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中部中心城市(从省会武汉走向全球城市)
通过70年的奋斗,武汉一步步成长为在国家战略、全球竞争中肩负重任的城市
高志刚 摄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图(1954版)
不少市民游客在武昌汉街逛街购物品美食
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武汉地铁穿越在城市中
通讯员产启斗 摄
新中国成立至今,武汉市先后编制或修订完成了7轮城市总体规划。每轮“总规”,都对城市定位、空间、生产力等进行了谋划和布局。
在“规划图”的变迁中,武汉从上世纪50年代,人口197万、市域面积203平方公里发展起步,到今天,人口过千万,经济总量向2万亿跨越,清晰显示了武汉在长大、变壮,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70年光阴,一座活力涌动、人才荟萃,一座沟通南北、联通世界,一座现代开放、包容大气的大都市,从共和国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当这座城市的空间、经济、文化版图变迁的一幕幕回放,我们更能深刻理解武汉所处的历史方位,看到这座城市是如何一路迈向国家中心城市,一步步成长为在国家战略、全球竞争中肩负重任的大武汉。
定位:从“省会武汉”上升为国家中心城市
新中国成立至今,应对重大时代背景的转折,武汉市先后编制或修订完成了7轮城市总体规划。
其中,1990年至今,这一时期武汉编制了3轮“总规”,武汉的城市定位和目标也由湖北省省会、中部中心城市上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创新引领的全球城市。
1996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确定武汉市的城市性质为: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而到了2010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城市定位上升为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2017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武汉的城市性质是国家中心城市,以创新引领的全球城市,江风湖韵的美丽武汉为总目标,要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创新城市、枢纽城市、滨水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安全城市。
空间:不摊大饼,建武汉大都市区
1957年,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通车与江汉桥联通,武汉历史性地实现三镇连为一体。
从城市空间布局看,武汉城市空间呈现了这样一个演变轨迹:从分散、组团到集聚,从武汉三镇隔江而望到武汉大都市区格局逐渐成型。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城市空间特征体现为从“恢复经济,改造旧城”到“为大型工业建设服务”的转变。
改革开放至1990年,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局限在主城区内部,重点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1990年至今,武汉城市空间逐渐由主城区向外拓展,并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发展框架。
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将武汉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区,城镇建设主要控制在都市发展区内,最大亮点是构建了“1 6”城市格局,同时提出了生态绿楔概念。
随着武汉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地位凸显,城市空间结构由“1 6”升级为“1331”,并强化以“1小时通勤圈”为核心的近汉地区空间协同,构建统筹发展的武汉大都市区格局。新的空间布局,体现了武汉作为核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
产业:从“为大型工业建设服务”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1954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 “为大型工业建设服务”,在青山、硚口等地配建大型居住区,着重对工业区及铁路枢纽等进行了选址定点。
1959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重视科教文化发展,指出“武汉将要建成为钢铁、机械、化学等工业的基地,又是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基地和交通枢纽”。
上世纪80年代,武汉不仅是全国重要的钢铁、机械、轻纺、化工、电子等传统工业生产基地,并开始逐步发展为我国光纤、微电子、激光、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基地之一。
1996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按核心区、中心区片、综合组团结构,在主城外围规划建设重点镇,适当疏散主城人口。
今天的武汉,都市发展区内形成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和大临港4个增长极,产业布局上,以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武汉化工区等为代表的功能区,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引领性驱动力。
功能:从解放大道到全国“半天生活圈”
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之际,武汉市政府准备在原汉口中正路路面走向铺设一条解放大道。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武汉剧院、武汉展览馆、武汉饭店、中山公园相继在解放大道两侧建成,后来又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武汉体育馆、武汉商场、武汉广场等陆续耸立——这些奠定今日“汉口繁华”的建筑、公园、机构,均来自解放以后的武汉大建设、大发展。
武汉最能标注改革开放的一条道路,是建设大道。建设大道建设于1983年10月至1988年6月,这条道路建成之后迅速吸引了政治经济文化各路资源的汇聚。
1988年武汉城市总体规划首次提出:利用汉口铁路旧线发展轨道交通。近年来,武汉地铁建设“每年至少通一条”,从2012年到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武汉地铁由线成网。
今天的武汉,地铁“织网”,“公交都市”全国示范,火车站、天河机场无缝对接,“环形 放射”高速主骨架实现四通八达的城市进出往来,城际铁路覆盖大武汉都市圈,铁、水、公、空交通实现武汉与全国大都市“半天生活圈”,把武汉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7轮城市总体规划变迁
1954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围绕大型工业区布局
为配合国家在武汉建设的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对1953年编制的规划草图进行调整和补充完善,编制了比较全面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人口为197万人,面积为203平方公里。
1959年版《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修正草案)》
首次明确九省通衢枢纽地位
该版规划首次明确了武汉九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地位,同时提出外迁某些不宜在市区的工业,选择一些中小城镇作为工业基地。
1982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提出武汉是“综合性的大城市”
该版规划提出,武汉是湖北省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是中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之一,是以冶金、机械工业为主,轻、化、纺、电子工业都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的大城市。
1988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方案》
布局天河机场
围绕“交通”“流通”发展,规划确定以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兴建汉口火车站、武汉客运港、天河机场、以及大批货运站场。
1996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定位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
“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进入该版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并提出在21世纪上半叶,为把武汉建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基础。
2010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上升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本轮规划将城市性质从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上升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构建都市发展区“1 6”城市格局,提出推动主城工业外迁,腾出用地空间,引进和发展现代服务业。
2017年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创新引领的全球城市
江风湖韵的美丽武汉
本轮规划将城市空间结构由“1 6”升级为“1331”,突出了光谷、车都、临空地区发展,规划建设长江新城,并强化以“1小时通勤圈”为核心的近汉地区空间协同,构建统筹发展的武汉大都市区格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