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百合种球什么时候种植最好(百合种球繁育与田间种植管理)

百合种球繁育与田间种植管理

顾俊杰

百合种球繁育主要有三大环节,一是鳞片处理,催生鳞片小籽球;二是生长期田间管理,即百合养球;三是百合种球采后处理与储藏。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要管理精细,才能保证最后生产出高质量的百合种球。而这三个环节中,生长期田间管理是耗时最长、影响因素最多的环节,本文重点探讨百合种球繁育生长期田间管理环节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食用百合种球什么时候种植最好(百合种球繁育与田间种植管理)(1)

百合种植苗床和田间管理

百合籽球种植

土壤调查与检测 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检测,主要检测土壤的 pH 值和线虫。百合种球繁育需要弱酸性的土壤,当土壤 pH 值大于 7.5 时会严重影响百合生长,‘Siberia’‘Marlon’ 等 对 pH 值较敏感的品种会整株出现黄叶现象,而几乎所有东方系列的百合品种都会出现叶子偏小、植株矮小、新叶发黄、长势弱等症状。OT 类百合相对来说,对土壤 pH 值耐受范围更大,但仍应以偏酸性土壤为宜。

第二要检测土壤是否有线虫。种植百合种球前,需要确认土壤中无有害线虫,避免在有线虫的地块上种植百合种球,以利于生产健康的种球。特别是合作社农户分散种植百合种球,前茬种植过根茎类作物,如马铃薯、胡萝卜等根茎类作物的地块,尽量不要用来进行百合种球生产。

土壤准备 鳞片球和周径小于10cm 的籽球种植要特别注意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颗粒以细碎为主,如果土壤颗粒太大,甚至成块状,会影响百合生根出芽。为有利于排水,防止地块积水,便于管理和采收,需做成一畦一畦的苗床来种植。苗床宽 1.2m、高 30cm左右,也可以根据种球收挖机的轮距决定苗床宽度。苗床高度也可根据当地的土壤排水情况以及降雨量适当增加或减少,但最低不应低于 15cm。

苗床方向与长度 苗床的方向应与当地夏季主要风向一致,以使得风可从苗床间的步道毫无遮挡地吹到百合植株内部,增加植株间的通风透气性,有利于防治病害,特别是灰霉病的防治。

苗床长度可根据地形和浇水用的水泵扬程相匹配,以 30 ~ 40m 为宜。苗床过长,灌溉管末端可能会出现水压不足、灌溉水量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影响生长。

种植深度 种植深度不宜太深,一般覆土 2 ~ 3cm。周径为 10 ~ 12cm的小球覆土 5 ~ 8cm。

鳞片球和周径小于 10cm 的籽球如种植太深,会造成出苗困难,出苗后长势弱。周径为 10 ~ 12cm 的小球如种植太浅,茎生根会外露,造成百合种球水肥吸收能力下降。

食用百合种球什么时候种植最好(百合种球繁育与田间种植管理)(2)

摘花苞和拔除病株

生长期管理

施肥 种植前需施基肥,每亩土地施硫酸钾、硝酸钾、硝酸铵钙各 15kg左右。待百合苗长至 20cm 左右时,加施尿素,每亩 20kg 左右,连施两次,间隔两周左右。后追施平衡复合肥,每亩30~40kg,连施两次,间隔2周左右。此时注意,氮肥不宜过多,否则会增加雨季防治灰霉病难度。

花苞摘除后,施肥以高钾肥为主,促进种球生长。每隔 15 天左右施 1 次高钾肥,每亩 30kg 左右,连施两次。百合种球采收前 4 周停止施肥。

施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实施,在早晨有露水时不能施肥,否则肥料沾在叶片上会造成烧苗。施肥最好能选在下雨之前施。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施肥后应及时浇透水。

摘花苞 为减少植株营养消耗,促进种球生长,需要将百合花苞摘除。一般情况下,当花苞长到 1cm 左右大小时开始摘除。摘除花苞应在晴天进行,阴雨天易造成伤口感染。花苞摘除后应及时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害侵染。百合在花苞摘除之后开始进入种球生长期,期间要特别注意水肥一定要跟上,以促进百合种球生长。

杂草控制 杂草控制既包括田间的杂草控制,也包括种植地块外围的田埂、走道、水沟等的杂草控制。杂草控制不仅有利于降低田间湿度,减少杂草对百合叶片的遮挡,防止杂草与百合植株争夺养分。更重要的是,可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杂草控制可以采用除草剂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宜早不宜晚,尽量在杂草结籽之前清除。除草剂选用市面上常用的即可,在种球种植后出芽前考虑喷洒芽前除草剂,可直接喷洒在苗床上,喷洒前要注意保持苗床土壤湿润。

喷洒具有内吸性的广谱性除草剂,要特别注意不能喷洒到百合植株上,否则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种除草剂一般只用于走道,种植地块周边的田埂、水沟边的杂草喷洒。尽量在早上无风或风小时喷洒。

选择性除草剂,如磺草灵和精吡氟禾草灵,前者可灭杀部分双子叶杂草,后者可以灭杀部分单子叶杂草,这两种除草剂配合使用可起到不错的杂草防治效果。喷洒除草剂也应选择在晴天喷洒,根据杂草实际情况控制用量,每两周喷洒 1 次。

田间巡检 建立田间巡检制度,每天巡视检查百合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记录百合各生长阶段的数据,同时对发生的问题及时、准确处理。主要检查的指标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主要看植株叶色、株高、长势、是否有病虫害等,地下部分主要查看种球生长情况,有无地下虫害等。

田间排水 百合种球忌水淹,百合种植地块要做好排水工作。排水工作除了前期地块规划时做好排水沟外,夏季大雨来临前还要经常检查排水沟是否通畅。

轮作 为有效减少疫病和根螨的危害,百合种球繁育实行轮,一般 5 年一轮,确保生产健康种球。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百合种球生产过程中,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和病毒病。对病害控制防是重点,以防控为主,治疗为辅。百合出苗后,每周喷 1 次药。雨季时根据实际天气情况适当增加喷洒次数,一般在下雨前或下雨后及时喷洒。

灰霉病一般从 6 月份开始发病,降水多发病重。对灰霉病防治须从杂草控制开始,杂草控制得好,苗间通风良好则发病率降低。鳞片球由于苗小,叶片少,抵抗力不强,容易受灰霉病感染。防治灰霉病比较好的药剂是百菌清和波尔多液。

疫病在百合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防治疫病的主要药剂是甲霜灵。发现疫病病株必须及时清除。

病毒病是百合最主要的病害,病毒病防治主要有两点,一是拔除并销毁病株,二是防治蚜虫。病毒病传播是以蚜虫为媒介,防蚜虫是防病毒病的第一要务。防治药剂有吡虫灵、啶虫脒等。

虫害防治 百合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蛴螬和根螨。蓟马一般在旱季3 ~ 5 月份危害百合,防治药剂与蚜虫相似。蚜虫整个生长季都会发生,防治蚜虫要特别注意地块边角等平常药剂喷不到的地方。

蛴螬和根螨主要危害地下种球,在种植前土地翻耕时施入杀灭线虫的药,可以有效防治这两种地下虫害,在百合生长期期间还应根据需要再施用1~2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