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之死真相(人生三大悲剧全赶上了)

作者:金满楼

晚清“五大名臣”中(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是最晚的一个,也是唯一没有亲身经历过战阵的一个。

很大程度上说,张之洞是纯粹的文臣,而其在科考路上的一帆风顺,也是古代科场上罕有的异数。

张之洞自幼博闻多识,文才出众,其在14岁即中秀才。两年后,其在强手如林的顺天府乡试中摘得解元(第一名),一时轰动。

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张之洞在之后十年中却没有丝毫的斩获。直到同治二年(1863年),27岁的张之洞夺得一甲第三名,即所谓探花。

说起这个“探花”,据说幕后还有故事,说张之洞原本是一甲第一名(即状元),但因其答卷不中程式,主考官拟列二甲末,后经阅卷大臣宝鋆力争而擢为二甲首名(即第四名传胪)。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其族兄、翰林学士张之万的关系,早已听闻张之洞大名的慈禧太后得知此事后,亲自将其点为探花。如果真是如此,可谓不得了的恩典!

张之洞之死真相(人生三大悲剧全赶上了)(1)

之后,在慈禧太后的照顾下,张之洞的仕途也极为顺利,其在京为官后,先后做过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左春坊左庶子等言官之职,期间勇于进言,为士林所激赏。

此后,张之洞相继升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在廷枢历练十余年后,张之洞于45岁那年外放为山西巡抚(1882年),由此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

之后,张之洞的机会是一个接着一个。两年后,因为中法战争爆发的缘故,张之洞被擢升为两广总督。

在此期间,张之洞力排众议并启用老将冯子材,对促成本次战争的胜利功劳不小。而这,大概也是其逝后被谥号为“文襄”的缘故吧!

之后,张之洞又出任或署理过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尤其在湖广总督任上,张之洞一呆就是 18年,气对湖北的实业用力颇深,成绩不俗。

最终,在1907年,70岁的张之洞晋升为体仁阁大学生并兼军机大臣,由此位极人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张中堂(如同前朝宰相)。

张之洞之死真相(人生三大悲剧全赶上了)(2)

终其一生,张之洞都在升官,仕途上几乎没有挫折。然而,所谓有得必有失,这位人生大赢家的背后,其实也有难以言说的苦痛。

尤其在家庭方面,更是如此。譬如人生中的几大悲剧: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他一个也没有落下。如下表所示:

3岁丧母,19岁丧父;

28岁发妻石氏病故,35岁继室唐氏病故,42岁第三任王氏病故;

31岁时长女病逝,年13岁;58岁时二子张仁颋溺水身亡,年24岁。64岁时长孙张厚琨意外身亡,年20岁。

张之洞的次子张仁颋和长孙张厚琨都死得莫名其妙,前者据说是在总督府附近遛弯时落水而死,而后者死得更为离奇。

  张厚琨系张之洞长孙,自幼深受宠爱。后来,张厚琨去日本学习军事,但因当时海外革命风气动荡而被提前召回。回武昌后,正值张之洞晋“太保”之衔,可谓双喜临门。

张之洞之死真相(人生三大悲剧全赶上了)(3)

孰料,意外却发生了。据说当日张厚琨身骑大马,腰胯军刀,煞是威风。

在进总督衙门时,卫兵向其行礼,张抽刀答礼,而其大马突然受惊跃起,张厚琨坠马后竟被自己军刀刺死。

而这时,张之洞正在府中受四方宾客庆贺,闻此噩耗,当即瘫倒!

事后,张之洞痛挽一联:

宗悫坠马竟戕生,负我期望乘长风破海浪之志;

汪琦虽殇亦何憾,恨汝不能执干戈卫社稷而亡。

  据说,张之洞为了解恨而命人持藤鞭抽马,打了三天三夜才把马打死。

这说来也真是怪事。看来,湖广总督署不甚吉祥,难怪数年后在此爆发起义!

更有甚者,张之洞的五子张燕卿、六子张仁蠡最后都投靠日本做了汉奸,最终下场凄惨,这大概是张之洞没有想到的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