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哪个海最有名(黄海刘海谭李海)
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地区,除去不多的丘陵外,都是肥沃的黄河冲积平原,被称作鲁西南平原。
可是在这片全山东省离海最远的区域,很多的村庄却有个“海”字,如“黄海”、“刘海”、“谭李海”等。
有些外地朋友就很不理解:本来没有什么海,为什么要加上个“海”字呢?
那么,这个“海”到底什么意思呢?
在地图上随手一搜很多“海”
“海”是一种墙。
鲁西南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往往会提到自己在“海子墙”上爬上爬下、在“海子壕”里洗澡或滑冰的往事来。
“海子墙”就是土城墙,墙体大多用泥土夯筑;“海子壕”就是护城河,取土筑墙,下面就自然成壕了。
如嘉祥梁宝寺镇曹家庄,据说现在还留有“海子墙”的遗迹。高4米多,顶部宽2米有余。外面的“海子壕”宽约5米,深达3米。
所以,村庄叫“××海”,并不是这里真的有片海,而是这个村庄围着土城墙。
不仅有墙,当然还要留门。一般东南西门各开一门,称为海子门。
下图就是清末菏泽某村庄的海子门、墙的老照片,太珍贵了!
△图片来自“掌上菏泽”。
“海”其实该叫“垓”。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是墙,怎么叫“海”?
——“海”是音译,表达这个意思的本尊是“垓”。
“垓”有界限、边际的意思。如《淮南子》:“设于无垓坫之宇。”扬雄《卫尉箴》:“重垠累垓。”
记得项羽的《垓下歌》吗?“垓下”就是包围圈里!这个“垓”是由人马形成的边际。
问题来了,为什么不用“垓”这个字呢?这就是方言的尴尬之处。
在普通话中“垓”只有一个读音“gai”,但在鲁西南方言中它却读“海”(“孩”)的音!
加上老百姓写起“海”来比“垓”顺手,慢慢地“海”就约定俗成地成了地名的规范、官方用字了,而“垓”只有少部分人在写,依然读成“hai”。
表达“垓”这个意思的还有“圩”(读wei),但像“垓”的结果一样,“圩”大多数写成“围”。如山东巨野有古村名“刘围子”,郓城县有“阎围子”等。
△巨野县前王庄村石头海子门遗跡
“垓”是堤防与城防。
在鲁西南,很多村庄都曾建有城墙与城壕。无论村庄中带不带“海”(“垓”)、“围”(“圩”)字。
建垓的第一个作用是堤防。
鲁西南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地势低洼,是黄泛区。西汉时河决瓠子口,黄河注入巨野泽,漂州没县,为害生灵。那个口子,汉武帝用了20多年才堵上。
到了金元时期,黄河决口更为频繁。举个例子,当年济州的州城、府城甚至路城,几十年间不停地在巨野与任城之间变换,就是因为黄河的肆虐!
为了应对黄河,当地的百姓就建起墙来将自己村庄围住。今天,你随便去一个村庄的海子墙下掏土,都能掏出细细的沙土来,那正是黄水退去沉淀淤积的土壤。
△黄河
第二个作用是城防。
每每王朝末期,起义不断,盗贼亦横行。
在鲁西南,明末有徐鸿儒白莲教,清末有大刀会(义和拳),在县志上“教匪”、“会匪”、“拳匪”、“捻匪”、“皖匪”、“粤匪”、“南匪”名目众多。再加上啸聚山林的响马“老缺”,鲁西南也是匪患的重灾区。
△僧格林沁曾抗击英法联军
同治年间,著名的“僧王”僧格林沁在剿捻过程中居然被一个16岁的“捻童”杀死在曹州西边一块西瓜地里!一时轰动中外。
百姓为了自保自救,于是纷纷组织起来,原来有垓子墙的就加高加宽加固,没有的就加紧建设。
民国《巨野县志丨编年志》记载,咸丰十年,“皖匪大举”,“避乱者流离辛苦不可名状,是年乡村始筑圩自守,名曰寨”。
在一些村庄,村路并不是直的,站在海子墙的南门,根本看不到北门,这就是为了城(村)防而进行的设计。
△民国巨野县志
抗日战争期间,“海子墙”、“海子壕”依然在发挥作用。在抗战之初,很多村庄自发地联络起来,建立“联庄会”,利用高墙深堑、鸟枪土炮打击日寇。
在巨野、郓城、嘉祥三县交界的地方,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抗战牺牲的烈士。海子墙留下了烈士的热血,也记录下了烈士的忠魂!
如今,因为乡村建设的发展,海子墙、海子壕都早已不见踪迹,但它还顽强地活在老地名中,这才让我们能在平原看看“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