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追梦少年(乃莫齐召小学二三事)

乃莫齐召小学二三事

乃莫齐召小学系我的母校。1962年到1967年我在此念书,六年的学习生涯,使我学到不少知识并且有幸加入了“红领巾歌舞团”成为了小小的文艺爱好者。

乃莫齐召小学成立于民国二十年(1931),初名绥远省立第一小学校,简称“省一”。是呼和浩特市区成立较早的一所公办小学校。该校清代系归化城厅同知筹建的赈灾机构“济生院”,人称“大官店”。是专门收流无家可归流浪者的地方。解放后,省一更名为乃莫齐召第五完全小学校,后又改名为乃莫齐召小学。学校站地面积较大,有十二亩,东西三进院。建筑全部是砖瓦房,有正房45间,东房9间,西房3间,门庭3间,前院西南小院有正房3间,厕所3间,三院西有厕所4间,厕所西有小门通西河沿。院中铺有砖漫地,整座学校东西长150多米,南北近50米。学校大门座西朝东,硬山建筑,进深有五米,迎面系木制屏风,

八小追梦少年(乃莫齐召小学二三事)(1)

平时日常可从屏风南北两侧通行,遇有重大活动就撤去平风供人们进出。20世纪末,乃莫齐召小学拆除,旧址今新生街西段(汇豪住宅小区北门至西顺城街)。

学校有勤杂工一名,叫李长海,土旗人,是个光棍,五十来岁,孩子们都叫他李大爷。住在学校传达室,传达室是间东房,北边是学校大门,南边是锅炉房。胖胖的身材,肉头面蛋,双眼圪迷圪迷地,剃个光头,没事的时候就拿出他那把细溜溜的剃头刀照着镜子在原本就很光的头上刮几下,显的他那颗脑袋顶更光更亮,挑皮的学生们在背后就叫他“照明蛋”。有时候年青老师到校时间尚早,没事的事候,就去传达室坐一会儿,问李大爷:李师傅,你每天把脑袋刮那么净为甚?李大爷嘿嘿一笑,答道:就为出火,凉梢。就是在数九天,也没见他戴个帽子,尤其是后脑勺那块鼓起来的槽头肉连脖子都压没了。李大爷是乃莫齐召小学的勤杂工,虽说是个勤杂工,可他干的营生确有很多,学校的收发送报纸、下夜,保卫、清扫校园、给学生和办公室烧水等多项工作。最主要的还有一到每节上课、下课的时间,李大爷就拿着手摇铃在校园内边走边摇铃,老师们一听到铃声,就下课休息。1965年,学校在校园按装了三个电铃,李大爷坐在传达室一看挂在墙上的挂钟,就知道上下课时间到了,就拉一下电铃拉盒,铃声立马就在校园响起,给李大爷节省了不少时间。李大爷住的传达室是间东房,北边是学校大门,南边是间锅炉房。李大爷每天起的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校门打开,迎接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到来。接着把锅炉打满水,点燃锅炉,然后拿把扫帚开始打扫学校院内的卫生。李大爷是一位工作认真负责的勤杂工,深受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的爱戴。

有一年初冬下午,学校买回了一车梢子,交给李大爷安排。李大爷把马车领到校西南角小院内,叫车倌把梢子卸下来码在厕所西墙底,这时候,李大爷估摸着是下课时间快要到了,就安顿好车倌马上回传达室拉铃,等学生们下课后,又赶紧跑到小院看卸下的梢子。这一次,李大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发了毛,指着车倌骂道:日它祖祖,这干的是甚营生,球的从闹。车倌也回道:咋啦,咋呼谁了,你也没说要码起来。两个人争吵的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后有去茅茨的学生,把李大爷和车倌吵架的事报告给教导主任吕文秀老师,经过调解车倌又重新把卸下的梢子重新吗好,李大爷才给打了收条。

1963年,学校迎来了一位理发员,给在校学生理发。据说是由民政部门联系学校给安排的。理发员是位女同志,30来岁,身材不高圆脸,好像是山西人。家住西河沿东高圪台土圪棱上(太管巷西口),由民政部门给盖了一间半房屋居住。因有剃头理发手艺,便由民政部门联系到学校给学生们理发(该丈夫是抗美援朝革命伤残军人,从公园南路“革命残废军人疗养院”出院后,在此居住)。学校为配合这项工作,就在校大门洞给挂了块玻璃镜,放了个凳子,利用上下学时间给学生理发,每次5分钱。价廉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但是很多男同学们就发现,她理的发因为后面有个向7字形的坡度,戴帽子时,非常注意把这个边留出来,于是孩子们就叫它“压边头”。放假后,有学生就去到理发员家理去理发。后来涨到一毛钱。1966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位深受学生欢迎的理发员就不去学校给学生们理发了。这位理发员虽然在校理发时间不长,但是却给广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学校有个蓝球队,是个业余队,玉泉区教育系统体育娇娇者。队员由学校老师组成。队长个不高,三十来岁叫谢树礼,双眼皮后嘴唇是体育老师,学生们背后都叫他谢大眼。队员有宋联贤,二十多岁。身高一米八十多。长得清痩,学生们都叫他宋大个。宋老师是学校的音乐、美术老师,文体活动小三门样样精通,由其是手风琴、二胡拉的特别好。在学校内老师们都说宋老师有四好,即手风琴拉的好、二胡拉的好,画画画的好、兰球打的好。

八小追梦少年(乃莫齐召小学二三事)(2)

宋老师单身住学校广播站西边的单间,单间西是教室,教室西是宋老师的工作室,工作室内墙上挂满了宋老师给“玉泉区红领巾歌舞团”小队员自做的二胡。每天下午放学后,他就把选好的小队员叫到工作室开始手把手地教拉二胡的指法和简谱。等小学员熟练后,再教倒把和抖音。宋老师的亲辛的汗水没有白流,多年后,经他教练培养出多名同学走向社会,成为乐坛名家。宋老师手风琴拉的特别好,每天放学后,校园内经常能传出宋老师拉手风琴那优美动听的音乐“真是乐死人”“游击队歌”。宋老师的二胡演奏技巧造指很深,他拉出“赛马”曲调时,其音乐旋律声就好像气势磅礴万马奔腾的骏马在草原奔跑,欢快的节奏感把人们带到了草原。拉“二泉映月”那深沉婉转回味悠长的旋律把阿丙一身不平与怨愤悲惨遭遇通过音乐展示出来。宋老师不但在音乐上造指很深,在美术上也功夫不浅,由其是水彩画,很有大家风范。当然,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的映像中宋老师还是打兰球高手,是乃莫齐召兰球队的中锋。后宋老师调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七中。晚年在家中习画练字。

我的班主任老师有张兰格、郝秀山、李世娥、和孟灵威。还有宋联贤、刘少卿、谢树礼、吕文秀、秦学敏。

张兰格老师,我的文化启蒙老师,就连我的姓名都是张老师所起。老师河北人,是一位面相慈祥、举止得体、文化深厚的知识学者,住桥头街7号院。张老师讲课很有水准,,她把每个生字的组成口诀要领都要祥细地分解,讲出它的原理意义。如中文:一二三四五,讲出它的不单是数字,还有它的意义和由来,不像阿拉伯12345,就是纯数字号码。再如详解蒜字,为了让孩子们记住蒜字,就用儿歌形式去说:“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讲到臭字时,就告诉学生们“自大一点臭”。退休后,张兰格老师在儿子家安度晚年。(照片来自网络、侵权删之)

文曹建成2017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