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

作为宋代文学史上最出色的诗词大家,苏轼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精彩的诗词作品。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从“一蓑烟雨任平生”到“点点是离人泪”,苏轼的诗词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也让我们对于苏轼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1)

苏轼的诗词语言艺术已经不必多言,毕竟苏轼的才华在这一两千年来无人能够匹敌。而拥有如此的才华,苏轼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更是得心应手。对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些小众的文学形式,苏轼也能够很好的把控,玩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比如说回文诗词。

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2)

所谓回文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特殊的形式,词中的任何一句都可以倒过来读。纵览世界文学史,恐怕只有汉语有这样的技巧。苏轼自负才华,不但写回文诗,而且还有不少。单就说他的回文闺怨词,就有多达四首作品,且篇篇精彩。且看:

1、菩萨蛮·回文春闺怨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3)

这首词是苏轼所写的回文词,按照季节来说,这首词产生于春季。“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写女子的头饰装束和所处房间摆设,展现在我们眼前一副思妇形象。“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春天的季节容易使人慵懒,女子也昏昏沉沉的在晚春的季节里入眠。

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4)

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这里把雪花和梨花共同来写,前面写细小的梨花如雪花纷纷坠落,后面写那春雪飞得如细小的梨花。“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浅白的解读就是,我在思念那个人,但是人群中有哪个人在思念我?

2、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代: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5)

这首词写的夏日女子的相思和思念,抒发闺怨的哀怨惆怅。“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同样是环境描写,夏日的午后,抒情主人公在一个惬意的环境中午睡,人和柳枝相互映衬。“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夏日毕竟温度高一些,所以“香汗”极言女子柔媚,“凉衫”极言夏衣单薄。

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6)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写女子手捧冰藕碗消暑,后一句则写出冰藕碗冰冷了女子的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最能表达哀怨,以藕丝也比喻郎君的薄情寡义。

3、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时光来到了秋天,闺怨词也多了一份凄凉。“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以抒情女子和梧桐树两相对比,极言她的孤独。“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女子看着凋落在井边的花朵暗自伤神,凋落的花在井边也失落的望着抒情女子。

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7)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这是最有秋意的词句,抒情女子形单影只失眠难熬长夜,漫漫秋夜如何熬得过去?“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这两句所表述的意思相近,秋日就不应该登高望远,那样只会徒增烦恼。

4、菩萨蛮·回文冬闺怨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

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8)

秋去冬来,抒情女子依然在痴痴等待。“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雪花飞舞更给了抒情女子一份暖意,而女子柔媚的脸庞更是直接融化了飘落在脸上的雪花。“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衣服单薄,抒情女子就这样抵挡着飞雪的肆虐,极言女子相思入心。

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9)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这两句所表述的意义是一致的,就是写两人分别之时,极言时间之久。“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只要是他能归来,梅花开早晚都不必嫉恨;最让人伤心的就是,梅花明明迟开了,却依然还看不到他的归来。

苏轼各时期的经典诗词(苏轼最惊艳的四首回文词)(10)

苏轼的这四首回文词,都是表达的闺怨相思。每个季节一首,都有各自季节的色彩。借助自然界的万物变化,来表达女子不变的闺怨相思之苦,且用回文的形式表示,苏轼的文学才华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