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

2006年的夏天,北大哲学硕士邓文庆刚刚毕业,就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剃度出家。之后,他瞒着家人,去了福建莆田的广化寺,此时,邓文庆有了法号“显庆法师”。2006年底,邓文庆劝说父母留在寺庙做居士,最后,在父母的同意下,带着他们去了北京凤凰岭的龙泉寺。朝暮课诵、念佛坐禅、洒扫种植,日子简单且平静。2007年5月,邓文庆的事被知情人爆到了网上,“北大哲学硕士出家”一时引起轰动。对此,网友热议不断。如今,距离邓文庆出家当和尚已经过去16年了,他又在做什么呢?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邓文庆的成长之路。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

邓文庆

出生福建 成绩优异

1981年,邓文庆出生于福建莆田,父母都是农民。邓文庆是家中的独生子。作为唯一的孩子,他的身上背负着父母的期望。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2)

福建莆田

渐渐地,邓文庆到了上学的时候,父母把他送进村里的小学。父母时常叮嘱邓文庆,好好学习,不要重复他们的老路。

邓文庆也听话,上学后,时刻把父母的话记在心上。为此,对待学习,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心,每每学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吹熄煤油灯,进入梦乡。等到公鸡打鸣的时候,快速起床,学一会儿,才背上书包去学校。

寒来暑往,邓文庆渐渐长大,成绩也是愈加出色,即使周围的同龄人辍学,外出打工。也没动摇邓文庆的决心。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3)

情景再现

之后,邓文庆越来越刻苦,得的奖状也贴满家里那面老旧的墙。此时,邓文庆就是当地孩子的学习榜样,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他的。

等到上高中的时候,邓文庆除了学习,还多了一项爱好,那就是看哲学类的书籍。父母的期望,如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邓文庆喘不过气了。唯有身处哲学世界才能忘却一切,获得短暂的宁静。

这个时候,邓文庆会思考一些奇妙的问题:人为什么来到世界?人们奋斗的意义?功名利禄为什么是很多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生追求是单一的吗?这些问题,让邓文庆感到迷茫。他想:总有一天,我要找到答案。

求学十二载,弹指一挥间,18岁的邓文庆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选拔。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4)

高考

1999年7月,邓文庆进入高考的考场,7月底,一向乖顺的他做出了一个略显“叛逆”的决定,那就是在填写志愿时,选了哲学系。

这个决定,自然惹恼了父母,他们质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么冷门的专业?”邓文庆说:“我要寻找人生的答案”。

这样没头没尾的答复,父母自然不理解。他们眼中除了“铁饭碗”“稳定工作”,其它都是不务正业。所以,父母希望邓文庆将志愿改过来,可是,固执的邓文庆,死活不肯改。没办法,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5)

北京大学

考上北大 创立耕读社

1999年8月上旬,邓文庆被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录取了。随后,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北大录取通知书到的那天,这座小山村彻底沸腾了。

90年代的农村,竟然走出一个名牌大学生,可想而知,这个消息将会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接下来的几天里,邓家的门槛快被踏破,朋友、邻居、即使许久未见的亲戚也来家里送上恭喜,邓文庆的父母嘴里说着谦虚的话,但眼神里的笑意却是怎么也藏不住。

事已至此,对于儿子选哲学系,他们不再有异议了,名校光环足以抵消所有不满。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6)

绿皮火车

1999年8月,邓文庆带着行李,独自坐上前往北京的绿皮火车,到达目的地后,他又辗转来到北京大学。

报道结束后,邓文庆才有几分身处北大的真实感。继而,喜悦涌上心头,在这样的顶级学府,学习自己热爱的专业,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

出于热爱,邓文庆的专业知识学得很不错,所以在人才济济的北大,他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7)

除此之外,邓文庆还喜欢钻研中国传统文化,有时候,他还会和同学们交流。之后,邓文庆有了新发现,那就是与他同爱好的同学并不少。

2002年10月,邓文庆有了新想法,那就是创建社团,为志同道合的同学创造一个沟通学习的环境。在想法的驱使下,北大的“耕读社”初具雏形

这个社团有很多活动,诵读经典著作、开展读书研讨,做有机农业的推广、进行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同时兼顾,以“推崇健康生活,回归传统文化”为宗旨。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8)

耕读社

之后,“耕读社”的规模扩大,人也越来越多。来这里的同学,有寻找清净的;有学习传统文化的;还有一时迷茫,找不到未来的。渐渐地,“耕读社”的社成员不仅阅读儒家经典,还开始谈论禅学话题。

在哲学系的课程内容中,邓文庆最感兴趣的是,佛学教育。因为深耕相关知识,他有了新感悟,那就是人生的选择千百种,不必拘泥某一形式,对他而言心中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刻,邓文庆找到了苦寻多年的人生答案,一个想法也在他的心中隐隐闪现。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9)

毕业

2003年,邓文庆本科毕业,之后,他选择了本校读研。此时,他学习的方向依然是佛学。除了学习,邓文庆还担任地质附中的政治老师。所以,很多人叫他“邓老师”。

这个时候,邓文庆整个人透着佛法的味道。一次,“耕读社”的社成员讨论一个话题“宽容与反省谁最难”为此,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说宽容自己很难,有的人说自我反省很难。只有邓文庆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两者其实都不难,只要找到自己的本性。”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0)

情景再现 非本人

听完这句话,有位同学说道:“邓文庆佛学领悟性很强,此刻,他就像个高深莫测的僧人。”有这种想法的,不仅是他一个人,只要和邓文庆有接触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事实上,邓文庆的确沉迷佛学。在北大的校园里,总有各种各样的人,其中最奇特的是穿着朴素、拿着佛经的邓文庆。因此,邓文庆在北京大学格外出名。

