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与梅兰芳的长相(1915年出租车开上天津大马路)

文:何玉新

上世纪初,天津工商业日益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城市活动的节奏明显加快,人力车、马车等交通工具,由于运载量小,行驶速度慢,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此时汽车进入中国,天津第一家汽车行是成立于1913年的美丰洋行,独家专销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制造的福特牌、林肯牌、马克瑞牌汽车,它与后来的公懋洋行、亨茂洋行、捷隆洋行一起号称“四大汽车行”,几乎垄断了汽车市场。

1915年,民国早期,天津出现了出租汽车行。一辆新车的价格约在3000元左右,而二手车的价格仅数百元,所以出租车行大都选择购买二手汽车,重新喷漆修饰,更换一下坏掉的零件便可以上路运营了。

张学良与梅兰芳的长相(1915年出租车开上天津大马路)(1)

(民国天津最常见的出租车,1931年出产的福特A型车)

(民国时代乘坐出租车的乘客)

到上世纪30年代,天津有出租车行近百家,出租车的总数达到300多辆。知名度较高的有文记车行、大同汽车行、光裕汽车行等,这几家大车行每家都有三四十辆汽车。另外还有个体经营的车行,如三义庄的和记车行、建国道的红利车行、义达车行,这些小车行每家只有两三辆汽车。

张学良与梅兰芳的长相(1915年出租车开上天津大马路)(2)

(民国天津街景)

民国时期汽油依赖国外进口,因为战事不断,油荒最严重时,政府要求汽油优先供应军队、政府,民营企业用油和私家车用油被严格限制,想加油,先得拿行车执照去工务局办一张购油证,一张购油证能用3个月,限加18加仑,也就是68升左右的汽油。

油价水涨船高,按1947年的报纸记载:本土米每石售价法币35万元,美孚散装汽油每升市价是法币37.5万元。一升油可以买一石米,一石米约160斤。换算一下,一升汽油几乎相当于现在的400多元人民币。所以电影《色,戒》里就这样一段对话——女主角汤唯坐在车上跟司机说:“上海的车子倒没有香港多。”司机答道:“油贵啊,现在好多有车的人都不开车了。”

汽油不够,人们想出了代用燃料。民国汽车使用的代用燃料有两种,一是酒精,二是煤炭。将汽车由烧油改装成烧炭,其具体改装方法是:把车尾的行李舱舱盖掀掉,安上一个火炉子和三个铁罐子。其中一个罐子装水,用来往炉子上喷水雾,使煤炭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另外两个罐子则装了滤网和炭心,以便把一氧化碳里的水汽和粉尘过滤掉。这一个炉子和三个罐子协同工作,可以输出干净的一氧化碳,然后在炉子上接一根能耐高温的输气管,把生成的一氧化碳送进发动机,燃烧后转化为动力。表面上烧的是煤炭,归根结底还是燃气。

张学良与梅兰芳的长相(1915年出租车开上天津大马路)(3)

(1931年,木炭取代油炉的汽车。每加一次木炭汽车可行驶4小时,时速达40公里,每公里消耗木炭1市斤,费用仅是汽油的十分之一。)

汽车烧煤太麻烦了。启动时间长,先得生炉子,废报纸点着了扔进去,添柴,加煤,用大扇子扇旺,往炉子里注水,然后才能打火启动;更不能跑长途,早上带一炉子煤出去,刚跑出去八九十公里,煤烧完了,还得把车停到路边找煤店买煤。

连年的战争与经济的衰败,出租车行纷纷倒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仅剩下18家私人车行,21辆汽车,出租车行业在天津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至此告一段落。在下周的动听天下·发现城市中,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新中国的天津出租车行业变迁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