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暴雨级别(合肥市公布新修订的暴雨强度公式)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合肥11月17日电(赵越)人民网安徽频道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日前,合肥市公布了新修订的暴雨强度公式。

合肥暴雨级别(合肥市公布新修订的暴雨强度公式)(1)

该公式中,q 为暴雨强度(单位:L/(S·h㎡)),P 为设计重现期(单位:年),t为降雨历时(单位:min)。

该公式适用于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4个行政区(含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边区域可参考使用。

什么是暴雨强度公式?该公式有哪些作用?合肥为何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多次修改?人民网安徽频道对此进行了采访。

暴雨强度公式是什么?

暴雨强度指的是降雨的集中程度。一般以一次暴雨的降雨量、最大瞬间降雨强度、小时降雨量等来表示。暴雨强度公式是描述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重现期三者之间数学关系的经验公式,表示城市的降雨规律。

合肥为何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

近年来,尤其是2020年汛期,合肥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暴雨强度特征发生变化,原有的暴雨强度公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城市排水设计与雨水管理的需要。

此次合肥修订的暴雨强度公式,科学分析了自1965~2020近60年以来的资料,收集城市遥测雨量站点降雨资料,在对站点分钟降雨资料进行提取、审核、整理并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采取年最大值法进行推导得来。

暴雨强度公式的作用是什么?

该公式能科学反映城市当前的暴雨特征和降雨规律,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对科学规划设计城市排水管网及设施、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均具有指导意义。

合肥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了哪些修改?

此次是合肥市第4次修订暴雨强度公式,首版合肥市暴雨强度公式于上个世纪70年代编制,采用1953~1977年资料,系列较少;2007年编制的暴雨公式采用1977~2006及1954、1965、1969年资料,基于年多个样法进行推导;2014暴雨强度公式采用1965~2012年及1954年资料,采取年最大值法进行推导;本次暴雨强度公式采用1965~2020年资料,采取年最大值法进行推导。

据了解,新修订的暴雨强度公式可作为合肥市城市排水(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的依据,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新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