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新手入门教程(快速入门污水厂职业技术)

污水处理厂职业技能——每日更新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方法介绍,最后一种SBR工艺及其各种改良工艺在我国较常应用。

1.7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

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特点是曝气池内混合液的深度较大,一般在7m以上。由于水压增大,提高了混合液的饱和溶解氧浓度,加快了氧的传递速率,有利于微生物的增殖和有机物的降解。曝气池向竖向深度发展,减少了占地面积。

本工艺有下列两种形式:

(1)深水中层曝气水深在10m左右,但曝气装置设在深4m左右处,这样仍可使用风压约为5m的风机,为了在池内形成环流和减少底部水层的死角,一般在池内设导流或导流筒。

(2)深水底层曝气水深仍在10m左右,曝气装置设于池底部,需使用高风压的风机,但勿需设导流装置,在池内形成自然环流。

1.8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又名超水深曝气活性污泥法。此工艺的充氧能力强,可达常规法的10倍,动力效率高,占地少,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处理功能不受气候条件影响,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可考虑不设初次沉淀池等。

本工艺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深井曝气池(曝气井)直径介于1~6m,深度可达70~150m,井中间设隔墙将井一分为二或在井中心设内井筒,将井分为内、外两部分。在前者的一侧,后者的外环部设空气提升装置、使混合液上升。而在前者的另一侧,后者的内井筒内产生降流。这样在井隔墙两侧和井中心筒内外,形成由下而上的流动。由于水深度大,氧的利用率高,有机物降解速度快,效果显著。

1.9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

又名殷卡曝气法(Inkaaertion)这项工艺的原理是:气泡只有在其形成与破碎的一瞬间有着最高的氧转移率,而与其在液体中的移动高度无关,因此将曝气装置设于近水面处。

浅层曝气的曝气装置多为由穿孔管组成的曝气栅,曝气装置多设置于曝气池的一侧,距水面约0.6~0.8m的深度。为了在池内形成环流,在池中心处设导流板。

这种曝气法可使用低压鼓风机,有利于节省电耗,充氧能力可达1.8~2.6kgO2/kwh。

1.10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又名富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空气中氧的含量仅为21%,而纯氧中的含氧量为90%~95%,纯氧的氧分压比空气高4.4~4.7倍,用纯氧进行曝气能够提高氧向混合液中的传递能力。

采用纯氧曝气系统的主要效益有:氧利用率可达80%~90%,曝气池内混合液的MLSS值可达4000~7000mg/L,能够提高曝气池的容积负荷;曝气池混合液的SVI值较低,一般都低于100,污泥膨胀现象发生的较少;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

纯氧池目前多为有盖密闭式,以防氧气外溢和可燃性气体进人。池内分成若干个小室,各室串联运行,每室流态均为完全混合。池内气压应略高于池外以防池外空气渗入,同时,池内产生的废气如CO2等得以排出。

1.11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也称间歇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污水处理新手入门教程(快速入门污水厂职业技术)(1)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反应器-曝气池的运行操作,是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闲置)等五个工序所组成。这5个工序都在曝气池这一个反应器内进行、实施。现将各工序运行操作要点与功能阐述于后:

1)流入工序:在废水向反应器注入之前,反应器处于5道工序中最后的闲置段(或待机段),处理后的废水已经排放,器内残存着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

废水注入,注满后再进行反应,从这个意义来说,反应器起到调节池的作用,因此,反应器对水质、水量的变动有一定的适应性。

废水注入,注满后再进行反应,从这个意义来说,反应器起到调节池的作用,因此,反应器对水质、水量的变动有一定的适应性。

废水注入、水位上升,可以根据其它工艺上的要求,配合进行其他的操作过程,如曝气,其作用即可取得预曝气的效果,又可取得使污泥再生恢复其活性的作用;也可以根据脱氮、释放磷等要求,则进行缓速搅拌;又如根据限制曝气的要求,不进行其它技术措施,而单纯注水等。

本工序所用时间根据实际排水情况和设备条件确定,从工艺效果上要求,注入时间以短促为宜,瞬间最好,但这在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

2)反应工序;这是本工艺最主要的一道工序。废水注入达到预定高度后,即开始反应操作,根据废水处理的目的,如BOD去除、硝化、磷的吸收以及反硝化等,采取进行反应的技术措施,如前三项,则为曝气,后一项则为缓速搅拌,并根据反应需要达到的程度以决定反应的时间。

如根据需要,使反应器连续进行BOD去除—硝化—反硝化反应,BOD去除-硝化反应,曝气的时间较长,而在进行反硝化时,应停止曝气,使反应器进入缺氧状态,进行缓速搅拌,此时为了向反应器内补充电子受体,应投加甲醛或注入少量有机废水。

在本工序的后期,进入下一步沉淀过程之前,还要进行暂短的微量曝气,以吹脱污泥近傍的气泡或氮,以保证沉淀过程的进行,如需要排泥,也在本工序后期进行。

3)沉淀工序:本工序相当于活性污泥连续系统的二次沉淀池。停止曝气和搅拌,使混合液处于静止状态,活性污泥与水分离,由于本工序是静止沉淀,沉淀效果一般良好。

沉淀工序采取的时间基本同二次沉淀池,一般为1.5~2.0h。

4)排放工序:经过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一直到最低水位,在反应器内残留一部分活性污泥,作为种泥。

5)待机工序:也称闲置工序,即在处理水排放后,反应器处于停滞状态,等待下一个操作周期开始的阶段。此工序时间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而定。如时间过长,为了避免污泥完全钝化,应进行轻微的曝气或间断的曝气。

在新的操作周期开始之前,也可以考虑对污泥进行一定时间的曝气,使污泥再生,恢复、提高其活性。对此,也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再生”工序考虑。

与连续式活性污泥法系统比较,本工艺系统组成简单,勿需设污泥回流设备,不设二次沉淀池,曝气池容积也小于连续式,建设费用与运行费用都较低。此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系统还具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工业废水处理),无设置调节池的必要;污泥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在单一的曝气池内能够进行脱氮和除磷反应;运行管理得当,处理水水质优于连续式。

待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