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

九月一过,就到了各地玉米丰收的季节。今天,四季君给大家总结了全国各地玉米最佳收获时间,以及各重点省份跨区收割的路线图,以便于更好地完成今年的收粮之旅。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玉米总产量为27255.2万吨,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4986.15万亩。我国大致可分为六个玉米种植区,其中北方春播玉米区播种面积占比46.85%、产量占比49.9%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播种面积占比29.76%、产量占比28.84%,是中国玉米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

全国各地玉米最佳收割时间

首先,来看一下各省玉米种植收获的最佳时间,便于分配跨区的先后顺序和时间。

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1)

建议跨区收割路线

今年玉米的收割路线建议从北向南开始,结合各省收割时间段,分为3条路线:

路线一:

河南—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路线二:

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

路线三:

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

今年跨区作业,依然会受疫情、天气、油价等外部条件影响,大家在跨区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和预案,才能更高效地完成收割。下面四季君就重点几个省份,展开说一说跨区作业路线的安排及建议。

重点省份跨区路线

河南省

2022年玉米夏播面积为5380万亩驻马店种植面积最广,约760万亩左右。8月中下旬开始,收割最早的地区是南阳——漯河——驻马店,可按此路线进行第一波收割。

最晚到十月中旬,可途径南阳——平顶山——安阳市,此为一条收割线路。或按照驻马店—周口—商丘的路线进行收割。

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2)

京津冀

2022年玉米夏播面积为5462万亩,其中河北邯郸种植面积最广,为510万亩左右。此地区收割分两条路线:一个是张家口——保定——石家庄;一条是唐山——天津——沧州——衡水——邢台——邯郸,整体从南向北完成跨区收割。

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3)

内蒙古

近年来,内蒙古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5700万亩以上,是全国收割时间跨度最长的省份。其中呼伦贝尔玉米种植面积最多,约为1005万亩,也是该省收割时间最早的地区。建议由西向东两条路线收割。

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4)

黑龙江

2022年玉米种植将达9000万亩以上,黑龙江省委农表示黑龙江粮食总产量确保在1500亿斤以上。作为玉米种植大省,肯定是机手重点关注的省份。其中哈尔滨玉米种植面积最多,约700万亩左右。

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5)

该省主要收割路线有两条:

1.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哈尔滨—牡丹江;

2. 黑河—伊春—鹤岗—佳木斯—双鸭山。

吉林

2022年玉米播种面积为6369.15万亩长春最多,达到1576万亩。同样是两条路线,如果精力有限,不想外出太久的机手,可着重收割四平和长春。

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6)

辽宁

辽宁省2022年玉米种植面积约为2675千公顷朝阳面积占比最多,约320万亩

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7)

山西

山西省2022年玉米种植面积约为1715.04千公顷沂州面积占比最多,约280万亩

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8)

陕西

陕西省2022年玉米种植面积约为1177.05千公顷渭南面积占比最多,约300万亩

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9)

安徽

安徽省2022年玉米种植面积为1849.2万亩,主要产区在淮北、毫州、阜阳市,且种植面积均衡。可东、西向,兵分两路跨区收割。

玉米在什么时期可收割(2022年玉米收割时间及最佳跨区路线图)(10)

跨区注意事项

四季君为大家整理了跨区的路线图,但玉米机收跨区作业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受影响的因素也多,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时间:为了不影响本地的玉米机收,所去地域收获期与本地收获期至少要有10天以上的时间差(早或晚),时间差不足会影响机手收入。出发前,除了参考本份攻略,还要提前与当地人联系,以确认最终的收割时间。同时要了解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做好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

二是天气:天气对跨区作业的影响很大,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跨区作就会“泡汤”;

三是地块:由于玉米联合收获机机身比较长,功率也大,如果地块小,频繁转场,不仅不便于作业,影响效率,而且还会大大增加作业费用,加大机收成本。

跨区作业在即,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预祝所有农机人今年有个好收益!

来源:四季为农,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