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家书精华(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184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二十六日
澄、温、沅、洪四弟足下:(四弟曾国潢字澄侯,六弟曾国华字温甫,九弟曾国荃字沅浦、子植,曾国葆字季洪比曾国藩小17岁,四六九皆族中排行,故称)(给平辈朋友时,一般会用“足下”,也可以称“阁下”“执事”“左右”等 )
二十五日,春二、维五(家中长夫)来营,接家书数件,具悉一切。
乘败仗之时,兵勇抢劫粮台(清代行军时沿途所设经理军粮的机构),此近年最坏风气。向⼤⼈(向荣,四川人,晚清名将。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向荣建江南大营进行围困,并防止太平军向苏、杭发展)营中屡屡见之,⽽皆未惩办。兄奏明将万瑞书即⾏正法,奉严旨/饬/骆中丞(湖南巡抚骆秉章)即⾏正法。闻/骆中丞不欲杀之,将附⽚(清初沿明制,大臣奏事用本章,由通政司(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转内阁呈送皇帝。雍正年间设奏事处,命大臣奏事皆用奏折。如有小事不足作折,即以双页纸书写,附别折同奏,称附片)奏请开释。近⽇意见不合,办事之难如此。
〔周万胜⼀案,唐⽗台(唐萍洲,湘乡县令)既经拿获认供,即录供通禀,请在本县正法可也,⽴毙杖下可也,何必遣澄弟(曾国潢)先⾄省城⼀次?(周万胜⼀案,在本县正法,唐县令职内事)
既⾮湘乡署内之幕友,又⾮署内之书办,⽽仆仆⼀⾏,何不惮烦?(提醒曾国潢非官府胥吏,所办非职内事)
谓为出⾊之乡绅耶,则刘、赵诸君皆不肯去,⽽弟独肯出头,且县署办案,必⼀⼀请乡绅去省⼀次,则绅⼠络绎于道矣。(同为乡绅,区别对待。行出于众,人必非之)
谓为吾军中之事耶,则军事极多,澄弟(曾国潢)能⼀⼀管之耶?且军中事件,家中亦不宜⼲预。(湘军中之事,曾国藩职内事)
唐⽗台(唐萍洲,县令)径禀来营,兄可批令正法也。(处理此事之正途)
⾃兄办军务以来,澄弟(曾国潢)在兄左右得谤议甚多,澄弟肝⽓亦甚旺。⼈咎怨于弟,弟亦咎怨于⼈。去春在省(长沙)在岳(岳阳)之景象,岂忘之耶?(回忆往事……)
澄弟(曾国潢)在省河(湘江)告假归家之时,其意似甚忿嫉(忿怒憎恶),若(诺)终⾝不愿复出家门者。⽽今忽又⾄省(省城)⼀⾏,将何颜以对兄乎?(曾国潢当时的决定)
澄弟接此回信,务望即刻回家。凡县城、省城、衡城(衡阳)之事,⼀概不可⼲预。丹阁叔(本家叔叔)受辱之事(?),可为前车之鉴。(再次提醒)〕
提/捐项五万,前有此札,后因武昌失守,又有札⽌之。凡有信/托商⼤营事者,弟概辞以不管可也。捐项事(捐官捐监)尤不可⼲预。湖南捐项,实未多解交吾军,⼗⽉以后未解⼀⽂(至此时已有5个月。前3个月的军饷曾国藩是怎么筹集来的?)。
粮台(清代行军时沿途所设经理军粮的机构)所抢,陕西、江西之银也。
兄在外年余,惟有忍⽓⼆字⽇⽇长进,常恐弟等在家或受侮辱,故不惮迫切⾔之,不知弟果知兄之意否也?
吾癣疾⼤发,幸精神尚⾜⽀持。
罗⼭(罗泽南)在⼴信府(清末广信府辖:上饶、弋阳等7县)⼤获胜仗,杀贼三四千。(罗泽南,号罗山,早慧,科举之路却不顺,33岁才过童子试,44岁被举为孝廉方正,才有了举人功名。罗泽南有28年的设馆教书生涯,学问博,人谦和,从者数百人,培育大量人才,撑起半个湘军,罗泽南亦是湘军的创始人之一,湘军将领、理学家、文学家。 因战功卓著,历迁任知县、同知、道员(加按察使衔)。1856年攻武昌中弹身亡,咸丰帝下诏以巡抚例优恤,谥号忠节,加巴图鲁荣号,建专祠奉祀。著有《西铭讲义》《姚江学辨》等 )
塔军门(塔齐布)在九江平安。吾常有家信并奏折寄回,⽽来信⾔塔公(塔齐布)回鄂,不听吾家信,⽽专听谣⾔,何也?
