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特色发展(发展大健康产业如何盘活特色资源这颗)

当“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民的健康需求日益迫切之时,中国特色健康资源如何保护与开发?传统特色资源能为大健康做出那些贡献?国外健康资源的开发模式如何借鉴?前不久,“中国特色健康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北京发布了研究报告。该课题由中国经济时报社、国研经济研究院共同主持。

大健康产业特色发展(发展大健康产业如何盘活特色资源这颗)(1)

擦亮“上医治未病”金字招牌

说起中国特色健康资源离不开中草药,其功能效果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如,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经过17年努力得到美国FDA认证。如何发展以中草药居多的我国特色健康资源?2016年10月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其指明了路径: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既要立足国情,更要改革创新。首先把中国文化中“上医治未病”的品牌擦亮,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其中,保护和开发特色资源是抢占市场优势的“先手棋”。

报告指出,从供给侧来看,发达国家一方面在基因、大脑等与健康相关的前沿科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在产业发展方面凭借灵活的市场机制和累积优势,占有健康产业和服务重要市场份额。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正处在迈向健康需求大爆发机遇期、健康相关产业大增长的重要窗口期,如果国内供给可以承接需求释放,可作为新增长动能,提升健康及相关产业竞争力,亦对建设全面小康,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有重大社会价值。

但从当前健康产品消费市场观察,形势不容乐观。以2016年“双11”全网日销售情况为例,阿里平台销售12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其中保健品和日用品是消费第三大品类,已成为进口产品的自留地。

报告指出,启动健康市场,需要一场中国文化在中国人大脑中的再“定位”。而传统文化中有物质形态和文化属性,经过千百年文化积淀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资源,既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发展大健康的重要战略资源,对这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应引起高度重视。

报告分析了促进健康资源产品市场发展的动因。一是饮食与环境导致了疾病模式的改变。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了糖尿病、肥胖病等慢病发病率的攀升。疾病模式的变化促使人们重新认识饮食与现代疾病的关系,从而引发了饮食革命,刺激了传统健康产品的消费。二是科学进步推动了传统健康资源产品的开发。近半个世纪以来,迅速发展的生命科学,让人们认识到,如何通过科学饮食来调节机体功能。人们对传统健康产品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从而推动了保健资源的发展。三是回归大自然热加速了传统健康资源产品的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从欧美国家兴起的回归大自然的热潮,蔓延至全球,且愈演愈烈。

创新品种还需放宽市场管理权限

报告提到,中国特色健康资源涉及动物资源、微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和矿物资源,所形成的健康产业巨大。国内一些省、市早已经着手研究推进保健、营养、养生相关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如北京市早在2008年市政府领导批示研究保健品市场、浙江省制定了健康万亿规模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大大支持了健康产业的发展。仅以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蝉花虫草子实体的生产为例,2014年投产,2015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2016年1.3亿元,照此速度推算,2017年可实现2亿—3亿元,2018年预计可达4亿—5亿元。

我国健康产业要发展的掣肘问题在于:监管和市场的边界不清晰,且对健康相关产品的功能分类和传统养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药食同源名单中的同一原料,既可以做、保健食品、也可以提取成为药品的重要成分。此外,我国已经注册的保健食品已有16000余个,但在生产和运营的不足3000个。如何发展功能食品,关键还是要把中国文化传统资源保护好。报告以蝉花虫草发展为例进行了说明。产业发展需要政策供给创新。一是给发展空间。蝉花是个古老产品,但科技进步为它赋予了新内涵。同时,报告中指出,蝉花产业又是一新兴产业,首先,应准予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给予必要的发展空间。包括政策倾斜、管理方式创新等。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应以菌株确认知识产权,而不应该以品类进行粗放式的管理。同时,研究设立必要的保护期,以确保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实质等同管理原则对食品安全,供给侧改革,鼓励创新和投入意义重大。报告指出,对于创新品种,政府的监管和服务有局限,建议放开市场管理权限给第三方,建立新市场监管机制。

护好传统健康资源要多管齐下

报告分析指出,对中国传统健康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做大做强产业。日韩等国家开发传统药食资源的成功经验表明,封闭僵化,没有出路。中国传统健康资源保护与开发,关键要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不断提升科技含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产业发展整体实力。

一方面要明确保护和支持对象。重点不是要保护传统健康资源物品本身,而是要支持和保护对传统资源开发的现代化方法。同时也要考虑,从文化和精神层面出发,一部分传统健康资源依然可以继续按照过去方式存在、传承和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式得到一定保护。

另一方面,要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业化发展。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促进传统健康资源转化为健康产品的动力之源。没有大量的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传统健康资源就无法实现商业化,或仅仅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允许和鼓励企业勇于打破传统,采取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基于传统健康资源开发适应现代人需求的健康产品,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和企业本身创造价值。只有形成多主体充分竞争的产业格局,才有利于将传统健康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代健康产品,在大众健康事业中发挥积极实质性作用。

报告指出,坚持走科技创新根本之路,用现代科学和工艺改造来提升中国传统健康资源,不走简单的、易于模仿、附加价值低的低端之路,符合中国传统健康资源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本报记者 王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