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

新媒体编辑:吴奇函

图源网络

由胡歌主演的电视剧《猎场》在开播以来备受关注,除了超人气男主演胡歌自带流量之外,本剧也是导演姜伟继上一部作品《借枪》之后推出的最新力作。

姜伟擅长描述高智商角逐,他的作品涉及多种题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讲的是家庭暴力,《沉默的证人》涉及犯罪心理学,《潜伏》则是谍战。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猎场》一开播,就收到一些质疑。姜伟在真诚的正面回应这些质疑的同时也坦言,这种情况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1)

↑ 姜伟在给大家说戏

关键词:剪辑

新京报:《猎场》开播前几集有大量男女主人公初期的感情戏,这其中最大的争议也来自于前两集的剧情拖沓、节奏慢,你怎么看?

姜伟:开头节奏慢的这个反映,我听到过,但我的理解是这样。可能跟期待稍许有一些差异,但是这个剧的开头需要铺陈,需要设置,确实是有人物关系横向的交代和故事情节纵向的角度。这一点在我们的创作时候是有很多考量的职场剧不应当只有职场戏。这里面一定有不均衡的地方,这段情感多点,这段情感少点,尤其是处理预设时,为将来人物打基础的时候,肯定是会做更多的交代。

开头男女主的感情戏

关键词:感情戏

新京报:《猎场》虽然是一部职场剧,但其中穿插的感情戏却非常丰富。和其他电视剧男女主角不惧万难从头爱到尾也不同,剧中男女主人身边都出现了三四个不同的伴侣。这让有的网友认为,该剧感情线过多。

姜伟:《猎场》中的感情戏,确实引发了一定的讨论,它是现实和复杂的,让很多观众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些我都有关注。

《猎场》中,郑秋冬和罗伊人是两个点不变,情感点不变。然后其中的一个点变成了万茜,变成了章龄之。我想让郑秋冬的情感模式显得稍微少见一些。以他和罗伊人的感情为例,我想到了日本电影《情书》,男女主人公虽然很相爱,但几乎很少见面。他们的相爱是生死两地,这就变成一种思念了。所以我用了戏剧性的方式,两个人单着的时候没有好成,有的时候我来找你了,好不成,你分手来找我,我身边有人,又遗憾分开了。我想在情感中把时间长度加入,让人有同情、有遗憾。

关键词:胡歌

新京报:《琅琊榜》之后,胡歌成功从偶像派转型为实力派演员。在《猎场》中,胡歌独挑大梁,其饰演的郑秋冬是全剧的灵魂人物,下笔墨最重的角色。当时为什么选了胡歌?

姜伟:其实剧作来讲,剧本是文字上的,心目中有的形象都是模糊的,但是需要跟剧中的人去对应,当胡歌在我眼前出现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完全符合剧中郑秋冬的人物气质。而且我们做过交流,我觉得他也有信心和能力去适应这个角色,所以我认为他诠释的非常完美,打分的话我可以给胡歌打满分。

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2)

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3)

关键词:男主三观

新京报:和传统意义上的男主角也不同,郑秋冬在前期的剧情中毛病太多,急功近利、做了一些踩线的事,直至出狱后还假造了一个身份。许多网友觉得“借用他人身份”太过戏剧化,当时是如何设计的?

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4)

出狱后,郑秋冬用了假造的身份

姜伟:改变身份这个事,如果大家不喜欢,顶多说没有写好,但这个人有这种念头,他一定不是普通人。而且这也是现实,你坐过大牢的人,谁信任你啊?你要是要在高端场合混的话,这是明摆的道理。

其实早期的他和后来的他,是很多这个时代年轻人综合的表现,只不过很多人的表现放到一个人身上去了。你说这个急功近利,为了追求自己事业成功,或者说能多挣点钱被别人瞧得起,这是所有年轻人普遍的心态。对于正常人来讲,他那些行为,有踩红线的,也有很多行为是现在年轻人常用的。这个人物在剧中有十年的发展,他没有很多的变化的话,从人物审美来讲也会疲劳,也会单一。

大家喜欢完美的主人公,但前面总要有些遗憾、低谷。到最后郑秋冬并没有得到多少财富,但他有精神的高度,不仅帮助别人不惜牺牲自己,还说服别人,为崇高的目的一起做出牺牲。我认为一出场就完美的人设,所有戏都完成不了。你要看后面的郑秋冬,就因为后面太完美,我必须要让他前面有缺陷。

关键词:女主人选

新京报:《猎场》开播后引起最大争议的就是女主演菅纫姿,对于这个剧中人设“万人迷”的角色,有网友认为菅纫姿颜值一般,撑不起这种角色,而且演技也一般。当初是怎么考量的?

姜伟:女主我们当初就决定用新人,希望可以带来一些新鲜感。剧中女主角就是个文艺女青年、安静,菅纫姿是稳定的青衣型,当年演这部戏才24岁,她自己的压力也很大。希望大家宽容一些。

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5)

关键词:女主三观

新京报:女主罗伊人出场虽然气质文艺,但在有男友的情况下,依然和前男友藕断丝连。在此后的剧情中,她又周旋在几个男人之间,并借助男人的势力将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如此的女主人设,也让有网友感概,不太像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姑娘?

