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看天象知命数(春秋古易观月识时)
缺乏传统文化知识,对基础天文知识的陌生,平添了许多读易的困难。
《周易参同契》的月体纳甲用的十天干的方位:“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无双明。蟾蜍视卦节,兔魄吐生光。七八道已讫,曲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西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方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易象索灭藏。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
这是月体纳甲图,把卦象拿掉,只保留天干,就成了下图。
由于现代很多人不了解月亮运行规律,这张图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误以为纳甲图是一个圆周运动,实际上是,初一到十五(由西到东),十六到三十(由西到东),两个半圆视轨迹的重叠。初一黄昏,月亮出现在西方,到十五满月出现在东方;十六清晨,月亮出现在西方,三十出现在东方。
朔望月,上半月是黄昏观月,初一月亮出现在西方,每个月初三初四的傍晚,新月出现在西南方向,然后再慢慢向西落下;初八初九的傍晚,上弦月出现在正南方向,然后再慢慢向西落下;十四十五的傍晚,圆月出现在东方,然后再慢慢由东向西落下。下半月是清晨观月,十六清晨圆月出现在西方,二十三,下弦月出现在南方,三十清晨出现在东方。
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的盈缩方向相反,也就是朔、上弦、望、下弦。易于观察且时间长短适中,抬头看看月亮的形状和方位,就可以知道大致的时间,这是用朔望月配二十四节气,标注太阳回归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观月识时,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
用春秋古易解读的《易经》、《焦氏易林》两书,以象解理,象理统一,由著名出版社投资筹备出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