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历史讲解范雎(安居而天下熄战国谋士之范雎)

秦孝公得一公孙鞅,只十九年秦国便成为战国时代的超级强国;秦昭王用一范雎,败魏溃楚,最终奠定了秦灭六国的基础。一个人、一条计谋,竟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变历史的走向!战国时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何战国之多才邪?

范雎,魏国人。但魏国统治阶层却没能发现这个大才,一直埋没于魏国宰相魏齐手下的一个低级官吏,只希望能得到上司的赏识,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即使这样的生活,魏国的统治阶层也不乐意给,一场冤狱差点把范雎折磨死,却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春秋战国历史讲解范雎(安居而天下熄战国谋士之范雎)(1)

范雎有一次随魏使须贾出访齐国,齐王田法章(齐本是姜子牙的封国,此时田姓早已取代姜姓成为齐王,并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认)非常欣赏范雎的才干,希望他能留下来为齐国效力,范雎不愿背叛自己的祖国,婉言谢绝了齐王。但齐王还是送给他五十金和酒菜一席,范雎谢绝了黄金只接受了酒席。但上司须贾听说之后,既妒且怒,便一口咬定范雎一定是向齐王泄漏了什么机密才会受到这般礼遇的。可以想像,当一个无能的上司被自己的下属盖过风头时的那种恼羞成怒…回国之后,须贾即向魏齐陷害范雎,身为宰相的魏齐充分显示了昏庸、无赖以及人格的低下,竟不分清红皂白召集所有的宾客当众拷问范雎。当不能得到令他满意的供词时,而拷打不止!肋骨被打断,牙齿也被打落,直到范雎装死骗过魏齐,他才命人把范雎扔到厕所。而最无耻的一幕也就在此时发生,魏齐竟然命所有的官员和宾客轮流在范雎身上撒尿,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与卖国贼划清界线,只有这样才能表明自己对魏国的忠贞以及对卖国贼的痛恨… 先不说范雎是如何逃到秦国并当上宰相的,这个故事还有下文:后来魏又派须贾出使秦国,此时已身为秦相的范雎装扮成流落在异国街头的乞丐向须贾求食,须贾对范雎仍活在世上大为惊鄂,不过念在同僚旧友的情份上良心发现送给了他一件皮袍。范雎告辞之后,须贾发现事情的真相,吓的魂不附体,袒胸光足匍伏来到宰相府跪到门前请罪。范雎也依葫芦画瓢装模作样当着所有宾客的面对须贾说:汝固死矣,不死,独念一袍之情耳!命他回去告诉魏王立即处斩魏齐,否则秦国将攻打魏梁。在祖国需要魏齐表示他的忠贞时,他却卑劣的选择逃跑。然而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为了这样一个蠢人而开罪霸秦的相国!最后被迫自杀…魏国在战国早期是最强大的,但就是这样的摧残迫害人才,使人才都跑向敌国。像公孙鞅、吴起、孙膑、范雎、乐毅等都是魏国人,其他国家得到一个这样的人才足以称霸诸侯,而魏国竟一个都不能用… 这是后话,现在的范雎还在厕所里躺着呢。等所有官员离去后,范雎哀求并贿赂狱卒救他。狱卒在奉命托他出去埋葬的时候,悄悄把他送回了家。后来又在王稽的帮助下逃到了秦国,并被推荐给秦昭王。范雎找工作很会推荐自己,比如在投给秦昭王的那份简历上这样解释自己在魏不受重用的原因:臣闻昔者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再如希望自己能觐见秦王当面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说: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为王听也。意者臣愚而不阖于王心耶?已其言臣者将贱而不足听也(注意这句话)?非若是也,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这段话把推荐自己的人也扯上了:或许我的身份卑贱而头脑愚顿不称大王您的心,但推荐我的人身份也卑贱不足使大王相信他吗?这就使秦王不得不顾及推荐人的身份而更加重视他这个人才。范雎的自我推销取得了成功,最后“王使人持车召之”。

