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远智原创且芸且耕(赵远智原创且芸且耕)

赵远智原创且芸且耕(赵远智原创且芸且耕)(1)

且芸且耕

——书画精品画册(前言)

文/赵远智

延颈鹤望的《且芸且耕》书画精品画册,终在近日付梓面世,实为业界同仁及倾慕拥趸者们的一桩幸事。

画册名为《且芸且耕》,抽秘骋妍、妙不可言。

芸,多年生草本植物,用作动词解析时,有除草护苗之意;耕为深翻开拓,且芸且耕曰为言近旨远的守护传统、承续创新,便是由表及里再恰当不过的表述了。

近年来,芸耕七子参与了九州风雅全国艺术家邀请展、《芸耕心印》恒隆远宏艺术展、灵岩《东方画境》山水实景艺术展、《芸耕漫道》书画艺术精品展等多个展项,墨香幽幽,展壁熠熠,其书卷清逸品相,飞鸿印雪、不拘绳墨,有意到笔随的大家气象。

写意精神的凸显,是《且芸且耕》书画精品结集的赏目悦点。

兼具深邃意境、表现力和丰厚文化学养的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的灵魂、精髓。这一影响甚巨的审美价值趋向,历经一千多年来的浸淫濡染,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笔略而神全,墨少而意多”的诗意表达,同时,也赋予了中国书画艺术凸显出异于西方造型写实的气质特征。

以此美誉释义《且芸且耕》书画精品手追心慕的艺术追求,是有着深刻内在缘由的。

较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日渐衰微,过于形式化的无度炫技和不恭,将中国书画苛求笔墨意蕴及内质法度的精神疏置摒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书画的美学品质。

在乱象和迷离中,好在还有颜筋柳骨不为斗米折腰的艺术家,始终秉持恪守中国传统书画的金玉其质,让人由衷崇仰起敬。

且芸且耕中,芸耕七子的作品尽显芳华,频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浮华喧嚣之下,一次次拭亮人们的心目;那些清风入怀、澈流漱目的水墨肌理,承续了先贤高古的机杼意趣,气定而神闲,令人心驰神往、赞叹不已。

自多年前《物华初心》书画联展后,芸耕七子笔耕不辍一路高歌猛进,渐在齐鲁书画界聚成一脉让人翘首以待、迥然迴异的清流;除却应邀赴欧洲四国参访交流外,还多次斩获域外书画艺术作品展大奖,被人民日报、百度、搜狐、网易、新浪、腾讯、今日头条等多家网媒重点推介,并为客户高端定制创作山水精品巨作……

芸耕七子虽出道多年、多获赞誉,却大都行事低调,坚心守志,他们视中国书画中的写意精神为贯穿自然精神与情感心境的文化命脉,视咫尺书案为抱诚守真的人生舞台,无论是孙云水的落笔烟云、锋势墨光,还是梁永成的劲骨丰肌、胸次丘壑;无论是宋文利兰质蕙心、卓然抱朴的工笔写意,还是孙树林纳奇录异、笔致松灵的花鸟意趣;无论是庄国良涉笔成趣、韵远势成的尺牍小品,还是韩澈处高临深的另意别裁、形拙意邃,韩大安简静悠远、秾纤古朴的风韵笔墨,无不给人博慧毓秀的灵性陶冶和造化奇崛的美感享受。

标新立异的造化,无不始于须臾不离、形具神生的师尊心念——

在孙云水的笔墨横姿中,可以依稀寻见到宋元山水的荒寒悲怆;

在宋文利的画影图形中,可以窥伺到海派吴氏的逸笔疾风;

在梁永成的苍雄闳肆里,可以发现“元四家”中王蒙的厚重浑穆;

在孙树林的笔精墨妙中,可以见悟到明代大家们的润雅飘逸;

在韩澈的洒脱不羁中,可以领略到魏晋高士的清逸风骨;

在庄国良的高古机杼中,可以品味到宾老的惊世骇俗;

在韩大安的渴鹿奔泉中,可以瞩望到弘一法师的痴执慎孤……

此次应邀为《且芸且耕》书画精品画册作序前言,踟蹰却步多日。

芸耕七子虽为多年席远心近的友人,但概述其作品笔力厚度、价值意趣,深感茫然无措力不从心。好在“正当南亩耘耕季”,好在画册已刊刻流传、呈展于人,那些积淀结晶了芸耕七子多年磨砺的笔墨丹青,终会拂去岁月的俗尘,成为人们相伴久远的昆冈之玉、照乘之珠。

(2022年11月)

赵远智原创且芸且耕(赵远智原创且芸且耕)(2)

【作者简介】赵远智(男),原济南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作家、编剧。其作品曾多次获全国“飞天奖”“金鹰奖”,省级、国家级奖项。现为山东省人文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