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

在不少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所谓“加强团”、“加强营”的叫法。其实这倒不是导演编剧们的创造,而是真正军队中确实存在的编制。

不过在影视剧中,由于创作者不太清楚所谓“加强”到底能到哪一步,因此往往搞得神乎其神,这就有点过了。

一般来说,所谓加强部队都是在本级编制基础上的强化,加强的可以是步兵,也可以是技术兵种,或者二者都有。

获得加强的部队一般都处于进攻或者防守的主要位置,所承担的作战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1)

以1937年全面抗战的开端之战——卢沟桥战斗来说,防守在附近的便是第29军的一个加强营。

29军部队是当时中国军队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其布置在卢沟桥地区的加强营更是比较特殊,我们本文就来简单聊一下。

首先说29军,这是一支西北军余部的精华部队。

在1920年代的军阀混战中,西北军曾经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其兵力鼎盛时曾达40万之众。

然而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西北军兵败瓦解,其中一部分投靠老蒋,一部分被打散,还有一部分则退入山西,后来由张学良主持收编。

这一部分西北军残部就是后来的29军,由于没有自己的根据地,29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官兵待遇,都是非常差的。

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2)

不过,此时29军的部队老兵成分很高,作战经验和能力很强,这为其后来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1933年长城抗战时,29军开赴冀东参战,并且在对日作战中表现相对不错,因此名扬全国。

长城抗战后,29军得以在察哈尔立足,同时收编了热河溃散的东北军和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本部实力由此剧增到了5万余人,武器装备也有很大改观。

1935年,29军抓住机会进入平津,填补了华北的实力真空,实际掌控了平津冀察的大权。

由于所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也相对发达,29军此后的部队规模和武器装备不断扩大和提升。

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其所属部队已经有4个步兵师及1个骑兵师,以旅级建制部队而论,仅正规军即达22个之多。若加上归属29军指挥的各地保安团队,其总兵力已达10万之众。

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3)

请注意,29军此时的番号并非是路军,仍然只是军的番号,但其实际的实力却不下于集团军。其下辖的每个步兵师,基本都是一个小军的实力。

由于本身已是华北实力派,因此29军在各级部队的编制上并没有与南京方面的中央军相统一,它的编制体系实际是自成一系的。

其下属的每个师除了原有的正规番号外,还有扩充的独立旅,每个步兵师均辖4个步兵旅,此外师直属1个特务团,该团编制有手枪营、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机枪营、重迫击炮连,师一级的技术兵种力量相当均衡。

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4)

在步兵旅一级,下辖2个步兵团以及旅属的特务连;每个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营以及团属的轻迫击炮连和机枪连;每个步兵营下辖4个步兵连,每个步兵连辖2个步兵排和1个小炮排。

以驻防察哈尔的刘汝明第143师体系来说,其兵力达25000余人,主要装备计有各类步枪8000余支、手枪2000余支、轻机枪500余挺、重机枪42挺、轻迫击炮50门、重迫击炮7门、掷弹筒474具、山野炮20门、高射炮6门。

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这个装备程度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在29军中,驻防平津地区的第37师和第38师在装备上其实比刘汝明的第143师系统还要更强一些。

比如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驻防在卢沟桥地区的便是第37师110旅219团的加强营,这个营的兵力竟高达1400余人。

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5)

如前所述,第29军的步兵营基础编制其实只有4个步兵连,但是这个以3营为基础的加强营还有1个轻迫击炮连、1个重迫击炮连以及1个重机枪连,真实实力是本部的4个步兵连外加3个技术兵种连。

而且以1400人的兵力数来计的话,第3营本部的步兵连很可能也是强化过的。

以当时29军步兵连的基准编制来说,每个连辖2个步兵排和1个小炮排,步兵排辖3个14人的步兵班,每个班有一挺轻机枪,其余装备步枪;小炮排则装备4具掷弹筒。如此一个步兵连的主要火力即有6挺轻机枪和4具掷弹筒,如果步兵连本身还有加强的话,则实力数还要更强些。

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6)

当然,更值得一提的是加强给第3营的2个炮兵连及1个重机枪连。

重机枪连,在当时29军的体系中属于是团级火力。当然,有的团如果是轻机枪连的话,那么重机枪连则来自于师属特务团的机枪营。

步兵团级的重机枪连,一般装备4挺重机枪;如果是来自师属特务团机枪营的重机枪连,那么装备的数量可能会更多些。

至于轻迫击炮连,很显然是来自于步兵第219团的团属炮连,一般来说装备有4门中口径迫击炮。

而重迫击炮连,就更有说道了。

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7)

这个连不属于团级,也不属于旅级,而是属于师级火力。以当时第29军的编制来说,每个师实际上只有这么一个重迫击炮连。

理论上说,这个迫击炮连装备有8门15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在当时,这种口径的火力可以说是非常强悍了。

因此将这样的兵器加强到了防守卢沟桥一带的第219团第3营,足见当时第37师对于警惕日军,防守北平对外要道的重视程度。

29军部队之所以如此警惕,是跟日军在华北的猖狂活动密切关系的。

早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日军在我华北即有所谓的驻屯军,其兵力规模在清末时只有530人,但随后三次增兵,实力大大增强。

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8)

到1936年时,所谓的华北驻屯军实力已达旅团级,编制5774人,且各兵种齐全,已具备了进攻实力。

此后,日军多次在北平周边进行大规模实弹演习,明目张胆地演练夺取宛平城和卢沟桥。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9军37师特别加强了在宛平城、卢沟桥的守军,使得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即增加到了1400余人,还有轻重两个炮连和重机枪连。

同时,金振中营长也加强了对日军的侦察,强化了针对性部署。师级加强来的重迫击炮连就是预备对付日军战车及密集部队的,轻迫击炮和重机枪连直接支援各连队作战。

因此日军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发起挑衅后,我守军奋起抗击,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并一度重创了入侵日军。

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9)

迫击炮经典战例分析(轻重迫击炮有两个连)(10)

当然,在作战中守军的伤亡也很大,加强营营长金振中即在反击日军作战中身负重伤。我们现在能够得悉当时卢沟桥抗战的真实情况,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于金振中营长的口述和记录。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随着卢沟桥枪声的响起,全面抗战的大幕终于拉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