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温暖的时光(这些温暖的味道独属于冬天)

冬日温暖的时光(这些温暖的味道独属于冬天)(1)

冬日温暖的时光(这些温暖的味道独属于冬天)(2)

冬日温暖的时光(这些温暖的味道独属于冬天)(3)

冬日温暖的时光(这些温暖的味道独属于冬天)(4)

冬日温暖的时光(这些温暖的味道独属于冬天)(5)

文图 王老虎

对于一个爱吃的人来说,当烤红薯和糖炒栗子,还有铜锅涮羊肉的香气开始飘在这个城市的时候,冬天,就到了。

这些温暖的味道,想起来,就像冬日的暖阳,让寒冷的日子,突然就有了一种热乎乎的感觉,也让琐碎平淡的生活,有了一些煦煦的暖意,这,是属于这个季节的小确幸。

地瓜,真甜

爱情,真甜

烤红薯,我的老家叫烤地瓜,地瓜这名儿,听着就亲切,接地气。冬日里,最爱的就是一块烤得黄灿灿、软糯香甜的烤地瓜了。虽然平时自己在家也用烤箱来烤地瓜,但还是觉得少了一缕烟火气。最好的还是用炭火,那种带着炭火烟气的烤地瓜,才有着最亲切的味道。

以前,每到冬天,街上有很多卖烤地瓜的。一个大汽油桶改的筒炉子,生一炉炭火,要让火燃烧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微弱的红的炭,这时候用钩子把地瓜钩住,挂在炉壁,用火的余热把地瓜焖熟。一块好的烤地瓜,是一定要烤出表面一层黏糊糊的“糖油”来的。当热腾腾的香气四溢出了炉,撕开焦黄的地瓜皮儿,那软塌的淌油的黄灿灿的地瓜,诱惑着味蕾,抿一口,甜呀!那是从炭火里涅槃到嘴角的一抹甜,比蜂蜜还要甜的甜。永远有多远,我不知道,但地瓜有多甜我知道,甜得冒泡,甜如初恋。

我以前有一个朋友,长得矮小圆滚,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就叫“地瓜”。没想到的是,其貌不扬的他竟找了一个很漂亮的女朋友。问他女朋友为什么喜欢他的时候,女孩说,有一年冬天,“地瓜”约她逛街,下起了大雪,她怕冷,“地瓜”就把大衣脱了给她,给她买了一块烤地瓜让她暖手,还跟她说,他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地瓜”,我愿意做一块烤地瓜,一辈子给你暖着手。姑娘感动了,就慢慢接触,慢慢喜欢上了“地瓜”,也喜欢上了烤地瓜,从此他俩就幸福地在一起了。

这件事儿让我们羡慕不已,觉得这小子艳福不浅,但我能想象出那天的幸福的感觉,还给他俩写了一段文字:冬日里烤地瓜的香气,比春天的花香更迷人,在肆虐的北风里,跟着雪花一起飞舞,飞舞,越过小巷越过广场越过我,停留在你的手中,温暖着,温暖着,寒冷中的人。雪,白了头。甜,蜜了口。情,暖了心。

所以,冬天,真的是一个太容易感觉到幸福的季节。

地瓜,真甜。爱情,真甜,甜得,冒泡。

那沸腾的锅

那醉人的酒

大雪纷飞的夜,最适合做两件事。

一件事是点一只铜炉火锅,涮肉。一件事是思念,一个人。

有一场铜锅涮肉的爱情,是发生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

赵敏第一次约张无忌吃饭,地方是赵敏选的,“离客店五间铺面的一家小酒家。内堂疏疏摆着几张板桌,桌上插着一筒筒木筷”,吃的就是涮羊肉,“赵敏叫店小二拿一只火锅,切三斤生羊肉,打两斤白酒。”木炭点着了,火苗袅袅。一段情愫,就从这一炉铜锅涮肉开始。那沸滚的锅,那醉人的酒,都抵不过这爱情来得猛烈。

另一场铜锅涮肉的爱情,是我自己的经历。

冬日里,我喜欢养几只叫虫,尤其喜欢蝈蝈。每至立冬必养数只装于葫芦中,揣在怀里听声。最喜欢冬日雪花纷飞时,屋外寒风刺骨,于屋内桌上将蝈蝈放出,放白菜一朵胡萝卜一条,蝈蝈攀爬其上,大快朵颐,乐极,展翅鸣叫,其声铮然,人与虫皆甚乐。我谓之:冬听夏声。

这时候,最好是点一只铜炉火锅,切肥羊,掰白菜,泡粉丝,调麻酱韭花腐乳,海米葱姜下锅,浇清水,点木炭,炉火微红,水沸,夹羊肉片,七上八下,涮烫至熟,浓蘸调酱,在舌尖一任轻狂,再咂一口二锅头。这时,蝈蝈靠火锅之旁,振翅而歌,那感觉,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

后来,我遇到一个姑娘。一个冬日,下雪了,大雪纷飞,就约着去看雪,在路上走呀走呀,直到让雪落白了头,就去涮羊肉,铜锅点着了,屋里暖了,肉涮上了,蝈蝈也开始叫了,最重要的是,她在我身旁。

那天,雪落白了头,我们就相约着,这辈子一定要到白头。

那天,火锅沸腾着,我们就相约着,以后一定要热热闹闹。

但是,雪,终归是要融化的,所以我们走着走着,没等到白头,就散了。

但是,虫,终归是有寿命的,所以蝈蝈叫着叫着,没等到夏天,就走了。

冬听夏声。原来不过是一场春梦。了无痕。

原来夏虫不可以语冰,是真的。

又是冬日。又是雪天。没再养蝈蝈,也没了她,我一个人,在怀念那个大雪纷飞看着雪花吃着火锅听着蝈蝈的冬夜。

倔强的萝卜

坚强的母亲

非常喜欢莫言的那本叫《透明的红萝卜》的小说,其中有一段特别喜欢:

“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

莫言写得很美,确切来说很诱人,但在我儿时的记忆中,萝卜并没有这么好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还在经济发展时期,物质也很匮乏,父母的工资都不算太高,养了我们三个孩子,还有在农村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家里条件很是拮据。所以,整个冬天上顿白菜,下顿土豆,再一顿就是萝卜,荤腥甚少。每月仅有的几斤肉票和油票是不足以支撑一家人肚子里的油水的。 母亲是个坚强的人,也极为疼爱我们,所以总是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给我们调剂伙食。

萝卜是母亲做的花样最多的。萝卜擦丝儿加面烙成萝卜糊饼,或者做成萝卜豆豉咸菜,晒萝卜干咸菜,用萝卜丝炝锅做疙瘩汤,偶尔弄点虾酱炒萝卜条儿,那滋味至今难忘。到了过年的时候,母亲买点猪头猪蹄子肥膘肉,猪蹄子炖萝卜,再加上点黄豆,真是好吃,肥膘肉炼油炸萝卜丸子,那味道,嘿,真绝!

就这样,在母亲的辛勤操持下,家里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几个孩子不敢说白白胖胖,最起码是健健康康。而且那段日子给我留下的最大的感悟是:人,不论处于何种困境,都要坚强。或许短时间你改变不了现状,但一定要在现有条件下过得更好,更快乐!

后来,母亲去世了,后来,我也渐渐长大了,见识多了,奇珍异馔也不再稀罕,但我永远忘不了小时候那些用萝卜做出的美味,永远忘不了母亲坚毅的脸。这么多年,我就像一个倔强的萝卜那样,顽强生长,虽然平凡,虽然简单,但永远快乐、坚强!

来源: 大连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