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相亲角老大爷(走近广州著名相亲角)

广州相亲角老大爷(走近广州著名相亲角)(1)

广州市的天河公园,一到周末,便熙来攘往。这里,有一个“相亲角”,一群父母大方摆出子女的简历,列明择偶条件,希望为孩子寻觅良缘。据了解,天河公园相亲角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当时多名家长为孩子相亲而自发创立。在相亲角中,两代人的爱情观、择偶观有什么不同?身边充斥“择偶难”的婚恋焦虑下,相亲角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近天河公园相亲角。子女坚持“宁缺毋滥”父母希望“现实一点”

正值9月,即便“秋老虎”发威,但空气细细嗅来已有一丝秋意。天河公园正处于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此处有花鸟椰影、壁石垂缨、幽谷跳泉,在湖心亭中静听鸟叫和虫鸣是一件赏心乐事。但相亲角里头,行人匆匆,无暇浏览。他们关心的事情,要重要得多,是“人生大事”。

说是“相亲角”,其实并非什么正式的组织,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场所。把伞一撑,杵在地上,便占据了一个相亲的摊位。一把挨一把的伞就这么连起来,形成足有百余米长的长廊,每到周末尤其热闹。

在相亲角里忙碌的并非征婚者本人,而是年逾半百的父母——他们为子女的人生大事着急。占好位置后,掏出简历来,一张张“征婚书”上,白纸黑字,是男方或女方的简历:性别、年龄、籍贯,其次是学历、工作、薪资。

广州相亲角老大爷(走近广州著名相亲角)(2)

把伞一撑,杵在地上,便占据了一个相亲的“摊位”。

有许多“摆摊”的家长已成了相亲角的常客,打趣起来,往往互称“相友”。也有为儿女征婚的家长不摆摊,而是来回走走看看,盘算着、挑选着。遇到合乎心意的,便停下脚步交谈,加个微信,再去下一个点瞧瞧。

杨女士是第一次来相亲角,她正为女儿的婚恋问题发愁。女儿今年33岁了,至今对象连个影儿都没有。女儿倒是满不在乎,自己却心急火燎,“怎么会不急的?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说不急,一年一年过去也不急,现在都三十多了,怎么不急?!”她叹口气,烦躁地甩着手中的扇子。

杨女士告诉记者,女儿择偶要求很高,自称“颜控”,还想要与另一半拥有共同语言,坚持宁缺毋滥。但这些在她看来都不现实,“哪来那么多共同语言啊,身高和外貌都不重要,人品才是最重要的。”

杨女士称,她女儿对未来另一半的身高有硬性要求,得1米7以上,之前有朋友介绍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生,唯独身高一米六八,女儿一口回绝。“但我们现实一点说,到了这个年纪还没婚配的,大部分都是某些方面有点缺陷的啊!”谈话间,杨女士转头向身旁另一位“相友”孙先生说道,“做父母的肯定现实一些,只要对方有事业心、人品好就行,我们都是过来人。”

孙先生是第三次来相亲角了,他一直为侄子寻觅良缘,但至今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他们觉得条件太好的自己配不上,条件不好的配不上自己。就应该现实一点,年纪老大不小了,哪来找到十全十美的对象?”

背着子女相亲的父母:有些简历孩子连看都没看过

一边是干着急的父母,一边却可能是对征婚不知情的子女。许多家长坦言,孩子并不知道父母正在为他们“摆摊”相亲。杨女士就直言,此前过多的相亲使得母女间难免产生冲突,这次只能背着女儿“偷偷过来看一眼”。

长期驻守在相亲角为儿子征婚的欧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相亲角当过很长时间的志愿者,发现这里简历上写的择偶标准其实并不是孩子们的,都是家长自己的要求,有些简历孩子们甚至看都没看过,一方面是因为忙,另一方面是排斥。

欧先生说,相对来说,为子女征婚的家长的要求就比较一致。 “比如女方家长,可能会要求男方满足这四个条件。”他掰着手指头说,“第一个有房子,第二个是最好要铁饭碗,第三个最好是独生子女,第四个是父母要有退休金。”

