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章太炎的国学讲义(章太炎说文解字笔记摘)

38、蕫,蕫事之蕫训正,系借为督字(蕫之入声为督),督有正意,故蕫事乃督事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读章太炎的国学讲义?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章太炎的国学讲义(章太炎说文解字笔记摘)

读章太炎的国学讲义

38、蕫,蕫事之蕫训正,系借为督字(蕫之入声为督),督有正意,故蕫事乃督事也。

38、黄芩,正当作黄菳,作芩者非,芩乃青蒿也。

39、蔆,因菱有菱角,故称。

39、蘜,菊花之菊,当作此,今用菊,非。但古之所谓蘜者,特指小而黄者耳(即今药品内所用者)。

39、芦根之苕当作芀。今苕帚=芀。

39、罗(蚂蚁)。蛾即罗,罗转蝼,故蚁亦称蛾。

40、蔚然之蔚当作鬱,蔚之入声也。

40、秀才作茂才,亦音转。

40、芍,凫茈,今音转勃齐(荸荠)。

41、《说文》无“花”字,三国时用“蘤”为花。

41、蒋,即今之茭白。

42、尧舜当为蕣字之借,故曰“重华”。

42、茮,即椒字,椒系后人所造。

42、萌,古视民如草,故曰萌。“苍生”亦然。引申为甿(音门,田民也)、氓(民也)之称,于此可知古人之视民为何如矣!

43、芛,花蕊也。

44、凡从票声字皆有末意,如镖、標等。

44、荄,草根也。小咳(亦作孩)子之咳,当时由草根之荄字引申。

44、木根曰本,草根曰茭。

45、“湊合”、“杂湊”之湊,当作簉;湊,水流也。

45、《荀子·劝学》“槁暴”,不平也,即翘起来。板凸上曰暴,凹下曰槁。

46、遮蔽当作茀。古作袚巿,遮生殖器者也,引申为蔽膝,巿亦作茀。

46、蔡称大龟者,因蔡国多此物。

46、“日薄”当作日普(日无色也)。

47、薄音转为箔,又转入麻部为笆(篱笆)。厚薄=泊(水浅也,引申为淡泊)。

47、有水曰泽,无水曰薮。

47、除草曰薙,杀人曰夷。

48、香喷喷=香賁賁。

48、藉手=借手,藉田=借田。

49、江北称伞曰天,即苫字。

49、菹,酢菜也。酢即醋字。

49、荃,雪里红菜。

49、蘫,蜜饯物。

51、草字头加鹵(除去上面的头),粪也,今借用为矢字。

52、莱,蔓华也,或即蔓菁,大头菜也。

52、蔷,音啬,今作“蔷薇”,荒谬。今之蔷薇乃蕣之属。

52、荼,三国孙皓、韦昭传“荼荈”,故吃荼起于三国。茶,俗字;荼当作荼。古无茶字,只有荼字。古无麻部,故音徒,后转入麻部,乃读茶。《诗》“有女如荼”,训曰“柳絮也”。

53、草创=造创,造次=草次。

54、蓐,厚也。‘蓐食’者,好好吃一顿也。

54、莫,今俗作暮,最为无理。莫中既从日,而复加日字于下,重复无理,不合六书。漠、寞皆莫之孳乳字,亦借为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