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果的功效(扬场文东方神果)

东方神果的功效(扬场文东方神果)(1)

不要说老家的人现在都不种麦子了,就是种麦子,估计也没有打麦扬场的那种热火朝天的场景了。现代化先进的联合收割机,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到时候那黄金般灿烂的麦子就直接装进了口袋,送回了家里………

可是,二三十年前老家,人们还都是以种麦子为主。家家都有几亩甚至一二十亩小麦。到了收麦这个时候,个个忙得不可开交。而且,不管是割麦,捆麦,拉麦,还是碾麦,扬场,每一个环节,一家的主要劳力都必须会做,即便不是内行,最起码能应付,关键时候难不住人。要不受的那个难畅真是无法言状。

东方神果的功效(扬场文东方神果)(2)

扬场,就是打麦的一个重要环节。麦子摊在场里碾干净后,撒去上面的麦草,把剩下搅和在一起的麦粒麦衣子,连推带扫拥到一块,弄得圆圆的像个粪堆。这时候,如果有顺风,就可以扬场了。一般都是男的扬场,女的用长把子扫帚掠场。就是把麦堆上落下的那些秕麦穗,麦草节节等残兵败将,轻轻地扫到两头。等到最后再集中处理。也有个别能行婆姨扬场扬的挺好的 ,连男人都自惭不如。三年能中文武举,十年难考田状元。。七十二行,行行状元。唯独庄稼行里没有人敢说他样样精通。扬场,在农村不仅是个体力活,更是一样技术活。因为两只胳膊没有一定的力气,撂不到一定的高度 ,扬不出去,更主要的是支持不下来这连续几个小时的强体力劳动。说是技术活,则是会扬的省时省力,事半功倍;不会扬的拦来拦去弄不下样子。扬的好就容易把麦子和麦糠分离开;不会扬的,则是撂上去的和落下来麦糠不分开,落不在一个位置,而且还越混越杂。不仅扬不出金黄的麦子,还把自己弄的灰尘土脸的。尤其是风不赢人的时候,更是最气人。铲上一木锨扬到半空中,怎么上去,还直直的怎么下来,麦糠一点也飘不走。要么就是风向来回倒,一会儿这样刮,一会儿那样刮。把掠场的人也往往弄得忙活一阵,结果前功尽弃。

东方神果的功效(扬场文东方神果)(3)

一个好的扬场把式,扬一堆麦子就像是一场艺术表演。你看他头戴草帽,手握木锨,前腿弯弓,后腿紧绷。前手往上举,后手往前送,铲起一锨还没有分离的麦子,双肩一抖,轻轻地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看那抛上去的一木锨粮食,在半空中自下而上,借助风力便均匀的分散开。金黄色的麦粒如雨点般直线落下,麦糠则在微风的吹拂下悠悠的飘向远方………随着一锨一锨的往上扬,麦粒不断地往下落。过不了多久,麦粒和麦糠中间,就渐渐地出现一道分水岭。而且两边各自越积越多。金黄闪亮的麦子像沙丘一般不断地膨胀;麦糠也像一柄平铺的大扇子,由厚渐薄软乎乎海绵一样。“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随着傍晚风的欢快,扬场的节凑也变得轻快起来。只听木锨一锨一锨的很有节奏的铲粮声,伴随着扫帚“唰———唰———唰———”的掠场声,就像是演凑丰收的交响曲。

东方神果的功效(扬场文东方神果)(4)

二大是赤脚医生,一辈子没下过多少苦。那时候一大家子七八口人,地多麦子也多。每年都打一二十担,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这么多的麦子,打麦场里的重头活主要靠润堂哥两口子。而润堂哥性子淡 干活慢。没风的时候,他爱这一下那一下地胡挠骚。风来了也不急。腰来腿不来,常常惹得嫂子不停地嘟囔。尽管如此,他照旧不愠不火。一场麦扬下来,嫂子的抱怨都能装几箩筐。扬场不在风大,只要风顺,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个金灿灿的小麦山就出现在了眼前。扬场人把麦堆措得圆圆的,掠场人把四周的麦糠等杂物分开扫到旁边,泾渭分明,一清二楚。看着黄灿灿的麦堆,男人满身的疲惫立即烟消云散了。女人的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男人们随手撂下手里的木锨,卷上一根旱烟,边抽边吃划着今年的收成状况。这时候的女人也不急着去催。即使催,男人也会理直气壮的说:这下急得怎么哩!

东方神果的功效(扬场文东方神果)(5)

扬场作为农耕时期的一项重要活路,曾经被一代一代的传承着。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收割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先进的收割技术早已取代了传统而繁重的手工劳动。加上特色产业的发展,好多地方压根都不再种小麦了。扬场的身影也日渐消失了。以后的人们也许都不知道扬场是干什么呢?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扬场这个词语,还会在字典里删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