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看课外书的最佳时间段(孩子在学校课间休息时间阅读课外书)

我是一位80后的妈妈,孩子今年刚刚上小学3年级,也是从今年开始,她们每个学科的老师都分开了,数学,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等等这些学科都有专门的老师教了(一二年级数学和语文是一个老师),而数学老师是她们的班主任。

小孩看课外书的最佳时间段(孩子在学校课间休息时间阅读课外书)(1)

孩子越来越大,我也开始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希望她能够自觉主动的看书,偶然间我发现她很喜欢漫画,一本600多页的阿衰大全集她不到一个月自己就看完了,而且还会回过头来仔细的再次翻阅。

今年暑假她跟我说喜欢看米小圈,据说这个系列的书籍在学校里很是受欢迎,让我也给她买,于是我给她买了三四年级对应的系列,一共8本,这个书应该写的很有意思,孩子很快就阅读起来,而且非常喜欢,很快就都读完了。

小孩看课外书的最佳时间段(孩子在学校课间休息时间阅读课外书)(2)

最近一次去朋友家看到了二年级版的米小圈,朋友说他们已经看过了,就送给我们了,孩子非常高兴,到家没两天就看完了。

我看她对漫画很感兴趣,就问她还喜欢什么其他的类似书籍吗?她毫不犹豫告诉我,想看《啊U大全集》,我一听,立马买了回来,因为我隐约的感觉到她已经开始踏入阅读的门槛了。

小孩看课外书的最佳时间段(孩子在学校课间休息时间阅读课外书)(3)

因为我平时也会看一些书,为了提高她看书的兴趣,我跟她比赛看谁能尽快看完一本书。听完我的话,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把书带到学校,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去看,反正中午时间长,除了吃饭,只能在座位上坐着(老师怕孩子们在教室打闹,所以吃完饭不能随意走动,但是可以趴在桌子上休息)。她不想趴着睡觉,所以在她看来,这个时间用来看书非常合适。听她这样讲,我也觉得是个不错的安排,因为以前二年级的时候她也曾带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看。

到了下午5点我去接孩子放学,老远的看着她们班走出校门,我莫名的有种期待,其实每天接孩子都是这种感觉,可是她走到我面前的时候,小脸上写满了莫名的伤感。因为天凉了,我没多问就先带她回家了。进门之后她第一句话跟我说:“妈妈有两个消息,一个坏的,一个好的,你想听哪一个?”看着她有些失落的脸,我赶快迎上一个灿烂的笑容,希望缓解她的伤感,我回答道:“都想听,你都说出来吧!我听听是什么新鲜事。”她看了看我,犹豫了半天,然后就把这两件重要的事情都告诉我了。

高兴的事,是她有可能被选入语文朗读的百花争艳活动,而不高兴的事是今天带的漫画书被班主任老师没收了,还没来得及到中午看,放到书桌里的时候被别的同学看到了,告诉了老师,刚刚到手,还没捂热乎的书就这样被老师没收了。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她非常的心塞。

其实听到这个事我也特别意外,孩子只是把书拿到了学校,老师知道了,就把书没收了,到底有没有去了解一下孩子拿书的动机是什么呢!是想读书,还是想扰乱课堂。

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学习,爱看书。有的学校和老师是非常注重孩子的课外阅读,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语文教学)里也都提倡孩子多读书,甚至给出指标,孩子在小学阶段要读够20万字的课外书籍。

这可能是我们家孩子在上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小小的挫折,我甚至听上去感觉有点滑稽,三年级第一次带本课外书,还没来得急看就被没收了,而且还是同学举报的。但是她很在意,为什么有同学要告诉老师呢?为什么就这样被老师没收了,我还没有看呢!

小孩子在学校很多时候会把老师看成是权威和正义的象征,所以有些孩子喜欢在权威者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这都非常正常,我相信那个告发女儿的小朋友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作为老师,正式因为有了这种权威,才更应该慎言慎行。因为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会有可能给孩子留下深远的影响,甚至让孩子产生错误的世界观。

小孩看课外书的最佳时间段(孩子在学校课间休息时间阅读课外书)(4)

我鼓励孩子试着去跟老师沟通一下,解释一下,自己只是想在中午空余的时间看一会儿,并不会影响到上课,如果不允许,下次就不带了,如果老师觉得可已,是不是能把书还给她,如果老师不同意,就算了。

可是她明显表现出了害怕与不安,我不知道是我了解的不够还是本身就不应该再去找老师,但是直到我第二天送她进校门的那一刻,还明显感觉到她的不安,拿课外书这个事也许变成了错误、违反纪律、甚至被同学举报了。这些对于一个久经社会的大人来讲确实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八岁半的小女孩,这就是一次人生经历,也许永远都不会忘记。

你是否已身为父母,有哪些看法,如果有好的见解,可以一起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