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新功能与作用(微信新功能上线)
最近,微信官方团队放出消息:
正式上线“关怀模式”。
相比正常模式,关怀模式文字更大、色彩更强、按键更方便。
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便利。
无独有偶。
外卖软件饿了么也放出消息:上线“长辈模式”。
除了简化界面、增大字体外,还精选了契合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功能一出,引发了网友热议。
大家纷纷表示:真的很需要,这个版本对老人、对社会意义都很大。
时代太快,请别忽略老年人
新功能上线,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呼吁。
当数字化便捷了我们的同时,在生活的角落,老人们正逐渐变得无所适从。
近日,网上上线了一档真人秀《屋檐之夏》,引发热议。
节目邀请漂泊外地的年轻人,住进独居老人的家,记录两代人一起生活的故事。
其中,有一位独居老人——刘雪华。
她曾是红极一时的琼瑶剧女主,号称“眼泪皇后”。
节目中,这个昔日的大明星,在老公离世后,一直独居。
褪去光鲜的外表,如今62岁的刘雪华早已和社会脱节。
她几乎不会使用现代化的设备:
抽油烟机不会开;电视机只会开关机;看到信息不会回复,只能打电话……
曾经的明星尚且如此,普通老人的生活可想而知。
今年5月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亿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2.64亿。
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每个老人需要面对的困境。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么一则让人难受的新闻:
去年疫情期间,一位大爷因无法出示健康码,徒步半个月从安徽亳州走到浙江黄岩探亲。
白天走几十公里,晚上还要露宿街头。
要不是碰到一名好心司机,搭上了顺风车,老人还不知道要走多久。
虽然路途艰苦,但老人一路上都挂着笑容。
对他来说,每天徒步几十公里,意味着能早点儿见到亲戚。
话虽如此,但如果老人会使用智能手机,也不用遭受这么大的罪。
徒步老人的惨痛经历,让我想起了曾看到过的一个视频:一位奶奶冒雨拿着现金办理相关业务被拒。
视频中的奶奶身形佝偻,七八十岁的样子。
她拿着一沓现金,坐在业务办理的窗前,满脸的无奈和无助。
工作人员告诉奶奶这里不收现金,并告诉奶奶有两个办法:
一是通过手机支付;二是联系家里的亲人。
可当奶奶拿起手机给孩子们打电话时,孩子们只说了一句:现在没空。
没有办法,奶奶只好转身回家。
幸运的是,相关部门关注到了老奶奶的情况。
到了下午,工作人员采用了“上门服务”的方式为老人办理了此事。
在数字化的今天,一部手机可以办到很多事情。
但是,这种便捷也在“边缘化”那些不懂操作的老年人。
在安徽宿州,一位58岁的大爷,为了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甚至在火车站当众下跪。
他先后6次来到火车站,但每次到人工窗口排队后都没有票。
工作人员建议说:“可以去网上买买看。”
大爷听后崩溃大哭:“网上?咋买,俺不会。”
在大爷眼里,从车站买票,背包一背就走的时代,突然消失了。
看着大爷坐在售票厅求助的眼神,让人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社会越发展,他们越吃力。
困惑,迷茫,老人站在时代的高墙下,举步维艰。
庆幸的是,如何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针对老年人的各项“慢服务”也在逐渐上线……
世事无常,请别伤害老年人
科技冰冷,但人心还有温度。
千万不要让“老无所依”成为一种趋势。
曾看过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
人来人往的路边,一位老奶奶顶着烈日摆摊。
有人来买东西,她总会问上一句:“可以给现金吗?”
大家一脸诧异,现在谁出门还带现金啊。
原来,老奶奶没有智能手机,收款码都是子女的。
一天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一分也不会到自己手里。
一把年纪的老人,本来指望靠着出摊赚点生活费,可辛酸的是,钱都转到了孩子的账上。
可怕的是,这样的故事,非常普遍。
这里的老人,不是别人,也许就是我们的父母。
也终有一天,会是我们自己。
电影《遒山节考》中描写了一个古老山村的弃老传统。
在当时资源匮乏的村落,老人一旦到了70岁,就要由家人背到遒山。
美其名曰:回到山神的怀抱,其实是为了避免老人消耗家中的资源,任其等死。
艺术源于生活,“孤独死”的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今年8月28日,财政部原部长金人庆,因家中起火,抢救无效去世。
金人庆是一位77岁的独居老人,出事当晚,老人在家烧纸悼念亡妻。
结果,引起火灾。
本来火势不大,但老人因为身体原因,坐着轮椅,行动受限。
如果有人陪伴在侧,绝不会发生如此悲剧。
去年8月,安徽蚌埠的一位独居老人,不慎在家中的阳台摔倒,不能动弹。
无奈之下,他只能通过敲盆来吸引隔壁邻居的注意。
4天后,才终于被邻居听见。
整整4天,老人滴水未沾,想想都让人心疼。
当邻居报警,消防员破门而入时,发现厨房里的饭菜已经发霉。
经过询问,老人说家人已经20天没过来看望过一次。
我们不期望人人都能像孟子说的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我们至少要先把自己的家人照顾好。
千万不要活成王朔在《致女儿书》中说的那种人:
“小时候怕父母,大一点烦他们;再后来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到最后,一想起他们,心里就难过。”
世事无常,很多事,都怕来不及。
时光很长,请再等等老年人
时代不等人,但是我们可以等。
没有谁是生来就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
现在年轻的我们正站在时代的前沿,更应该像老人们呵护我们成长一样,保护他们安度晚年。
看过一个非常扎心的小故事。
一位父亲和儿子在院子里散步,父子俩走到一棵大树下。
父亲指着树枝上的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一只麻雀。”
“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
“一只麻雀。”儿子大声喊道。
“你说什么?”父亲还是没有听清。
“爸爸!那是一只麻雀,听到没有,麻!雀!”这时候,儿子已经非常不耐烦。
父亲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没有说一句话。
过了一会儿,父亲慢吞吞地走进屋里,拿出了一个发黄的笔记本。
父亲翻到25年前的一页,然后读出声来:
“今天,儿子看见树枝上停着一只鸟,问我:‘爸爸,那是什么呀?’
我告诉儿子,那是只麻雀。
过了一会儿,儿子又问了我一次。
儿子反复问了25次,每次我都耐心地重复一遍。
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知道儿子很好奇,希望他能记住那只鸟的名字……”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世界,他们从未犯错,只是不再年轻。
身体机能衰退,生活也力不从心。
眼神不好,记忆力不佳,很难再学会繁琐的操作。
我们习以为常地点击几下就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可能要花上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
@真实故事计划 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中一位老人分享了自己学习上网的艰难过程。
岑爷爷在分享时,不胜感慨:
“刚开始,无论家人们怎么教我,到了晚上,直接记忆清零。
电脑前前后后学了十年,妹妹有空就到家里来教,后来换成了外甥女,现在外甥女也有了孩子。
历经三代人,我才学会了一个发微博。”
这便是老人学习上网的一个典型缩影。
这些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场艰难的适应过程。
我们需要多点儿耐心。
作家周大新说:
“如果单从年龄层面上说,这个世界只存在着三种人,即:已经变老的人、即将变老的人和终将变老的人。”
一代人终将老去,现在是他们,将来是我们。
国家有支持,社会有帮助,我们也要身体力行,给老人们多点善意和理解,适时拉他们一把。
让我们的心里不再有亏欠,也让老人们感觉到世界始终还在关爱着他们。
点个【在看】吧,愿我们都能善待身边的老人,因为善待今天的他们,就是善待以后的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