纪泽⼉(曾纪泽,此时15岁)读书记性平常,读书不必求熟,且将《左传》《礼记》于今秋点毕,以后听⼉之⾃读⾃思。成败勤惰,⼉当⾃省⽽图⾃⽴焉。吾与诸弟惟思/以⾝垂范/⽽教⼦侄。不在诲⾔之谆谆也。即候近祺。
由《家书》寻得的线索:曾纪泽两岁时,每日清早与曾国藩“同起,抱到外院,夜始抱入内宅(白天见不到妈妈?)”。4岁3个月入塾,读《三字经》启蒙,“字皆能认”,约70天读完,家塾老师冯树堂,湘籍举人。紧接着读《尔雅》(十三经之一,辞书之祖)。一年后,约5岁半读《诗经》 、《古诗十九首》、《古诗》。约7岁半,《论语》已读大半。7岁9个月,《孟子》读到第一篇下。7岁11月,《孟子》读到第三篇上。约8岁半,《孟子》读至第六篇上。9岁,读《尚书 ·商书·太甲上》)(《孟子》共7篇,每篇分上下卷。《尚书》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9岁两个月,作四言诗一篇“舜征有苗篇 ”。9岁5个月,《尚书》快读完了。重新点读《诗经》。夜间讲《纲鉴易知录》,正史约已讲至“秦商鞅、开阡陌”。9岁半,作史论(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文))。9岁7个月,重新点读《诗经》至《雅》,重读《古诗》至左太冲《咏史》,《纲鉴易知录》至汉高祖末年(《纲鉴易知录》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辑的史类文学作品。作品共107卷,180多万字。由于纪事简明,头绪清楚,使人一看了然,故叫做《易知录》。是一部记载从传说时代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初刻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12岁时,正在读《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预计明年即可读完经书,然后学八股。因当时“京师教子弟十四岁开笔者甚多”。曾纪泽系荫生(1.封建时代由于上代有功勋被特别恩赏具有任官资格的人2.旧制对因先世有功勋,而得入国子监读书的人的称呼),例不准赴小考(童试)。曾国藩:“实可学做八股者十年。若稍有聪明,岂有不通者哉?若十九、二十即行乡试,无论万万不中,即中得太早又有何味?我所以决计令其明秋始学八股,二十四始乡试也。”12岁半时,父曾国藩赴江西任乡试正考官,半途闻祖母丧归乡,曾纪泽在京城料理开吊散讣、搬家事宜。13岁半,兄弟姐妹7人随母亲由京城回到湘乡,此时曾国藩奉旨帮办团练已有半年。
15岁,《家书179》:“至甲三(曾纪泽)读书,天分本低,若再以全力学八股、试帖,则他项学业必全荒废,吾决计不令其学作八股也。”
《家书182》咸丰五年二月:“纪泽儿读书记性不好,悟性较佳。若令其句句读熟,或责其不可再生,则愈读愈蠢,将来仍不能读完经书。请子植弟(曾国荃)将泽儿(曾纪泽)未读之经,每日点五六百字教一遍,解一遍,令其读十遍,不必能背诵,不必常温习。待其草草点完之后,将来看经解,亦可求熟。 ”
《家书183》咸丰五年三月二十日:“纪泽儿记性极平常,不必力求背诵,但宜常看生书,讲解数遍,自然有益。八股文、试帖诗皆非今日之急务,尽可不看不作。史鉴略熟(史鉴,泛称史籍。《史记》与《资治通鉴》为史书代表著作,故用二者为史籍的代称),宜因而加功,看朱子(朱熹)《纲目》(《资治通鉴纲目》)一遍为要。 ”
《家书184》咸丰五年三月二十六日:“纪泽儿读书记性平常,读书不必求熟,且将《左传》《礼记》于今秋点毕,以后听⼉之⾃读⾃思。成败勤惰,⼉当⾃省⽽图⾃⽴焉。吾与诸弟惟思/以⾝垂范/⽽教⼦侄。不在诲⾔之谆谆也 ”
185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初八日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足下:(四弟曾国潢字澄侯,六弟曾国华字温甫,九弟曾国荃字沅浦、子植,曾国葆字季洪比曾国藩小17岁,四六九皆族中排行,故称)(给平辈朋友时,一般会用“足下”,也可以称“阁下”“执事”“左右”等 )
