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一世被斩首的根本原因(专制暴君还是被屠之鹿)

如何评价一位君王政绩、作为和统治,人们常以“是非功过,留予后人说”来概括之,可是对于三国之王、断头皇帝查理一世而言,他的一生以及他本人的一些思想和行为,都实难去简单地评说、概括和理解。在帝王将相的身上出现截然相反的评价其实并不是罕见现象,但如查理一世这般改变英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同时,又留下无数难解之谜的,却绝不多见。

在从古代到近代的过渡过程中,许多不同派别的思想激烈碰撞,社会秩序也因此而趋于混乱,百家争鸣却并不一定会带来百花齐放,也可能会引起内乱频仍,当时的英国就陷入了这样的一场浩劫之中,而查理一世也成为很多人眼中造成这场浩劫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

在议会派和辉格史家眼中,他是专制的暴君、血腥的刽子手,他蛮横又刚愎自用,进一步加强了詹姆士一世时的专制统治,还自以为是地模仿法国和西班牙大陆的君主制,为筹措军费,镇压苏格兰起义,是个当之无愧的王权无限论者。

然而在王党眼中,查理一世的形象是非常正面的,他慈爱而悲悯,勇敢又虔诚,人们还用《少女哀悼小鹿之死》的故事来影射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以被屠之鹿来表达对于这位近代史第一个被公开处死的“无辜”君主之同情。

那么真实的查理一世与英国内战究竟如何呢?《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领域的知名作者琳达·德·莱尔,在还原这把英国内战之火的始末的同时,还以其细腻独到的女性视角,挖掘极为关键的女性政治人物身上的突破点,构建出更加完整、真实、客观的政治背景和历史框架,深入探讨这场长达九年的内战爆发的前因后果,并呈现于这本《查理一世:内战之火与英国王权变革:1625—1649》当中。

查理一世被斩首的根本原因(专制暴君还是被屠之鹿)(1)

从父亲手中接过来的“烂摊子”

后世很多史家认为,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相较于其父詹姆士一世,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詹姆士一世统治期间,依靠封建贵族和教士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他是君权神授的忠实“代言人”,在他的统治之下,国王就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绝对王者、最高权威,拥有着无限权力,国王甚至可以创造一切,包括法律,没有什么可以约束和限制其权力和自由。

与此同时,詹姆士一世还施行提高关税,强制发行公债等各项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举措,民间早已怨声哀道,而至查理一世继位之后,内忧外患加剧,他依旧宣扬王权无限论,这也使得查理一世与议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第一届议会国王征税被拒开始,矛盾的种子便渐渐萌发,议会提出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更是让查理一世更加不满,甚至在1629年强行休会。

在此期间,困扰查理一世的并不仅仅是内部的政治问题,同时还有因为娶天主教公主为后而引发的宗教对立问题,财政问题,对外作战的屡屡失利等等。

事实上,“暴君”查理一世的种种罪行,可能恰是因为他不够残酷。

查理一世从小便面对着复杂的宫廷政治网络,在父亲詹姆士一世的教导之下,他早已深谙该如何去“做好”一位国王,如何去利用他国王的权力来继续这种专制统治。然而与他政治手腕老练的父亲詹姆士一世相较而言,查理一世并不精于统治之道,他显得更为仁慈,无论是对于亲人、仆人、甚至敌人来说,都甘愿成为一位“殉道士”。

正如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劳德所言,查理一世是一个“一个温文尔雅的王子,却不知道如何成为伟人或成就伟大”。

尤其在詹姆士一世后期以及查理一世初期,受到詹姆士一世极大恩宠的白金汉公爵成为当时英格兰的实际统治者,因为白金汉而引起的宫廷与地方之间的对立,也为查理一世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琳达在《查理一世》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

“白金汉公爵坐着,王子站着,公爵甚至连帽子都没摘,两个人用‘戏谑的名字’称呼对方,看到这幅情景,西班牙人目瞪口呆。他们两人看起来是普通的兄弟而不是主仆关系。詹姆斯一世或许无意中鼓励了这种关系——尽管白金汉是‘我的浑小子’,但他和查理都是他的‘宝贝们’。”