也许是受过迫害太深的缘故,见了秦王之后范雎非常谨慎。“王三问而不对”,使召王心中充满期待自然而然又十分重视,屏退左右,君臣二人才得以深入的交谈。范雎解释道:“羁旅之臣”“未知王心”,交疏而言深,臣恐“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很明显这是一句明哲保身的话,但不免有点不英勇的味道。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范雎的口才了,他能把这句话圆的非常巧妙且恰到好处:“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也就是说死我并不害怕,我所害怕的是天下才士看到我因向大王尽忠而身死,以致闭口裹足不愿再来为秦国效力啊!这句话就太有水平了,我们也都明白这句话究竟有多大的真实,他范雎果真对秦国对秦王这样忠诚吗?但他把自己的存亡抬高到以后秦国能不能获得人才效力这个高度上了。场面话都会说,问题你说出的场面话漂亮的同时它得有用!这一句无疑是一句非常漂亮且有用的场面话。要知道春秋战国时代可以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多少明点事理的君王都是宁愿降低身份或受点儿委屈也不愿意开罪人才谋士的啊,因得罪、迫害谋士而身死国亡的例子太多啦,上面的魏齐就是一例嘛!所以才有标题那句“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话嘛!

接下来范雎给昭王分析当前国内国际局势,开始兜售自己的理论。理论这东西在有些人眼里一文不值,而在有些人眼里却价值连城啊,毫无疑问,昭王是个识货的人。范雎先指出秦国国内政令不畅、政局混乱的现状“臣居山东,闻齐之内有田单,不闻其有王;闻秦之有太后、禳侯、泾阳、华阳亦不闻其有王。”言明加强君主集权、最高权力不可分割的为害及重要“臣恐后世之有秦国者非王之子孙也”。话说到这个份上昭王当然已经唯范雎是听了,但如果仅仅凭以上这些范雎算不得战国一流之纵横家的。他在身前身后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名望,完全在于他为秦国制定的那高度智慧的国际战略:远交近攻!

可以说这四个字已经决定了秦灭六国的大势!只要昭王以后的继任者具有一般君主的才能秦灭六国都已是大势所趋了!何况后来者当中还有一位雄才大略的赢政!此距始皇一统六国只有五十年,距孝公变法也只有五十年(昭王是孝公的重孙,是赢政的太祖,正是关键时间上的承上启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战略的伟大!

“远交近攻”即是要秦国对于远东三国齐、楚、燕要搞好关系;而对于与自己接壤的近东三国韩、赵、魏则断然诉诸于武力。这个战略之所以可怕,实际上是陷所有国家以孤立,以便强秦各个击破!具体做法是:先秦善韩、魏,以威胁楚、赵。楚强则赵国必依附于强秦,赵强则楚亦必依附于秦!如此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然后可攻取近邻韩赵魏。“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久之则可蚕食天下…

春秋战国历史讲解范雎(安居而天下熄战国谋士之范雎)(2)

在这种全新的外交战略之下,秦国对近邻韩赵魏展开了凌厉的攻势!范雎不光在国际间的大站略上善于谋划,具体到战役战术上亦有独到之处。如瞅准攻打韩国之荥阳,一举而使韩国短而为三,韩之上党要地暴露于外。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即发生在此背景之下。赵国六十万军队,二十万死于战斗,投降的四十万全被坑杀!只释放二百四十人回去传布这恐怖的消息!六十万,赵国整整一代青年才俊!赵国从此没落…远交近攻的最高艺术效果变现在最东边的齐国上,这个原来与秦国实力相当的大国足足有五十年,与秦国邦交极为敦睦!秦国一个个灭掉其他五国,而齐国一次次派使节前去祝贺,最后发现周围只剩下自己了,但为时晚矣!

范雎在秦国官居宰相,被封为应侯。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的秦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有这样一句“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可作为对范雎最为中肯的评价!当然范雎不是圣人,他也是有污点的。如上文提到的指挥长平之战的大秦名将白起,就是因为在伐赵的问题上意见不和而被绞杀的。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他那无与伦比的谋略智慧,而这不是我们的重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