凌问樵来,接澄弟(曾国潢)信,知/勇(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劫粮台(清代行军时沿途所设经理军粮的机构)事/办有头绪,澄弟已归去,甚慰甚慰。当此乱世,黑白颠倒,办事万难。贤弟宜藏深山,不宜轻出门一步。
澄弟去年三月在省河(湘江)告归之时,毅然决绝,吾意其戢jí (本义为收藏兵器,引申为收敛 )影(戢影:隐匿踪迹,退隐闲居)家园,足迹不履城市。此次一出,实不可解。以后务须隐遁,无论外间何事,一概不可与闻,即家中偶遇横逆之来,亦当再三隐忍,勿与计较。
吾近来在外,于忍气二字加倍用功。若仗皇上天威,此事稍有了息之期,吾必杜门养疾,不愿闻官事也。
癣疾近日大发,懒于治事。自二十七日至吴城镇(属永修县),迄今已满十日。
曾国藩驻吴城镇(属永修),罗泽南复广信(上饶),塔齐布驻九江,水师前队驻南康府(今庐山市)后队驻永修
罗山(罗泽南)于二十一日克复弋阳(属上饶市),二十三日克复兴安(上饶市横峰县。因与广西兴安县重名,1914年改名横峰),二十六日两获大胜,克复广信府城(上饶。清末广信府辖弋阳等7县 )。
智亭军门(塔齐布)尚扎九江。
水师前队扎南康府(府治星子县,今庐山市),李次青(李元度)率陆勇护之,后队扎吴城(属永修县),均尚安吉,家中不必挂念。
莘田(曾莘田,本家)在营,甚为安雅,拟留二三月遣归。魏荫亭(曾家塾老师)近日即当告归。余不一一,即候近好。
付去谕旨一本,奏章一本,幸好为收存。向来寄回家中之奏稿,不知收置一处否?以后望作箱存之为要。诸惟心照。
陶佳·塔齐布1817~1855年,字智亭,满洲镶黄旗人,晚清湘军名将。
《家书168》:“贼自湖北汉、黄(黄州)以下,尽纠其精锐来岳(岳州今岳阳),以与我军相抗。二十八日鏖战至五个时辰之久。塔军门(塔齐布)匹马冲突,忽东忽西,全军士卒无一人不俯首咋舌,称为神勇。
《家书166》:“二十一日陆军开仗,辰(怀化)勇(兵勇)深入,误中贼伏,诸殿元阵亡,带新化勇之刘国庆亦阵亡,辰 勇、新化勇、宝(宝庆今湖南邵阳)勇/相继奔溃。塔军门(塔齐布)坐马扎子(一种小型的坐具)镇住,独不奔回,身旁仅数十人。”
塔齐布早年曾为火器营鸟枪护军,后擢升为三等侍卫。咸丰元年(1851年),塔齐布前往湖南绿营,担任都司,署理抚标左营守备。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塔齐布参与守城有功,升任游击,并署理中军参将。
后来,曾国藩在湖南兴办湘军,对塔齐布非常赏识。当时,副将清德嫉妒塔齐布,多次撺掇提督鲍起豹对他加以侮辱。曾国藩上表弹劾清德,并举荐塔齐布道:“塔齐布可堪大用,如果作战不利,我甘与他同罪。”清廷便将清德罢免,任命塔齐布为副将,兼领练军。咸丰四年(1854年),塔齐布收复湘潭,被越级擢升为提督,赐号喀屯巴图鲁。塔齐布生性忠勇,担任提督后,便在左臂刺上“忠心报国”四字。每次战斗,他都一马当先,背负火枪,携带弓箭,并让亲兵手持长矛、套马竿,随于其后。塔齐布还经常亲自探察敌营形势,虽多次濒临险境都毫发无伤,被敌军惊为神人。
此后,他转战湘鄂,屡为军锋,收复岳州、武昌、田家镇等地,被授予骑都尉世职,与各路清军围攻九江。
咸丰五年七月(1855年8月),塔齐布久攻九江不下,愤恨呕血而死,时年三十九。赐谥忠武,后追赠三等轻车都尉,入祀昭忠祠。
曾国藩评价塔齐布:军中每言肯携带弱兵,肯临阵救人者,前惟塔齐布,后惟李续宾。
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曹彬,字国华,曾随宋太祖南征北战,很有军功,先后拜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封鲁国公,咸平二年(999)卒,赠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谥武惠 );至诚相煦妪,有章曾荐郭汾阳(郭子仪。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