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高三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

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含民本思想);

⑶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⑷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孟子

⑴“仁政”学说;

⑵君轻民贵。

荀子

⑴“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⑵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

老子

哲学思想:

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高三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归纳)(1)

二、儒学的兴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思想来源:董仲舒将法家思想(大一统思想)糅合进儒家,形成新儒学。

2、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根本原因: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2、思想来源:

三教合一(儒学 佛教思想 道教思想)。

程朱理学:(北宋)二程(程颢、程颐) (南宋)朱熹

3、相关人物 创立者 集大成者

陆王心学: (南宋)陆九渊 (明)王守仁(王阳明)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高中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高三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归纳)(2)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异端”李贽:⑴批判程朱理学;⑵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⑴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⑵经济上: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⑶学术上:“经世致用”。

温馨提醒:

想了解更多高中各学科学习方法与技巧、以及高考相关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求知学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