还有一些父母对子女的配偶有一些特殊要求。一位为26岁女儿征婚的阿姨的相亲简历中写明:“89年、92年的不谈”。她解释,“差三岁和六岁都是属相相冲的,就不能谈。”

相亲角满目琳琅的相亲简历中,有一份简历显得与众不同。简历上,只有寥寥三行字,简单地用水彩笔写下了年龄、学历和职业,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没写你的要求,怎么知道合不合适呀?”当被问及择偶条件时,为孩子征婚的王叔却始终不瞅不睬。旁边的“相友”打趣他,“字写得越少,要求就越高嘞!”过一会儿有人正儿八经向王叔问年龄要求时,“89年的都可以接受,但是88年的不行?”王叔干脆地结束了对话,靠着身后的围栏,继续等待下一位来咨询的人。

广州相亲角老大爷(走近广州著名相亲角)(3)

周末的相亲角,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两年前相亲以80后为主如今已有大量90后

为子女相亲的父母,往往发现踏上的是漫长的征途。在相亲角里能如愿觅得良缘的机率其实不大,“相友”们发现,一来二去,身边多的是老面孔。

“这边成功率其实挺低的。”欧先生比着手势,叹气道。但他转头又说,“万分之一也是希望!”孙先生也时不时凑过来叨叨,“这边成功率不高,没看到什么成了的,虽然肯定是有的。”

卓叔是湖南人,多年前来广州工作定居,由于担心女儿的婚姻大事,2017年来穗探亲听说天河公园有相亲角,便前来咨询。来一次后发现有很多家长代替孩子前来相亲,“问一个是女孩子的家长,再问一个又是,很难碰到男孩子的家长。”后来卓叔假期结束返回外省上班,便提议建立一个微信群。就这样,他的第一个相亲群便创办起来了。

2019年卓叔退休后,跟随女儿前来广州生活,慢慢地根据不同的相亲需求建立了多类型的相亲群。高峰时,各群人数相加起来足有三万多人。

卓叔认为,近年来相亲角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年龄层的巨大改变。“原本是为80后孩子们在2013年创建的天河公园相亲角,2020年前相亲角以80后为主,90后的孩子屈指可数。2020年后,一下子蹦出了大量的90后、95后,甚至00后。”

多年来,卓叔观察来天河公园的相亲群体,认为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女多男少,“大概80%的女生,20%的男生”。卓叔还说,有的家长在相亲角为孩子找了近十年还没成功。饶是如此,却没有浇灭一些家长的热情。“这次说不定就成了呢?我再去逛两圈。” 杨女士说着舒展开眉头,摇着扇子又走入忙碌的相亲人群。

专家:相亲角折射父母焦虑应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近日,民政部公布的《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64.3万对。从年龄看,办理结婚登记的人群中,3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合计达到48.2%,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7个百分点,创下新高,而结婚人数却连续第8年下降。

心理咨询师王蓝认为,天河公园相亲角的出现,是传统婚恋观的一种延续,父母们希望通过相亲角拓宽子女交友渠道,也折射出父母对子女成家立室的期盼和焦虑。据她所知,相亲角作为一个找对象的场所、认识异性的渠道,认真真诚地去交友,是可以有机会找到的,但成功率并不太高。

针对相亲角出现绝大部分是父母的现象,王蓝表示,这说明国内家长们大部分还是持有传统观念,觉得孩子只有结婚生子了,自己才算完成了任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家长催婚的现象,但这样催婚,会令孩子感到很大压力,父母要意识到,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婚姻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可以提建议,但决定权在孩子。”

至于年轻人应如何应对婚恋焦虑?王蓝建议,年轻人要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学会有效沟通和包容,择偶条件要切合实际,社会化的需要向内求,而非外求,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学会自爱,才会更好地去爱未来的伴侣。

采写:南都记者 张思琦 黎玉莹 陈杰生 南都见习记者 杨伽 实习生 黄然 黄钲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