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撑走不动路(吃撑了䭘住了)
前些日子,和田的苜蓿下来了
用厢式货车放了冰块拉到库尔勒
保鲜如初,一公斤23元
朋友看见了就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
我上午在朋友圈看见了
下午就跑过去称了几公斤回家包包子
苜蓿包子真好吃,一吃就停不下来
等感觉到肚子吃饱了的时候
嘴巴和眼睛却还没有饱
于是又不知足地吃了一个
结果就撑着了,把人䭘住了
䭘,新疆焉耆方言音读为【jìng】
指“吃得过饱或者所吃食物过油、过硬
因而引起的胃部的不适感”
有“䭘住了”、“䭘下了”
“䭘着”、“䭘到”等用法
如:“早饭多吃了几口,把人䭘住了”
“今儿个抓饭米有些硬,吃䭘下了”
“中午一个羊腱子就把人打饱哩
这会儿还䭘着呢”
“一口都吃不下哩,都䭘到嗓子眼咧”
䭘,正音读为【yǐng】或者【yàn】
异体字还有“䬬、䭊、䭗、鐛”等
西汉扬雄所著《方言》
释为:“䭘,饱也。”
《玉篇》释为:“䭘,饱满也。”
《集韵》释为:
“䭘,饵也,饱也。或作䭊䭗。或作䬬。”
“䭘”读【yàn】时,应与“餍”同义
指“吃饱”或者“满足”之义
先前小编一直以为
“䭘住了”是“顶住了”
因为“顶”在焉耆方言中也读【jing】音
但“顶”的本义指“巅、上”
引申义有“支撑,抵住;
从下面拱起”等义
并无“饱”之义,而“䭘”是专指“饱”
所以“䭘住了”为正解
新疆焉耆方言中“䭘”的读音和用法
源自陕西关中方言
关中方言把吃饱、满叫䭘(jíng)
如:肚子吃得太饱叫“饱䭘䭘儿的”
如:“今天这饭食有点硬,吃后心口有点䭘”
吴语中也有“饱䭘䭘”之说
指“很饱的感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