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的大禹(4000多年前的大禹DNA被破解了)
前面几篇文章大概分析了JST002611单倍体集团的各历史时期的部落构成和迁徙路径,得出了几个准确的部落,就是此文中提到的类型一里边的几个部落,JST002611集团南方支系的历史变迁和部落构成(二)但限于篇幅有限,没有具体剖析,现在开始对夏商周时期这几个部落开始详细分析,主要分析部落由来,部落迁徙路径以及部落后代。002611集团作为一个集团,在夏商周时期主要活跃于山东河南湖北安徽等东部地区,表现出共同的部落属性,文化,发展以及迁徙。单独研究几个部落的发展迁徙可以举一反三,推导出其他部落的大概迁徙方向,所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杞国,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国家,陌生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国力弱小几乎没有存在感,而熟悉是因为一个成语典故——杞人忧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的杞人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呢?
夏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与同为姒姓封国的缯国为邻,国君皆为大禹后裔。司马迁《史记》记载: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陈,至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契之后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後於宋,齐愍王灭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之后,至周武王复封於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后,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垂、益、夔、龙,其后不知所封,不见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馀乃为显诸侯。滕、薛、驺,夏、殷、周之闲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
从司马迁史记记载来看,杞国在夏朝应该是存于河南杞县一带的,就在大禹王城附近。同样根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寻找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东楼公娄云衢,便将他封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夏朝君主的祭祀。
公元前647年,由于淮夷与宋国的入侵,杞国被迫继续向东迁徙。杞成公在位时期,将杞国迁到缘陵(今山东昌乐县附近)。到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再把杞国迁到淳于娄邑(今山东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杞城村)。
公元前445年,杞国最终在楚惠王的进攻之下灭国,杞简公成为杞国末代君主。子孙后代便以娄为姓。为什么会以娄为姓,这里有个小插曲,商汤伐夏,为避免劫难,夏桀之子仓惶逃到远离中原的会稽山躲避,将姒姓改为娄姓,为啥是娄姓,看看古代的金文杞字怎么写就很好理解了,很像现在的娄字,所以楼姓最开始的姓就是娄姓无疑。
所以,杞国后裔在2500年前集体改为娄姓,但由于在商汤时期伐夏,为避免劫难,夏桀之子仓惶逃到远离中原的会稽山躲避,将姒姓改为杞字变形娄姓,从而得知,其实娄姓是被分成了两支,一支贵族被周武王封于河南杞县后迁于山东娄邑,一支主体夏桀后裔仍然生活于会稽山一带,这支应该是现在浙江地区娄姓的主体来源。从娄姓的历史名人来看,也存在这种地区分布。
楼缓:战国时期赵国人,赵武灵王的大臣。前后侍奉赵武灵王和秦昭襄王两位著名的君王,活动时间跨度有四十多年,主张与秦、楚联合,支持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于公元前306年入秦。秦昭襄王十年(前297年)秦与赵、宋联合,谋对抗齐、魏、韩三国,由他出任秦丞相。次年三国攻入函谷关,秦求和。再次年被免去相职。长平战后,又为秦入赵,诱赵王纳城讲和,无成而去。
从楼缓的生平来看,杞国在公元前445年被亡国以后,集体姓娄,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山东地区的娄姓已经改成了无木不成楼的楼姓,并且人口已经扩散到了河北赵国地区(浙江地区楼氏并不认可楼缓,但楼氏东迁到山东娄邑的历史事实是存在的,不止东迁,还在当地形成了一个邑,当时一个邑相当于现在一个城镇或者县。在清末,山东新泰地区还出土了一批杞国青铜器。)
楼重玉(64~130),东汉会稽郡人。汉安帝时,由于征战有功,治军有方,升三军府总都尉,封太师。同年,楼重玉再请马融续修楼氏宗谱,完成以后,进呈皇帝御览,汉和帝大悦,表彰宗谱为义谱、义塾为义门。一时楼家皇恩浩荡,荣光煊赫。汉顺帝时,楼重玉任太卿麒麟护军都监。永建五年(130),楼重玉卒于南昌郡,享年100岁,御葬于会稽郡乌伤县西香山(今义乌市东河乡)之原。
从楼重玉的生平来看,他应该是会稽郡地区主体楼氏的代表,死后也选择了葬在家乡故里。
从史料记载来看,这条线索已经理清了,那么从基因角度来看是否能和史料记载一致呢?通过查阅微基因楼氏和娄氏的基因库能得知,O-F134以及下游O-MF7280是两个姓氏共同的最大的单倍体。而其他单倍体要么太乱太杂,要么共祖时间对不上。
另外,从23魔方给的娄/楼姓家族来看,俩个姓氏都存在着一个MF7280单倍体的家族,而其他单倍体要么单一要么时间乱,然后再对MF7280进行了高通分析,确实得出了和史书记载惊人一致的结论。
从魔方的基因分型树能看出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920年前的MF7288,正好对应楼重玉时期,此时,他应该36岁左右,而2480年前的MF7283正好对应末代杞国公时期,即公元前460年左右,由于杞国末代时期国君更换频繁,所以MF7283具体是哪一位国君的单倍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上游的几个单倍体都在距今3050年左右,说明在周武王时期,被重新封到杞国的东楼公应该放肆繁衍了一把,至于更上游4300年前的这位MF7269是谁,各位自行脑补吧,想象空间比较大。
JST002611单倍体集团下的部落和子孙后裔在夏商周时期存在着一些共性,之所以分析个别有代表性的部落和后裔,是为了以点带面,窥探出整体群体的历史变迁,从而揭开历史迷雾的面纱,今天简单分析了杞国的历史变迁,下一篇我们开始分析曾/随的历史变迁。
本文最早发布于微信公众号物与人文化传播,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