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寨为什么要李密做头领(瓦岗大佬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隋末明初的农民起义杰出领袖,李密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一位军事才干、领导才能都很突出的之人,他的结局多少带点悲剧英雄主义色彩。
李密的生卒年月和隋王朝几乎同步,而加入农民阶级对抗隋暴政统治几乎贯穿了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可以认为,李密是农民起义有力的领导者,为唐的开篇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军事成就可圈可点,虽然他的政治生涯中有些做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本文将立足李密的革命斗争人生,浅析其成为瓦岗军领导者的曲折之路。
一、从被迫撤职到与隋统治决裂
1、贵族子弟被迫去职
李密祖籍辽东,其家族是陇西的豪门世家,其家族从曾祖父李弼开始,就已经是手握军权的大贵族,祖父李耀,北周邢国公,位至开府父亲李宽,北周上大将军,蒲山郡公,“皆知名当代”,其父亲李宽,骁勇善战、干略过人、号为名将。
李密家族拥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且代代均有能人出,至隋依然有足够的影响力,李密出生于如此显赫的家族,他依靠父辈的功勋,门第的高贵,拥有了入青云的阶梯。
李密承父荫在“开皇中,袭父爵蒲山公”,李密通过父辈的功勋进入仕途,担任太子的侍卫官。
李密作为当年太子杨勇的侍卫官,但由于杨勇奢靡好色,失去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宠爱,隋文帝废太子李勇,另立太子杨广,随着东宫易主,李密的职位也被撤。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李密被迫去职。
李密失去了太子侍卫官的工作,从此在家闭门读书、深居简出。也正是这段经历使其精通文史,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打下思想基础。
其老师为当时的名儒包恺,学习了《史记》、《汉书》,作为一名将门之子,李密在耳濡目染中具备了一定军事素养。
他结交了当朝手握军事大权的重臣杨素之子杨玄感,二人成为刎颈之交,“交必一时之俊,谈必霸王之略”是当时李密这一时期活动的真实写照,可以看出,李密虽远离官场在家学习,但内心并非安于政治寂寞之人。
隋炀帝即位后,苦于隋炀帝的暴政,“劳役繁多,百姓疲弊”,李密经历了东宫易主之变,窥见了宫廷斗争的黑暗,再加上隋炀帝腐朽的统治,李密内心隐隐察觉隋王朝终将政局动荡,虽然自己处于贵族阶级,但他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在风云激荡的时局中凭借自己的才能博取功名。
2、参与反隋起事,彻底与隋王朝决裂
隋炀帝的暴政直接导致了各地农民起义的兴起,但一意孤行的隋炀帝认为农民起义尚不能撼动隋王朝的统治,仍执意出兵攻打高丽。
隋炀帝的傲狠险躁,早已激起朝中大臣的不满,“朝臣有不合己意者,必构其罪族灭之”,隋炀帝政权和各大臣之间,存在着不公开的矛盾,也就是在这个时机,杨玄感起兵反隋,而早已忍无可忍的大臣们纷纷投向反隋大军。
杨玄感起兵的性质虽然是隋统治集团内部的阶级斗争,但其对于削弱隋王朝的统治力量,推动农民起义军的胜利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杨玄感虽有起兵反隋之魄力,但其军事才能属实一般,李密听闻杨玄感起事后,从长安赶往黎阳欲为杨玄感出谋划策。可对于李密的建议,杨玄感并非言听计从,多不被采纳。
如杨玄感攻东都不克,隋军援兵已赶到,便决定西进取关中,途经陕县弘农宫便欲占领。李密劝说道:“军事贵速,况乃追兵将至,安可稽留?”杨玄感没有听从劝说,执意占领弘农,结果弘农尚未攻占,却被追来的隋军团团围住。
可见,李密虽参与了杨玄感起兵反隋的起事,却未真正发挥其军事才能,但这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与隋王朝统治政权也彻底决裂。
二、贵族子弟走上亡命路,看其如何逆袭瓦岗大佬
1、从贵族子弟沦为亡命之徒
李密参与杨玄感起事,在其起兵失败后,李密也随之被隋军捕获。
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李密在被押解高阳途中,设计逃脱了随军的控制,开启了长达三年的亡命生涯。
他曾投奔过平原郝孝德起义军、齐郡王薄起义军,均未得重用,穷困潦倒之际,李密甚至“削树皮而食”...在逃亡的山穷水尽之时,李密虽已沦为“穷途士”,却仍自命为“世上雄”。
作为曾经的贵族子弟,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从被众人追捧的贵族阶层沦落为穷困聊到的社会底层,亲身体历着隋王朝暴政带来的虐害,和社会底层农民同甘共苦的日子激励着他从统治阶级的反动阵营中分裂出来,投向瓦岗军,走向和农民起义结合的反动道路。
2、加入瓦岗军,李密人生逆袭开挂
公元611年底,翟让在瓦岗领导起义,起义军规模有万余人。
这支起义队伍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是以瓦岗为基地,出没于荥河和梁郡交界的运河两岸,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
而与他同时期发动的起义军都发展到了有十万余人的人马队伍,瓦岗军却依旧没有较大的起色。
在李密投奔瓦岗军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瓦岗军便拥有了几十万人马,在一次次和隋军的交战中,瓦岗军节节胜利,迫使隋东都困守孤城,一时间,瓦岗军成为了反隋斗争的主力。
那么,李密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使一支瓦岗军发展壮大至如此的?
