校可能很多年也招聘不了几十个博士,比如中部某知名民办高校在十年前都提出招聘百名博士,而至今也才五六十个博士。走的走了,来的还没有来,也不愿意来的现象突出。

第三,生源质量。在今天,我们学生、家长和社会仍然对民办高校存在偏见和歧视,同时对民办高校高昂的学费望而却步,有的学生甚至选择公办专科也不选择民办本科。在历年高招中,包括一些知名的民办高校在征集志愿的情况下都无法完成招生计划。

为什么新东方不转型办学校(有人建议新东方转型创办大学)(5)

第四,官方政策。民办学校主要的经费来源是学生的学杂费,而投资者又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即使高额的学杂费也不可能全部用于学校的完全支出,政府的投入也基本上没有甚至很少,学校当然也会存在困难。对于教师来说,在职称评定,社会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公办高校也存在不同的待遇。

因此,我认为民办大学首先是保证在办学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具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有良好的生源,加上官方的政策和学校的办学理念符合民办大学办学规律,专业设置符合市场规律,并以清楚的学校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经费充足,而且办学者是具有教育情怀的,方可办好大学。

新东方转型做大学怎么样?我认为行不通。理由如下:

第一,我们不能把教育培训直接嫁接到高等教育上来。虽然教育培训与高等教育都是教育行业,他们有联系,但是也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一些目前较优秀的民办大学基本上都是从自考助学班到高职再到本科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而且经过了几十年摸索借鉴,对于培训机构转型做大学没有先例。

为什么新东方不转型办学校(有人建议新东方转型创办大学)(6)

第二,新东方是教育连锁加盟方式的,无法整合资源。全国有多少教师,有多少分支培训机构,这些教师这些分支机构何去何从?难道办一所大学把这些教师,这些分支机构的资源都调配集中到一起成立一所大学。

第三,所有的条件基本上为0。我们办大学,首先是要有办学的硬件条件,符合教育部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土地、校舍这些是最基本的,要建1所大学最少也得两三年时间吧。当然,教师可以利用原新东方的一部分硕博士等,这不叫转型,这叫0起步重造。

为什么新东方不转型办学校(有人建议新东方转型创办大学)(7)

综上所述,新东方转型做大学不可取,如果要办大学只能投资另建,相信俞敏洪有他的想法,而且对于新东方来说办大学至少现在可能不是他想的,现在要想的是自救新东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