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执着于周礼(孔子一生强推周礼之道而失败)
老子和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对于社会治理和人生作为,都有自己明确的成功学说,概括起来,老子讲“无为”,强调的是“自然”;孔子讲“知其不可而为之”,强调的“自信”,因此人们认为孔子是积极入世者,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君子、圣人。
相对于孔子,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因此被人们视为消极遁世者,是与世无争的“隐君子(司马迁语)”,甚至被贴上反文明、反科学的标签。
这种对老子思想的肤浅化、文字化的理解,造成了两千多年来对老子思想的误解和妖魔化,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老庄思想的研究者,走不出“玄学家”们的窠臼,开口“不争”,闭口“修炼”。
诚然,在老子思想里也有“不争”、修炼的成分。但是,老子的不争,不是普通百姓的不争,不是与世无争,而是特指侯王不与百姓争;老子所讲的体道、悟道,当然会涉及到修为,但都是为了达到“去甚、去奢、去大”,最终实现“无为”的目标。
孔子的倔强:“知不可而为之”太执着
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代行宰相事,因触动权臣“三桓”的利益,为官三年而罢官,不得不离开鲁国,走上周游列国,应聘讲学、宣扬礼法的道路。
14年周游,屡遭围攻、驱逐、羞辱、恐吓,“累累然若丧家之狗”,孔子一笑置之,在陈蔡之间被围困七日,差点饿死的危机之下,依然“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坚守节操不动摇,人小遇到困窘就会不加节制,什么过火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啊!”
孔子
孔子可谓生不逢时,身处天下“无道久矣”的战乱年代,即便在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封国,都已经“礼崩乐坏”了,权臣季孙氏公然僭越周天子的礼乐制度,而“八佾舞于庭”,“周礼尽在鲁”的地方尚且如此,其他国家更是可想而知了。
“知其不可而为之”,本来是一个守城人问子路的话,这说明在当时,天下人都知道孔子是个执着的倔老头。
这就是孔子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是孔子做事不问能不能,但求该不该的作风特点。
孔子为之奋斗终生的“周礼”大道,终于未能实行。但孔子坚定目标,矢志不渝的追求精神,不忘初心,推行仁政的远大抱负,从没因环境的恶劣而改变,正如他感叹的那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管前程如何,不舍昼夜地传道,追求真理的决心,从没改变!
年轻时,孔子对老子的“无为”思想似乎并不理会,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直到晚年,他才恍然大悟,跟子贡说:“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周游列国
老子的“无为”是科学“有为”法世人对老子思想的误解,多源于玄学家们的“修炼”思想,他们截取老子思想碎片,夸大“玄之又玄”的不可知论,改写老子积极探索的进取精神,将一个与时俱进的智者玄学化,塑造了一个软弱不争、袖手旁观的“出世者”形象,为他们逃避现实社会的压力,寻找政治避风港和精神寄托服务,把一个超然独立的强者、智者,完全塑造成了一个自私自利、明哲保身的弱者和逃避者。
一字之差的神奇效果
老子所讲“无为”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为之于易为,治之于易治”,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为”与“治”。
“无为”原本是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作为,西汉方仙道家河上公从养生角度,对老子文本进行了全面改造,重新调整了文本章节,将“无”改写成“無”,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无名万物之始
古汉字“无”通“元”,是汉字一级字,是元始、起初之义。老子对“无”做了清晰的定义:“无”名万物之始,即“无”是用来描述和定义万物初始萌生,但尚未“显现”的专有概念,“有”名万物之母,即用来描述和定义万物生发之后情境状态的,“无”和“有”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过程和运行规律。
老子文本本身就能相互解释,不用借用儒学、佛学概念。比如关于“无为”,老子在原文中不断出现相关“无为”本义的解释:
“恒无欲以观其妙”——即以无欲的眼光,认识万物的源头、本质。妙是精妙,事物的初始微小状态,以探寻事物的发展源头。
无欲观妙,有欲观噭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从“三”减损到“二”再到“一”,即万物为一的状态,在“一”的状态下的作为才叫“无为”。
“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事物的发展是从简易和微弱开始的,只有从源头开始做,才能防患于未然。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这段话是对“无为”的直接解释。
王弼开启了以儒解老的先河
东汉末年的经学家们,厌倦了经学考据的繁文缛节,开始挣脱经学的束缚,加之西晋政权的高压政策,清谈、务虚成为士大夫“全生避害”的精神慰藉,因此转而研究《老子》《庄子》《易经》,并称之为“三玄”,此名源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儒解老、以佛解老,正是魏晋南北朝以至两宋期间的玄学家们的解老传统和“专利”,这一传统由西晋经学家家何晏、王弼等人开启,沿袭上千年直至两宋理学的建立,可见“玄学”之风影响之深远。
玄学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学独立并加入到玄学的讨论中,这是中国文化继百家争鸣后,又一次大融合、大发展时期,佛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儒学则进一步脱离传统思想,更多地融入道、佛思想。而这一时期的道家思想基本处于被曲解状态,只是给道教提供了更丰富的精神营养。
“老子”的回归经过韩非子的以“法”解老和历代玄学家的以儒解老,老子的思想原旨被掩盖,从唐代开始,就有学者开始探讨老子思想原旨问题,即老子思想到底是“无为”还是“無为”,因为“無为”跟文本“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思想不能对应,以致程颐说老子前后矛盾,势如冰火,朱熹说老子明里什么也不做,暗地里什么都做好了,是“心最毒”的权谋家。
帛书《老子》甲乙本
到了上个世界70年代和90年代,随着《老子》一书的出土和汉简的海外回归,老子思想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老子文本不分章节,相关内容相连在一起,比如“小邦寡民”一章紧接着“江海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一章,原本是“大邦”跟“小邦”紧密相联的两段文字。即“小邦寡民”并非独立成章的,而是“大邦”‘’小邦并举,强调大邦、小邦“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的思想。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说老子反文明、反科学的观点毫无依据,他的“无为”思想极具现实指导性,是严谨科学思想、积极探索精神和实践出真知思想的完美结合。
以“无为”为例。“无为”的发现和老子的本义原来是是指在事物初始阶段的科学作为,即“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的作为,是“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的作为,是“损之又损”,从纷繁杂乱中上溯到事物的初始,探寻事物的源头的大作为,即防患于未然的作为。
帛书老子
韩非子在《解老》以“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来解释老子的“无为”思想,是最恰当的比喻和说明。病状初显时的治疗,是大医之所为,是为“无为”,病入膏肓时的求医,是为庸医之所记“有为”。
所以,“无为”不仅不是无所事事,相反,需要具备明察秋毫的眼力和远见卓识的智慧,以及摆脱世俗束缚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欲观妙,无欲观徼”,直达事物源头,找到事物发展规律,更好地解决问题。
因此这样的作为才是最具科学态度的作为。这样的“无为”跟反文明、反科学有何关系呢?
所以,当代顶级科学家十分推崇老子思想,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说:道家思想是科学的、民主的,并且在政治上是革命的。
江海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
福冈正信更是警告世人:“如果我们早听老子的话,也不致使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然环境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