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加速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加速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1)

预习导航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加速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2)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标矢性

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提示:甲图说明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乙图说明竹子发生了形变。原因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二、重力

1.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2.大小

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式中G、m、g的单位分别是N、kg、N/kg。

3.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作用点:重心

(1)定义: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从效果上看,可以把它们集中作用于一点,这一点称为重心。

(2)决定因素: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

(3)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部;质量分布均匀、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思考 如图所示,身体素质和技术相当的跳高运动员,为什么采用“背越式”的要比采用“跨越式”的成绩好呢?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加速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3)

提示:运动员在越过相同高度的横竿时,“背越式”运动员的重心比“跨越式”运动员的重心升高的高度小,因此运动员越过相同的横竿时,“背越式”要比“跨越式”容易些,所以采用“背越式”的要比采用“跨越式”的成绩好。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作用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间和磁体间,作用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弱。

3.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原子核内部粒子间。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 m。距离增大时,作用急剧减小。

4.弱相互作用

存在于微观粒子间,其作用范围与强相互作用相同,但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