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运营需要的心态(如何把运营工作做到位)

编辑导语:当我们长时间做运营工作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种“当局者迷”的状态,这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产出过度自信,以致于最后产品的效果不佳,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来看看本篇文章中作者的详细分析。

做运营需要的心态(如何把运营工作做到位)(1)

从我投稿出第一篇运营干货文章到现在,已有五年多的时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陪伴我一起走来的运营人,有些已经从基层的执行人员,成长为管理岗的精英人才,看着大家能有所成长,我也很开心,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做管理岗和做执行岗久了,会发现两者有微妙的区别,我最大的感触是同样一件事如果是做执行岗,我的标准和做管理岗是不太一样的。

如果做执行,也许能做出85分的案子,但如果做管理,则能指导底下的人做出95分的案子。而且还是在个人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岗位的不同,产出标准完全不一样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以我敏锐的洞察力和目光如炬的卡姿兰大眼睛,我发现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无外乎你是不是局外人,局外人指的是你不是当事者,你不会当事者迷,很多人一旦做起事情来,很容易陷入当事者迷的状态,对自己的产出迷之自信,如果你提出反对建议,当事者甚至会反驳道:我觉得挺好的哇。

成为局外人会有怎样的变化,同样这个人,变为管理岗,看别人做出与自己相差无几的案子,会大加驳斥:这TM做的是什么鬼屎东西,赶紧返工!

并不是这个人变得吹毛求疵了,只是因为一个原因,身为局外人,我们会更容易从用户角度去看这个案子,局内人(执行者)容易自嗨,做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其实用户并不一定会买单。

一、执行岗=局内人

外面流传这样一个说法,说乔布斯之所以是伟大的产品经理,是因为他能瞬间切换到傻瓜模式,以一个完全没接触过这个产品的用户角度去看自己做出的产品。

不要小瞧这个思维模式,能做到一秒切换傻瓜思维的产品经理和运营人是屈指可数的

我也是执行岗过来的人,深有感受,我自己做的运营方案,出的海报,那把自己迷得服服贴贴的,每次出的方案,事前我都觉得会有120%的效果,结果一上线,大多效果一般。

比如刚毕业那会去上海参展,我要做易拉宝吸引用户注册,我在网上找了个巨满意的模板,发给设计去参考,做了个大体不差的类似海报出来,分了三个模块,一块讲公司,一块讲活动,另外一块讲联系方式,感觉还是可以的。

结果给到运营总监,被驳回了,几乎推翻了我的全部思路,要重新做,说是里面内容太多,不知道重点是什么,不容易打透。

那时候还不懂互联网黑话的我,还不太明白总监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要重做我是知道的。于是又重新找参考的模板,来来回回改了三四版,用了一个多星期按照总监的思路去改好了。

虽然做出的东西跟我的预期不太符,不过既然总监喜欢,那就这样咯,反正咱就是一个打工的。

然后上海展开始后,易拉宝往那一摆,本来预计2天送出的公仔,一个上午送出的差不多了,公司也没额外做多少公仔,于是急忙找友商借了些其他奖励拿过来继续搞活动。

以我之前的看法,活动效果应该不咋样,谁喜欢你这一个破公仔呢?没想到,按照总监的思路,活动竟然大获成功,还远超预期,我是一个爱反思的人,那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当事者太容易迷糊了,多听点局外人的建议确实能让工作带来更多的产出

二、管理岗=局外人

先撂下一句话,咱们每个运营人都要争取成为局外人,也就是管理岗。管理岗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高工资。我带新媒体和SEO岗的时候已经不做具体执行了,对于新媒体岗,我每天做的事是看看他的选题,看看发出后的数据表现。

对于SEO岗,我不会过多关注发了几篇关键词文章,我每个月只看有几个关键词上榜了,以此来考核底下的人工作产出。

在这个管理过程中也会有打回重做的时候,看着他们不解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做上海展会出设计方案的我,我觉得挺好的呀,为什么过不了?那是因为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了。

做管理岗有时要狠的下心,方案一旦通不过,修改肯定需要时间,尤其是快到deadline时,底下的人会说:时间来不及了,就这样吧。我们应该怎么办?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点几个披萨和饮料,晚上跟大家一起加班赶在节点前把这个项目做出来

管理岗也就是局外人还有个优点是这个岗位比较闲,你已不做具体执行了,只是做审核,能忙到哪里去。因为比较闲,就会有喜欢鸡蛋里挑骨头的人存在,底下人会感到不爽,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这是好事。

我做互联网运营管理岗时,上线的每一个UI和文字,都要挨个推敲无误后才能上线的,因为你的标准代表了公司的标准。

三、局内人和局外人

局外人的说法来自一个电影,咱们运营工作从角色属性来看,要么是执行者,要么是管理者。我做社群裂变活动方案时是执行者,如果没有管理者,这个方案我自己上,效果好不好我自己承担责任。

我带人做社群裂变活动时,底下人出的方案我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过,做裂变活动有时一句话没讲到位,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太多次底下人做的方案漏洞百出,要么曝光的渠道没有确定,要么关注的流程有问题,身为局内人的他们怎么能做出这样的方案,后来我想可能跟我事无巨细的检查,完全不放权有关,因为有人排雷,底下的人就大意的去出方案,反正最后有人兜底,随便出个案子就行。

后来,我学会了,只做最终结果的考核,大家的主观排雷意识明显的提升了。如何拿捏局外人的权力和局内人的做事标准,是一门技术,需要大家用心去感受

四、最后

局内人有局内人的想法,局外人有局外人的担当。不管大家有什么想法,最终的目标都是把工作做好,我想要的就是如何能把工作做到位,如果我做执行,我希望有个局外人帮我把把关。我做局外人,会严控产出的质量,输出能拿的出手的方案。

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不同,出发点不同,做出的东西也不同,不过还是那句话:运营人尽量做局外人,局外人才是运营人的目光所致。

#专栏作家#

老虎讲运营,老虎讲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2019年年度作者。运营书籍《公司离不开的全栈运营高手》作者,千万流水项目操盘手。专注产品运营与推广,精通运营的各个模块,将运营推广玩转于手掌中。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