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什么动机(这样做白日梦提升幸福感)
#心晴计划#
同样一个人做两份不同的工作,一份工作每隔几分钟看一下表捱着下班时间,甚至还做了一个距下班还有多少分钟的倒计时表,为了工作去工作和为了结婚而结婚都有这样的共同点:无聊和煎熬。
另一份工作连续忙了几个小时,直到领导说休息一下吧!才发觉忙了太久竟然不觉得累,不知不觉中就到了下班时间。做喜爱的工作和自己喜欢的人相处也有共同点:时间过得飞快。
《心流》这本书中,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把这种现象定义为心流,即最优体验。获得心流并不难,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意识,在一生中提高进入心流状态呢?
1. 精神熵
开心与痛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是由于你的注意力不同所引起。把注意力放在引起你开心的事情上使人浑然忘我,把注意力放在负面认知上,就容易产生怨恨和愤怒。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的情绪以及心理活动,赋予一件事一个人怎样的内涵,都起源于我们的注意力。积极正向抑或消极悲观的负面评价进驻心灵,会产生不同的信念。
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也就不同。相同的一件事,在某些人看来,足以令他们抓狂,成为激发负面情绪的导火索。而某些人则认为这都不是事儿,心若不动,风奈我何?他们能找到这件事带给自己最大的意义,某些人还能将逆境变为顺境。
我们对外界的信息全盘接收,还是有选择地过滤掉一些无用的信息,就决定了精神熵的高低,精神熵在最优体验的对立面,直接影响着我们心流的产生。
体验过精神熵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糟糕混乱的状态,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与社会环境脱离,不被外界所干扰和影响,建立内心的秩序和安宁。
2.休闲和工作哪个容易进入心流
被迫做事还是无所事事,哪一种容易产生心流?过去我总认为,幸福从悠闲的生活中而来,当做了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之后才发现,工作更容易提升幸福度。
当我们总在问自己是否幸福时,幸福感就消失不见了,幸福不是刻意去追逐,而是发生在不经意间。
做工作就是这样,早起时不愿起床,确实是迫不得已为了挣钱去上班,工作了一天回家,身体虽然疲惫,脸上的皮肤也不复早晨的光鲜,但心灵却是充实的。
习惯了工作,为工作忙碌的人,在长假里会会产生不适应,一天什么事都没做就匆匆过去了,有一种与上班截然不同的失落感。
工作带来的心流体验也是因人而异的,与每一年都追求自身比往年进步的人相比,有些人就喜欢享清闲。在他们看来,如果有钱就到处玩,最大的理想就是不工作,工作只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而为之。
这种情况下,想要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乐趣,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要有积极的心态,不要认为自己做工作是特别辛苦的事,做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好好工作,不仅能从专注做事中体验掌控带来的满足感,还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找到工作带来的乐趣。
无所事事看上去悠闲,但每天重复相同的生活,没有创造性,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继而上升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度。当自己都没想过的潜能被激发出来,这种精神上的充实和认可,和浑浑噩噩自我怀疑有着天壤之别。
很多时候心流出现在目标即将达成的时刻,完成了一项有一些难度,但难度又不是特别大,挑战自我的能力从中得到成长的工作。满足最优体验的条件:有掌控感,有挑战性,及时得到回馈,时间感消失,全神贯注,浑然忘我。
3. 开始做白日梦吧
很多人都知道遇到困难不要逃避,要迎难而上,遇到烦恼转移注意力,不要钻牛角尖,但仅仅这样做还不足以产生心流,容易让人产生最优体验的,竟然是做白日梦!
这不同于大家嗤笑别人的做春秋大梦,不是凭空幻想自己有钱有房之后环游世界,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梦境太美,从梦境中走入现实,会有一种虚空的失落感。
获得心流的白日梦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有明确的目标,有规划分步骤进行。这样的白日梦,既满足了天马行空自由发挥想象,自我疗愈的作用,也能实现自我反省,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这和稻盛和夫的倒推法有相同之处,为了实现目标分步骤倒推回现在,都与单纯做白日梦不同,除了想象实现目标后的情景,还有为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规划和步骤,该采取怎样的行动。
人是最容易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正向的自我暗示,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增加必胜的信念,将成功的意识深深根植于自己内心潜意识中,这种精神力量不容小觑。
我们看那些成事的人,首先都是相信自己能够做成这件事,对自己的能力很少产生过怀疑。强大的内驱力,是很多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而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则是为内驱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无论是在工作中得到成长,还是在平日的生活中发现乐趣,我们都需要练就从社会环境中分离出来的能力,找到兴趣所在,在独处中自得其乐,构建内心和谐宁静的秩序。创造生命的意义,激发生命的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