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为何屡遭背叛和出卖(吕布与季布不同品性)

吕布与季布,不同品性,不同命运,为什么(随笔杂谈)

(七星桥上的作品)

吕布为何屡遭背叛和出卖(吕布与季布不同品性)(1)

一诺千金,是指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言而有信,是一个诚信诚实的人,是一个正直耿直的人,许诺的有千金价值,承诺的永恒不变。

一诺千金,就是一言为定,是一个人品质的检验。

凡一诺千金者,必是一言为定的尊贵之人,必是信义信用之人,必是人们心目中靠得住的人。否则,则是反复无常的人,近乎小人,而且,失信于众,叫人鄙视,难以立世。

因为,无信不立。

吕布为何屡遭背叛和出卖(吕布与季布不同品性)(2)

改变承诺,失信于人,以后如何叫人相信?让人不能相信的人,谁愿意和你在一起相处呢?谁愿意与一个反复无常的近似小人的人共事呢?而且,会成为笑柄,会成为人们口中的笑话。

老人言,言而无信轻易去就者乃小人!言而有信坚定承诺者乃君子。自古至今,历来在大众心目中得到普遍认同,已成为文化的力量。

什么叫轻而去就?轻于去就,意思就是反复无常,处世没有标准,为人无有原则,乃反复无常的小人。

吕布为何屡遭背叛和出卖(吕布与季布不同品性)(3)

(大将吕布)

最典型的反复无常的人,便是三国中叫张飞张翼德将军屡次当面破口大骂的“反复无常、三姓家奴”的吕布吕奉先。吕布,便是在三国时代以及后世至今言而无信、反复无常的反面典型,数千年来遭受讥讽讥笑,着实非常可悲,名声大毁大坏,万分可惜了一身好武艺。而且,由于失信于人、反复无常,普遍遭到内心厌烦厌恶,最后,众叛亲离,战败身死,任凭弯腰屈膝乞求曹操曹丞相,终于由于言而无信、反复无常而让爱才如命的曹操将其缢死于白门楼上。吕布,自己为自己言而无信的恶劣行为买了单。而历史上,如此之人之事,不在少数。

言而无信,看似失信,实是失德,乃是无德之人无德表现,无论你有何理由与借口,但你失信了,失道了,失德了,无德了,便会遭到人们的孤立。因为,“失德者孤”乃是千古名言。

无论大人物或小人物或普通人,都不要去学言而无信、反复无常的吕布。

吕布为何屡遭背叛和出卖(吕布与季布不同品性)(4)

(大将季布)

而是去学习“一诺千金、言而有信”的季布。

季布,乃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楚霸王项羽的得力部下,性情耿直,只要是他答应承诺过的事情,都会想方设法地去完成,都会坚持不懈不会改变,因此受到大家的普遍肯定与赞扬,亦因此威信崇高。

楚汉相争时,季布数次给楚霸王项羽出谋划策,数次打败时汉王刘邦。刘邦对季布恨之入骨。

后来,楚霸王自刎乌江,刘邦称帝登基,下诏搜寻季布,一定要诛杀之。

但是,后来,找到了吕布,不但没杀,而且十分宽厚优待,并且要给季布高官做,虽然说季布婉拒了,但汉高祖刘邦却一直非常优厚的善待季布。

为何?因为季布同乡曹邱生找到汉高祖刘邦,对汉高祖说陛下难道没有听闻过季布一诺,胜过千金之言吗?季布,言而有信,信义满天下,威信崇高,世称君子。如陛下杀季布,则是杀君子。那么,天下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喜小人、仇君子之天子了。陛下愿意担此坏名吗?

汉高祖恍然大悟,言我同样喜爱君子呀。立即下诏赦免季布,并招季布入朝,许以高官。

吕布为何屡遭背叛和出卖(吕布与季布不同品性)(5)

汉朝初年之季布,因为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世尊为君子。实际战败后,叫恨之入骨昔日对手赦免并放弃仇恨以上宾终生善待。

而汉朝末年,吕布因言而无信、反复无常,世骂为小人。同样实际战败后,摇尾乞怜式乞求曹操曹丞相饶命,但因其小人的言而无信、反复无常的性格及因此而臭名昭著名声,终于让爱才爱贤胜过汉高祖刘邦的曹操曹丞相,心下杀机,使吕布身悬白门楼。

季布吕布,虽非同姓,却是同名,“两布”命运相同,都是战场败将,但是又命运不同。战败后,季布因“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君子性格而让昔日的对手善待;吕布却因“言而无信、反复无常”的小人性格遭到对手挥刀。

吕布为何屡遭背叛和出卖(吕布与季布不同品性)(6)

(曹操画像)

季布吕布,同样叫布,却是两种性格,两种命运。

后来者,当然不能不思考品味。

贤者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诚信之于己,是坦荡磊落、真诚无伪;诚信之于人,是言出必行、行必有果。

学习季布,做一个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的君子。而收获的,何止一个良好名声与威信?

(七星桥上2022.4月写成十洲小雅室,选自《小雅杂谈》之文。原创不易,请勿照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