一是通过提出明确的斗争目标,把小的农民武装力量结合成强大的起义队伍。
李密通过王伯当的推荐替翟让出主意,将瓦岗为中心把周边分散的农民武装力量联合起来,并亲自说服了各小支的农民武装,均实现了联合,瓦岗军的数量得以壮大发展,从而壮大了农民起义的实力。
之前的起义军虽然范围很广、声势浩大,但没有统一的力量,各自为战,力量分散,所以常常被随军逐个击破。
血的教训使他们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联合起来,形成一股统一的力量,从而与反隋的战斗能够正面对抗。
二是主动出击,夺取粮仓,为瓦岗军的胜利提供物质条件。
李密认为,必须改变瓦岗军的被动挨打局面,在李密的带领下,一再击败王薄等十余万联军,还镇压了左孝友的十万起义军。
在李密的英勇指挥和极力劝说下,让翟让迎战张须陀,“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之。”李密指挥先伏兵于荥阳大海寺北林间,令翟让诱敌。
张须陀果然没有将翟让放在眼里,毫无戒备,挥兵直入,结果张须陀被歼,对于隋军而言,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而对于壮大瓦岗军的声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振奋作用。
之后,李密又提出夺取兴洛仓的建议。
李密认为,兴洛仓是隋朝的著名大官仓之一,其储粮用于供应东都,隋炀帝就特意将仓城构筑,加强防卫,而兴洛仓失守后,东都面临着粮草不济的威胁,而刘长恭率兵围剿瓦岗军时,却在石河子西被瓦岗军打败。“密、让尽收其辍重兵甲,威声大振。”
3、李密成为瓦岗军领袖,号魏公
在领导瓦岗军的胜利发展过程中,李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的威信也在一系列的斗争中得以树立,得到了广泛的信任和拥戴,于是被推举为全军的领袖。
而李密领导的这个政权,是明显带有临时军事政权性质的组织,之后,李密命祖君彦起草《讨隋檄文》,发布全国各郡县。
在檄文中声讨了隋炀帝的十大罪状,控诉其“穷生人之筋力,罄天下之资财”。他的罪恶“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护流恶难尽。”指出隋朝之亡指日可待。
这一强大的政治攻势,使天下震动,产生了十分巨大的政治影响,李密趁势继续扩大战果,分化隋朝的统治集团。
同时,李密还利用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分化瓦解敌人,争取了隋驻军裴仁基的全军归降,这也反映了随着阶级斗争的逐渐深入,农民起义斗争水平也不断提高。
总结
李密作为隋末时期的一名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其功绩是应载入史册的。
他虽然出身于封建社会上层的贵族阶层,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迫使其能较为通透地看到隋炀帝的暴政对于社会的恶劣影响,从而能下定决心脱离本阶级的反动营垒,投身到农民起义的革命风暴中,站在起义农民一边。
在和以隋场帝为首的隋王朝统治集团作殊死的战斗中,胜利地壮大了瓦岗军,成功地领导了推翻隋王朝的伟大战斗,对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有史学家对于他作为一名贵族阶层投身农民阶层的行为进行质疑,但一个人的社会实践决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在隋末农民战争这个历史时期里,李密领导了瓦岗军的发展壮大,并成为反隋的主力,在这个过程中,李密的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也造就了他开挂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1.《隋书》
2.《旧唐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