从这样的一番场景描写当中我们不难看出白金汉公爵在当时英格兰宫廷中的重要地位,以至于在后来白金汉所主持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失利之后,他依然可以有恃无恐,直到与西班牙王室联姻落空,白金汉与詹姆士一世之间才开始产生裂痕。

琳达形容詹姆士一世留给查理一世的这个“烂摊子”是一份“艰难而棘手的遗产”——对待金钱挥霍无度,与英格兰议会龃龉,自己与西班牙失之交臂的联姻,这些都引发了新教徒的愤怒,致使国民和议会对他产生了不信任。

查理一世被斩首的根本原因(专制暴君还是被屠之鹿)(2)

政治风云下的血色玫瑰

法国的天主教公主亨丽埃塔·玛丽亚的出现或许正是查理一世所处的这复杂、晦暗的宫廷中的一抹亮色,然而宗教信仰的对立引起了新教臣民的强烈不安,更为日后的宗教方面的激烈矛盾埋下了隐患。

初次的相见就让查理一世明白,亨丽埃塔·玛丽亚并不是一个迟钝或卑悖逆的学生,父亲詹姆士一世曾建议他,“对待妻子,你必须‘像对学生一般驾驭她’”,而亨丽埃塔·玛丽亚这个“学生”显然更有个性也更有主见,事实证明,在日后的很多政治活动和军事行动当中,亨丽埃塔·玛丽亚这朵铿锵玫瑰无疑为查理一世提供了很多超乎想象的助力。

亨丽埃塔·玛丽亚并不似她的外表和举止那般的甜美和谦和,她的勇气、魄力和超乎寻常的决断力,是隐藏于另一面的熊熊燃烧的烈火。

亨丽埃塔·玛丽亚在欧洲出色地完成了她的任务和新角色——查理在欧洲的大使和保王党领袖,也是他的军火买手,一个在蜜罐里长大的欧洲公主却可以如此镇定、勇敢地面对各种险境,她不辞劳累,甚至“连续多天夜里睡眠不足3小时,饥肠辘辘的赶路”,在亨丽埃塔·玛丽亚眼里,她的陛下就是她唯一的快乐,她为查理一世带来了大量的士兵、金钱与武器的帮助,使得保王党很快在约克郡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查理一世被斩首的根本原因(专制暴君还是被屠之鹿)(3)

专制暴君还是被屠之鹿?

该如何客观地评价查理一世?

他那些导致最终“毁灭”的举措和行为是不可争的史实,那些一意孤行的譬如征收未经国会批准的关税、解散国会、扩大工商业专卖权、垄断市场等各项措施,不仅让已经水深火热的财政危机更为加深,同时也加剧了皇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了重新获得自己的绝对权威而做出很多让人们无法原谅的事情,一步一步走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中。

然而如果我们将其背后的政治背景、面对的宫廷关系、耳濡目染的“谆谆教导”,从历史的大环境中剥离出来,再与查理一世的种种罪行联系在一起,或许更加容易理解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无法忽视查理一世的一些优秀的品质:在战争中,查理一世英勇而镇定,“尽管部下在他周围纷纷倒下,他仍拒绝离开战场”,他也不忘提醒议员们,及时保障战争补给对于国家和王室的荣誉同样至关重要;在政治事务上,查理一世没有重要宠臣,而是唯才是用;在文化艺术上,查理一世是最具艺术天赋的欧洲君主,是独具慧眼的收藏家;在待人接物上,查理一世谦和有礼,无欲无求,是个忠诚可爱的丈夫和父亲,他谨慎地遵守着宗教礼仪,树立了谨遵教义的榜样形象……

如何客观地评价查理一世,这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的,而是要结合特定的背景和历史,去客观、全面地加以分析和探讨,因为查理一世不仅仅是三国之王、断头君主,也是一个人,一个有着七情六欲、有着无私与自私的人。

查理一世被斩首的根本原因(专制暴君还是被屠之鹿)(4)

查理一世的一生成为后世议论的焦点和谈资,他的身上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谜团,他的一颗“头颅”显然对于英格兰近代历史的进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琳达的这本《查理一世》就像一把钥匙,让我们对于那段历史窥得一些端倪,同时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那些最新发现的未曾公布的国王手稿以及与王后之间的密码信,将查理一世的形象、心理和性格以更加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也让一段复杂、庞大而持久的内战历史变得更加清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