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最后一课全体学生泪目(学子们这样与老师同学告别)
高考前的最后一节英语课,学生和老师合影留念。(图片由市第十七中学提供)
随着高考结束,高三学子们迎来了毕业告别的时刻,开始着手准备毕业礼物和毕业聚餐。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过去火爆的谢师宴如今已经看不到了。但谢师宴的“绝迹”,并不代表同学们不再向老师表达谢意,同学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真情、感谢师恩。
饭要吃AA制
本地一家连锁餐馆的工作人员郑女士介绍,高三毕业聚餐的高峰期从高考结束当天至6月底。“受疫情和毕业聚会形式多样化的影响,现在毕业聚餐的订单没有以前那么多,但每周还是能接待数场,私人宴请老师情况没有了,都是一个班或者关系好的同学一起聚会。”
郑女士表示,针对实际情况,餐馆也推出了“毕业聚会套餐”,价格在500-800元一桌,还提供场地布置、投影设备等。“如今的毕业聚餐以平价消费为主,大家基本都是AA制,但大家都很看重环境和氛围,要和同学们好好回忆高中生活,好好告别。”
本地一所中学的高三毕业班班主任表示,高考后班上举办了毕业聚餐,所有同学邀请各学科老师参加。“毕业聚餐更像是一个告别仪式,不像毕业典礼那么严肃,又能够释放高考压力,很多同学在聚餐上展示才艺,整个场面温馨而快乐。”
另一位高三毕业班班主任也表示,自己今年参加了同学们的毕业聚餐,还提前拍了视频给同学们送上寄语和祝福,聚餐时用投影仪播放出来,感觉特别好。“我觉得毕业聚餐和谢师宴有本质不同,如果是因为孩子考上好学校,专门请老师吃谢师宴,那我是绝对不会参加的;而毕业聚餐大家不会去在乎菜贵不贵,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收获的也都是满满的感动。”
说再见有惊喜
高考结束后,桂林市第十七中学的毕业生们举行了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大家观看了高中3年来有趣的视频和合影,还请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发表感言。而当学校的毕业典礼落下帷幕时,学生们自己张罗的“告别演出”才刚刚开始。
王老师是该校一位历史老师,毕业典礼刚落幕,王老师就被毕业班118班和119班的历史课代表给拉住了。他们给王老师送上鲜花,拉着王老师一起合影,有一位同学还给了王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王老师,带我们高考班,辅导我们历史,您辛苦了!”
另一位同学告诉记者,高三学习压力大,王老师除了上课,还会根据学生状态,结合历史讲一些历史人物面对压力时奋发、自强,最终成功的故事,以此来激励同学们面对高考不要放弃,不要气馁,“只要努力过、奋斗过,就无悔于青春”。
除了毕业典礼,高考前的“最后一堂课”,也是同学们向老师表达感谢的好机会。
“最后一堂课,是我们最舍不得的。”第十七中学119班的学生就在最后一节英语课,拉着英语老师在板书前合影留念。黑板上写的是摸底试卷的答案和讲解,照片上留下的是学生们对老师和学校的不舍,以及对高中生涯的告别。
除了和老师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有爱”。有的毕业班会制作网络相册,保存3年来同学们学习、生活的照片。有学生则在毕业典礼后,拿出水性笔在校服上签名、祝福。学生小杨说,同学们签名的校服她会好好珍藏,青春虽然散场,但同窗的岁月永远不会忘记。
小雷是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刚参加完高考,她就把3年来的学习笔记和课本送给了学妹,算作对奋斗的毕业季的告别。
送真心重情谊
高考结束,也有同学会给老师赠送小礼品留作纪念。那么,怎么送才能把自己的感谢表达得淋漓尽致、老师收到哪些礼物会最感动呢?
高三毕业班班主任赖老师是一名英语教师,已经带了3届毕业班,今年他收到了很多同学送来的信件和卡片。“这些信件和卡片就是最贵重的礼物,往年的每一封信、每一张卡片,我都会珍藏起来。”
今年,赖老师的科代表在信中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次,赖老师对其他老师说,科代表是他最优秀的学生,虽然是随口一说,但科代表将这句话一直记在心里,并一直把这句话当作鼓励。
“看到这些信的内容,总是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也能够感受到同学们对老师的喜爱和不舍,这种满含情谊的礼物,比任何用金钱买来的礼物要有意义得多。”赖老师笑着说,他今年也给同学们送了一份礼物,在毕业典礼的视频中,他用小提琴给同学们拉了一首《梁祝》。
张老师带了好几届毕业班。他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礼物,是过去学生们把自己的心愿、理想等写在纸条上,装在许愿瓶里。
“这个许愿瓶由我保管,学生们按照约定,毕业10周年时再打开。”张老师说,虽然不是每位同学都来参加了“开瓶仪式”,但在聚会上,看到这些成熟的面孔,回忆他们的青春、回忆我的青春,真让人感慨、感动,“我一个大男人也流了眼泪。”
同样是高三毕业班班主任,林老师说,今年他们班的同学制作了一本纪念册送给老师,里面有每个同学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十分有纪念意义。还有同学自己制作手工纪念品送给老师,比如今年有一名学生送了一块奖牌给老师,上面有两人的合影,还写着:“祝勇哥青春永驻,我们的友谊长在”。
“这种礼物都是‘私人订制’,里面的话语独一无二,表达出来的都是真情实感,老师们会非常珍惜,也会把它们保存起来,毕竟,那也是对我自己的肯定。反而,如果学生要送一些很贵的礼物,我绝对不会收。”林老师说。
来源丨记者林扬 刘净伶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