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有多少种顺序题(行测时间如何分布)
最近时常在圈子里看到相悖的两种言论:“行测上了70之后再考虑学常识和数量”,“行测要想上70一定不能放弃常识和数量”,两边各执一词且都有理有据。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去安排学习重点和分配考试时间。介绍一下我自己:国考行测76.4.考前准备时间大约两个月。常识完全没学,数量有听课刷题,但考场上由于时间分配失误导致连题目都没看直接涂的答题卡。能考到这个分数主要就是靠的三大模块言语判断资料全部做到90%以上的正确率。
【资料】个人认为资料是最容易提升目一定要拿下的模块,最多只能接受错2个,因为资料性价比非常高,只要不粗心,能做出来的题基本上就是对的首先资料一定要认真听系统课,听课过程中跟着老师做例题、记好笔记。听完刷题注意不要去翻笔记,遇到想不起来或者不确定的公式尝试自己推导其实资料中常用到的公式推导过程都并 不复杂如果发现推不出来或者推错了,再回头把这个知识点听一遍。公式不要去背,一定是在理解中记忆在运用中记忆。我在考场上就遇到过一紧张某个公式想不起来,快速推导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判断】个人觉得必须要跟着老师的课程进度来系统地学一遍,我比较推荐上岸鸭的线下班。判断跟资料不同,我觉得每个知识点学完就刷题效果会好很多,在刷题过程中去实践课上老师给的方法,尤其是形成对比择优的思维,在做言语的时候也会很有帮助。
【言语】建议时间不那么充足且自身基础较好的同学参考我的方法,不听任何课程先做两三套真题里的言语,看看自己的正确率,如果不低于80,那么可以直接刷题,找到自己的薄弱处。薄弱处不仅指错题,还有做得慢的题,针对同类型的题目,总结原因和方法。比如说我自己做语句排序题,就经常犯根据选项去排除的毛病:ABC都是①开头只有D是②开头,心里就已经不自觉地把D排了,像这样的问题平时自己察觉不到,只有在做题过程中反思。
说完三大模块,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常识和数量究竟如何取舍?
首先一定要看个人基础。如果看到数学就害怕,一道题读完思考一两分钟才有思路,那么花大量时间去死磕并不明智,与其如此,时间充裕的话不如拿去学常识,虽然不一定能用上,起码拓宽一下知识面,万一后面还要考事业单位呢;相反,思维比较敏捷的同学,即使不能每道题都做出来,只要可以看完题目就有大致思路,那么我觉得学数量更有性价比,毕竟它跟资料一样,基本上做出来就能拿分。
第二要看目标分数和准备时间。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行测70 已经是完全够用的分数了,那么着力把三大模块正确率提到85以上就是重中之重,常识数量蒙也能蒙上70;如果面对的竞争十分激烈,我觉得可以选择常识或者数量其中之一来突破不太建议两个都抓,除非备考时间极其特别充裕再说下时间分配。
以国考为例,总共120分钟要做130道题+涂答题卡,需要提前规划好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和各模块时间,并且演练熟悉。我在国考的时候就是因为空有规划,没进行过实践,三大模块用时过长导致数量常识都没看题目 (当然可能也间接提升了正确率)。
推荐参加高顿线下班的模考虽然平时刷题优选真题,但在套卷上,模考的感觉和自己掐时间还是很不一样的,有助于把握时间和调节紧张心情。最后提一嘴很多同学都有的误区:听课遍寻名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听到最后知识不成系统自己也没有形成有效思考。其实系统课最重要的就是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只要找一个你愿意听进去的老师就行,不需要过多去怀疑老师的水平,有这个多方对比的时间,真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做题总结。换个角度想想,咱们大多数人从小到大上的也都是普通学校.跟着老师好好学习不是一样能吃透知识点考得好成绩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