时光匆匆而逝,在深耕佛学的过程中,邓文庆心中的念头,越发强烈。此时,他还去北京的一些寺庙做义工。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1)

情景再现

硕士毕业 选择出家

2006年的夏天,邓文庆获得了硕士学位。此刻,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个是继续读书深造;另一个是出校找工作。

可是,邓文庆并没有选择这两条路,反而走上一条“叛逆又疯狂”的路——出家当和尚。

这个决定,是邓文庆深思熟虑的结果,可以说,他在本科期间就有这个想法了。可是他不敢告诉父母,因为他知道,他们不但不会同意,还会勃然大怒。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2)

情景再现 非本人

就这样,刚毕业的邓文庆独自带着行李,去了福建莆田的广化寺,在这里,他剃度出家,真正成为一名僧人,还有了法号“显庆法师”。

寺庙的生活是安逸的,朝暮课诵、念佛坐禅、洒扫种植,日子简单,远离尘世的邓文庆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此刻,关于邓文庆的传说,也在北大学子口中,衍生了各种版本:有人说,邓文庆去了一家企业;有人说他进校做了老师;还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僧人。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3)

情景再现 非本人

相对于后者,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相信前两种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北大学霸,怎么可能放弃高薪工作前往寺庙做和尚呢!这实在是离谱。

不过,熟悉邓文庆的同学却相信了第三种说法。果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总之,外面议论纷纷,各种流言齐飞。可是在广化寺的邓文庆却过着平静的生活。不过,此时他还瞒着自己的父母。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4)

广化寺

但是,纸终究是包不知火的。在一次通话中,邓文庆无意间说漏了嘴。第二天,他的父母就赶到了广化寺,看到身穿僧衣的邓文庆,夫妻两个有些不敢相认。

直到真的确认,他们才反应过来,之后邓文庆的母亲声泪俱下,她说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走上这么一条路呢?就连他的父亲眼眶也红了。之后的几天里,他们极力劝说邓文庆还俗。

可是,一心向佛的邓文庆怎么可能再入尘世,他说:“从小到大,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为我而活,所以,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可是当我接触佛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困惑,都有了答案。每个人寻找的生活都是不同的,‘佛’就是我选择的人生”。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5)

情景再现 非本人

看到邓文庆一脸坚定,父母才知道,一切都没了转圜的余地,沉默许久,他们终究是点头同意了。

劝说父母 全家出家

看着父母佝偻的身影,邓文庆心生愧疚,他提出了一个建议,他希望父母也能留在寺里,这样也方便自己照顾他们。

这样的想法,父母自然不同意,在他们看来,佛离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远了。这样的结果,邓文庆料到了,不过他还是没有放弃,反而极力劝说父母留下。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父母可以试一试寺庙生活,不适应再回去。就这样,夫妻两个被邓文庆“策反”了。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6)

情景再现 非本人

之后,在寺庙住持的同意下,邓文庆的父母跟随儿子,在广化寺免费吃住,平日就做一些洒扫零活,有时也会研习佛法。

开始的时候,父母还提回家的事情,日子久了,他们在寺庙也能随遇而安了。

2006年底,应住持的请求,邓文庆带着父母去了北京凤凰岭的龙泉寺。虽然换了一座寺庙,但邓文庆的生活还是如之前一般。

北大硕士 引起轰动

可是,这种平静的生活却被意外情况打破了。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7)

龙泉寺

2007年5月,北大“耕读社”的社成员来龙泉寺体验生活,当时,为他们讲学的就是邓文庆。此时,一位老耕读社成员认出了他。

随后,他将这件事告诉了其他同学,之后,这件事被知情人爆到了网上,“北大的哲学硕士”、“学霸”、“出家”,这几个字眼单看没什么,可是一经组合,却引起了轰动。

之后,多家媒体相继报道,网上的软文一篇又一篇。对于邓文庆出家的事情,网友们热议不断。有表示尊重的,有表示惊讶的,有哀叹惋惜的,还有表示不理解的。

相较网友的不同意见,北大学生的态度却高度一致,他们理解邓文庆的做法,觉得出家做僧人,也是追求人生价值的方式。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8)

情景再现

此时,一个词也开始流行“高才僧”。为了采访邓文庆,多家媒体记者前往龙泉寺,可是迎接他们的不是本人,而是其他师父。经其他师父转述,邓文庆只为记者们留下一句话:“出家是机缘”。

就这样,记者们带着失望离开了龙泉寺。之后,邓文庆的故事在尘世不断流传。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19)

柳智宇

2010年,北大“耕读社”的第三任社长——柳智宇,也走上了遁入空门这条路,巧合的是,他出家的寺庙也是龙泉寺。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又想起了邓文庆。

有媒体记者想去龙泉寺碰碰运气,看能否采访到邓文庆,可是,他们得到的消息是:“显庆法师(邓文庆)已经离开龙泉寺,在另一家寺院挑大梁了”。

之后,北大的“耕读社”与凤凰岭的“龙泉寺”,蒙上一层神秘的纱,网友也好奇,龙泉寺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北大的高材生相继遁入空门。可是,谁都没有答案。

邓文庆北大出家(那个出家当和尚的)(20)

情景再现

如今,邓文庆已经41岁了,至于他在哪个寺庙,我们无从得知。回头想想,此时距他遁入空门已经16年了。这些年里,他的师弟柳智宇已入世,只有邓文庆没有一丝消息,这恰巧证明了,他依旧是远离尘世的“显庆法师”,朝暮课诵、念佛坐禅、洒扫种植,随父母过着安静的寺庙生活。

又一次,提起邓文庆,我们对他的做法不予置评,就像他说的,每个人的追求是不同的,身在此岸,又怎知站在彼岸人的选择一定是错的呢?只能说,看事的角度不同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