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6)

姜伟:若是一个权势的、很富有的人,他无论怎么喜欢一个年轻女孩,在外人看来,都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健康的,这是一个公共黑点。

女主在多个男人之间是一种自我保护。如果一个人特别爱一个人,但又坚决得不到,那么她越难过就会越找一个安全地方把自己保护起来,比如有钱有权的,越这样就是越爱前一个人。无论是谁,你只要对我好就行。

罗伊人太复杂了,观众很容易对她的某一面做出评判,“男人多,这个人靠男人,自己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似的”。其实她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她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愿意阅读的人,她对自己生活有特别独特的理解。她很有自主意识,是一个现代女性文艺版。我们不能永远不去触碰现实的东西,现在生活、经济、道德层面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

新京报:剧中,《挪威的森林》一书反复出现了好几次,为什么对这本书如此看重?

姜伟:其实我对村上不太了解。但是我知道在那个年代里,很多文艺青年喜欢村上,《挪威的森林》是他们开口必谈的东西。除了《挪威的森林》,罗伊人的耳机里还有一首歌《一场恋爱》也出现过好几次。两个人不在一块儿谈恋爱要让他们彼此思念对方,必须得有个东西去成为思念对方的替代品。一本书《挪威的森林》,一首歌《一场恋爱》就是那个介质。

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7)

前几集,俩人经常“尬聊”《挪威的森林》

关键词:行业剧

新京报:行业剧一直被看做是国产电视剧的短板,《猎场》算是一部行业剧吗?

姜伟:类型剧是个亚概念,里面很杂糅,不是一个纯粹的概念,它是借用个概念,不是真正的类型划分。你要是从行业剧来说,就是人力资源,HR行业的戏,这没有问题。

这个剧对我来讲还有一个情结,就是谍战剧。《猎场》中会有谍战剧的模式,有很多间谍战的手段在里头。像美国的《谍影重重》,一件事情已经有损失了,如何弥补它,变成正面的东西,所以剧中才会说“郑秋冬,如果你还想在人力资源这行干,赵见蜓的案子你不弄个水落石出你就不配在这行混”。

我喜欢这一类的曲折或者是悬疑的元素,每个人都有小秘密和隐情。猎头行业本身色彩具有一些神秘、计谋、智慧的这种特点。所以可以把这个行业这一点的元素放大开来,写成故事,让观众去体会其中比较神秘的那一部分工作色彩。

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8)

剧中说到“商业间谍”

关键词:猎头

新京报:剧中,有关面相学的问题是个不少人质疑的点,认为这把人力资源行业说得太简单?

姜伟:如果现在去咨询光辉国际的老总们,他们也会告诉你,“看面相”是很重要的。

我写剧本之前也做了些基本采访,去海德思哲采访,看一看他们的房间、布置、陈设,还有工作人员基本的结构。人力资源这个行当,工作方式有很多神秘色彩,里面有计谋、智慧,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手段,这是他的职业特点。他们的工作有些环节就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先要和你秘密接触。

关键词:传销

新京报:剧中郑秋冬从传销到服刑,再到身份造假被揭穿的艰难过程很写实,有观众认为《猎场》前10集生动展现了“一个迷途大学毕业生的碰壁史”,为什么对传销问题和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问题这么关注?

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9)

姜伟:我只不过在他的挫折中选择了传销犯罪和入狱。如果是另外一个编剧可能会想到用别的方式让他有挫折、栽跟头,然后再去重新爬起来开始人生。

传销是一个挺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他入狱这个很正常了,必须受到惩罚。回归社会是我的最终目的。至于他的摔倒的方式可以是传销,可以是入狱,也可以是别的方式。他不但要回归社会而且要报答社会,成为社会的优秀的人才,走上人生的新的高度,这是我要写的方向。

关键词:孙红雷

新京报:除了男主胡歌,本剧汇集了孙红雷、张嘉译等众多实力派男演员,而孙红雷的率先出场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刘量体这个角色是为孙红雷量身打造的吗?也有网友提出,“人生导师”刘量体和郑秋冬的人物关系存在不合理性,为什么他一定要让郑秋冬去卖房子?

胡歌猎场豆瓣分析 猎场导演给胡歌打满分(10)

孙红雷饰演的刘量体,是郑秋冬的“人生导师”

姜伟:这个人生导师并不是为孙红雷量身打造的,只不过在拍摄的时候觉得需要一个有力量,有演技的人来支撑这个角色,这样的话想到了红雷,他也特别好的完成了角色。

刘量体为什么让郑秋冬去卖房子,因为他要用钱去帮助孩子,简女士为什么不能完成这个委托,必须郑秋冬去做呢?第一,你不知道简女士什么身份,合适不合适去做这个事情;第二,一个电视剧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别人去做,但是对于创作者来讲他必须让主演去做,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我相信刘量体在监狱里边还有很多朋友,那些朋友都可以去卖房子去,但那样就失去了一定的戏剧性。

关键词:角色名

新京报:剧中角色的名字,郑秋冬、罗伊人、熊青春、刘量体,起得都很有意思,是怎么给这些人物起的名字?

姜伟:起名字是我的短板。以前我的写字台上,有一个某一年中国年度的新闻媒体获奖名单,上千人的名单,我就把那个名单留下来了,从中找起名字的灵感。

当你发现这是你短板时候,你就不慌,不急于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我可以叫她熊某某,他们有很多名字都是***,熊**,郑**,罗**,名字是逐渐起出来的,在写的过程中我还在想她的名字,可能突然出现一个名字挺好的,我就会给她替下来。我就一直在留心这个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