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第三辑(诗经3-2卷耳注释2)

昨天发布 诗经3-2卷耳注释1 ; 顷的本义考、顷=倾本字考 ;两篇文章之后,有研究古文字的网友( 鐵琴銅劍)提出了一个意见:顷=跬=半,他给出了古文来源:

康熙字典:顷

又【正韻】犬蘂切。與跬同。【禮·祭義】君子頃步而弗敢忘孝也。【註】頃當爲跬,缺婢反。

又丘弭反。一舉足爲跬。再舉足爲步。【說文】从匕从頁。【徐鉉曰】匕者,有所比附不正也。

简单来说,就是顷有一种读音(犬蕊切、丘弭切),没有鼻音,是跬的通假字。

对此,我是不采信的。因为所谓《洪武正韵》是明朝编纂,并不彻古。

我与之讨论内容如下,见: 顷的本义考、顷=倾本字考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88852413137912357/

鐵琴銅劍:顷 通 跬 ,半也。回复·14小时前

pluiepoco作者:两者不同音,一个有鼻音,一个没有,如何是通假字?回复·14小时前

鐵琴銅劍:古文字“東”既通“朱”又通“束”。啥道理?//@pluiepoco:两者不同音,一个有鼻音,一个没有,如何是通假字?回复·13小时前

pluiepoco作者:这几个字甲骨文金文类似,可能写错。但倾-跬,无法写错。//@鐵琴銅劍:古文字“東”既通“朱”又通“束”。啥道理?回复·13小时前

鐵琴銅劍:《诗》中凡言“不盈”,后面都是数量词:不盈顷(半)筐、不盈一匊(掬)、不盈一襜。 无出其类。//@pluiepoco:两者不同音,一个有鼻音,一个没有,如何是通假字?回复·12小时前

pluiepoco作者:盈=滿,如果是半筐,何來盈?//@鐵琴銅劍:《诗》中凡言“不盈”,后面都是数量词:不盈顷(半)筐、不盈一匊(掬)、不盈一襜。 无出其类。回复·12小时前

鐵琴銅劍:上古“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顷则不正、不盈、不满,故引申为“半”。//@pluiepoco:两者不同音,一个有鼻音,一个没有,如何是通假字?回复·11小时前

pluiepoco作者:你這個解釋無法令人信服。//@鐵琴銅劍:上古“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顷则不正、不盈、不满,故引申为“半”。回复·11小时前

鐵琴銅劍:训诂不是凭自个臆断,要以理服人。释“顷”为“荆”有何依据?佐证呢?见于哪部古籍?//@pluiepoco:两者不同音,一个有鼻音,一个没有,如何是通假字?回复·11小时前

pluiepoco作者:我注釋了,就算是一種依據。古人做得,我為何做不得?//@鐵琴銅劍:训诂不是凭自个臆断,要以理服人。释“顷”为“荆”有何依据?佐证呢?见于哪部古籍?回复·11小时前


现在接着注释诗经3采采卷耳的第二阙:

2.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 □□□● □□□□□● □□□□● i

这一阙大体意思很浅白:我跑到山上,我的马都吃不消了。姑且饮一杯酒,不想他/她了。

假设主人公是女的(采摘野菜,应该是女人干的多),那思念的那个人是男的,可是奇怪的是,这个女主竟然骑马上山,一口气跑累死马,并且大口喝酒?站在今天的角度讲,这是女人吗?

但上古的确应当如此,上古时期,并未奉行儒家,而且即使有儒家,也并非今日经过宋明重新释读、摧残、压抑之后的儒家。所以,在上古,男女并非区分那么大。

其二、金罍,金是黄金,最次是青铜。罍是一种青铜大酒缸,有盖的那种。可见酒量之大,性格之烈,而且随身携带这么大的酒缸,肯定不是一个人、一匹马就行,起码得有几个仆人抬着。问题又来了:几个仆人前呼后拥,主人公真的要亲自下地采青菜吗?为什么不让仆人去采,自己一旁喝酒?

我认为这里面有几个解释:1、仆人未必不去采,也许仆人和主人在一起采野菜。2、为了押韵,放弃了部分场景和人物关系的不实际。3、上古不分男女分工,男人干的活,女人也干,即使是身为贵族、地主,也是要干活的,君不见当今很多少数民族家庭,养了上千头牛羊,也雇了工人,但自己平常也是要放羊、放牛、打扫、杂物,古今一致。

第三、这一阙需要注释的字词有三处:虺隤、维、陟。

先说最简单的,陟,zhi,与涉she很类似,意思也很像,不同之处在于,涉为水边行走,陟为山边行走。上古两者同音、同源,只是偏旁不同,一个从氵(水)、一个从阝(阜)。甲骨文金文陟zhi、涉she均从止,古音di。

甲骨文涉=水 双止,表示行于水上、水中、水边。

诗经第三辑(诗经3-2卷耳注释2)(1)

甲骨文陟=阜 双止,表示行于山岗、丘陵、土坡。

诗经第三辑(诗经3-2卷耳注释2)(2)

再说比较难的,维,维以前讲过,古音ci,可以通假其,比如,在诗经2葛覃中,维叶萋萋=其叶萋萋,见: 诗经2-4葛覃今韵 ; 诗经2葛覃的上古音大概 ; 诗经2葛覃注释1 ;

但这首诗里,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维并不一定假借其,代词,而也有可能是表示惟一,通惟。

① 假设维=其,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金罍,其以不永怀。=姑且饮酒,是为了不再想他。(其中,其以,类似于英文which is to...,維=其,以=目的。也是可以解釋得通的)

②假设维=惟,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金罍,惟以不永怀。=姑且饮酒,惟一的目的是不再想他。(其中,其以,类似于英文only to...,维=惟,以=目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照顾到现代汉语,姑且饮酒,只是为了(只要)不再想他。更妥帖,维=惟=只要、只是为了。

我倾向于第二种解答。

最后说最难的,虺隤。隤=颓=坠,这个容易理解,指的就是精疲力尽,累死了。那虺呢?明明指的是上古一种毒虫,放在这里肯定不是实指,我认为是语气词,表示大口呼气。这是有依据的,古文中, [虺虺]〈古〉形容打雷的声音。这么说来,确实指的是马大口喘气,跟打雷一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