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还原小时候老师(回忆高桥中学刻钢板高手)

● 丁步军

前些日子,《今日头条》刊登了胡文采写的一篇文章:《回忆老巢湖二中的刻钢板高手——刘永煦老师》,文中的刘永煦老师是学校专职刻钢板的,他刻一手仿宋体的蝇头小字,他刻的卷子和文件极少有错,他的坚忍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佩服。读完这篇文章,我忽然想起我们高桥中学也有一位钢板刻字的高手邰青老师,在高桥中学读过书的校友一定都会记得他。

深度还原小时候老师(回忆高桥中学刻钢板高手)(1)

(前二排左六为邰青老师)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我在高桥中学读初中高中,当时打印机还没有普及,学校用的试卷和文件都是用钢板刻印的。当年的邰青老师大概有五十多岁的样子,个子不高,背有点驼,黝黑的脸庞,慈善的目光透露出坚毅、和蔼、认真、负责,他是我们老高桥中学的专职刻钢板老师。邰老师刻着一手魏碑体小字,端正大方,质朴厚重,刚健有力,峻荡奇伟。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邰老师刻钢板的情形,但我们从用过的一张张学习资料中可以看出邰老师刻钢板的功底:一份份学习资料上的字行次规整,排列整齐,大小匀称,粗细有致,方方正正,横竖有形,撇捺成锋,工整清晰,没有一点墨团黑点,还散发出浓浓的油墨香味。每当我们拿到油印好的学习资料的时候,在我们的大脑荧屏上就会映现出这样一帧影像:邰老师戴着老花眼镜,伏在办公桌前,铺开蜡纸,手握铁笔,在钢板上一笔一画刻写着,咔嚓咔嚓的声音是邰老师演奏的优美乐曲,美观清晰的字体是邰老师描绘的精美图画。蜡纸刻好了,邰老师又是一边又一边地校对,然后在油印机上用油滚推拉,把一份份学习资料交到我们的手中。邰老师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同学,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忘记邰老师那一手漂亮的钢板字。我们高中毕业的时候,毕业证书都是邰老师亲手刻印的呢。

邰老师不但字刻的好,为人也十分和善,乐于助人。当年高桥公社聘任他担任《四夏快报》的编辑与刻印工作,邰老师二话没说愉快地接受了任务。邰老师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四夏快报》编辑刻印工作。《四夏快报》按时高质量地发行,给当时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推动作用,邰老师因此也受到公社领导的称赞。当时邰老师是中学的教师,但凡小学或其他单位请他帮忙刻印材料的,他都有求必应,保质保量完成。

现在电脑普及了,各种先进的打印机目不暇接,打印材料方便、快捷、美观,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刻钢板了。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刻印文字和图案的一种手段,那时手动打字机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少见,要刻印文字和图案必须用钢板刻。刻钢板就是刻蜡纸,把蜡纸铺在有条形螺纹的钢板上,用特制的铁笔将要印的文件和图案刻在蜡纸上,刻好后把它放在油印机上进行印刷便行了。

铁笔只是笔尖是钢制的,像一枚小圆钉嵌在塑料杆里。钢板长30公分,宽8公分,正面是横纹,反面是斜纹。蜡纸是一种表面涂了蜡的特制纸,8K大小,卷在硬纸筒里。

深度还原小时候老师(回忆高桥中学刻钢板高手)(2)

深度还原小时候老师(回忆高桥中学刻钢板高手)(3)

(当年使用的钢板、蜡纸、铁笔 网络图片)

没有刻过钢板的人是不知道刻钢板的辛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有幸成为一名教师,与刻钢板也结下了一段姻缘。初出茅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自然不敢马虎,还有两项功夫不能不练:

一是刻钢板写蜡纸。用铁笔在垫着钢板的蜡纸上刻字,是个技术活。刻钢板最难的是掌握力度,纸是滑的,轻了写不透,重了纸划破,我初刻时经常会把蜡纸刻破,印出来就一个黑印。而当年邰老师刻的力度恰到好处,从来没刻破过,真叫我敬服。

深度还原小时候老师(回忆高桥中学刻钢板高手)(4)

(网络图片)

二是推辊子印试卷。蜡纸刻好后,就要油印,这道工序关键是调合油墨,掌握好油墨和煤油的比例。先把蜡纸贴到纱网下面,不能贴反,四周固定好,不能起皱,盖上纱网,用涂了油墨的滚筒在纱网上从上推到下,一张一推。这看上去是个力气活,其实技巧也不少。调墨油,煤油加少了,太浓,漆黑一片,分不清鼻子嘴巴;煤油加多了,洇成一团,还是什么也看不见。推辊子,轻重要合适,用力要均匀,否则,试卷就成了大花脸,不堪入目了。另外,推、提、掀、压,几个动作要一气呵成,速度才上得来。几年练下来,我才摸着点门道。刻蜡纸、印试卷,如此循环,才使我感到刻钢板是一件非常辛苦非常脏累的活,此时我才知道邰老师的背驼可能与他长期伏案刻钢板有关,由此可见邰老师当年刻钢板印资料的专业、敬业和付出。

深度还原小时候老师(回忆高桥中学刻钢板高手)(5)

(网络图片)

我和邰老师的结识源于一段师生缘。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邰老师到我们于桥小学任教,由此我有幸成为邰老师的学生。在我们一群顽皮的乡村孩童眼里,邰老师是一位慈祥善良的爷爷,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他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培养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他教我们二年级语文,上课前都要教育我们爱惜学习用品,下课后都会帮我们整理书包,把我们弄褶的课本捋平压实。怕我们在课本上乱写乱画,也怕我们削铅笔划破手指,下课后把我们的铅笔收缴集中保管,下堂课削好后再发给我们,当时我们真的感谢邰老师,因为我们都是七八岁的娃娃,真的不会削铅笔。课堂上邰老师一笔一画认真教我们写字,横平竖直,撇放捺收,教的仔细,教的认真,他那一手端正美观、遒劲有力的粉笔字让我们好生羡慕。有一次,邰老师见我有几个字写得不够端正,就来到我的身边,俯下身子,握住我的手教我运笔写字,我在邰老师的胸前,感到无比的温暖,这是邰老师用宽阔的胸怀呵护着我,此时我真像是一只刚出生的雏鸡躲在妈妈的翅膀下,是那样的温馨幸福。许多年过去了,许多事都忘了,唯独这一幕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邰老师一生普普通通,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表彰奖励也少之又少,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默默奉献;在狭小的油印室里,刻字打印,不叫苦累。邰老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深度还原小时候老师(回忆高桥中学刻钢板高手)(6)

(中排左一为邰青老师)

现在多年过去了,邰老师也早已作古,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慈祥善良,他的执着尽职,永远烙在我们的心里。尤其他那一手刻钢板的独门绝技,永远令他的弟子刻骨铭心!

邰青老师,我们永远记得:您是我们高桥中学的刻钢板高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