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专家挖出一座合葬墓(福建挖出夫妻合葬墓)
1986年,一群考古工作人员都惊讶地瞪大了双眼,因为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搬来的棺材内,有两具栩栩如生的尸体,一具是娇小的女性尸体,一具是高大的男性尸体。
其实考古专家惊讶的并不是棺材中的尸体,真正让他们惊讶的是棺材中的两具尸体保存得完好无损,面色红润,甚至就连手上面的血管都看的一清二楚,就连那位女子的头发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图1
不得不说,真是非常的神奇,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这两具古尸竟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真是令人非常惊讶,与此同时这两具尸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波动,很多著名的考古学家都前来参观。
这时,也许就会有人问,为什么时隔多年,这两具尸体竟然没有腐烂,化成一堆白骨呢?
反而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们的身份又是什么呢?考古专家又是如何推测这对男女之间的故事呢?在了解这些内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古尸。
何为古尸古尸有很多类别,最主要的有两种,干尸,湿尸。
首先我们来看看干尸的形成,干尸在古时候形成的方法一共有两种,一种就是人工干尸,这种处理方法非常的简单,就是在人死亡后,直接被解剖开,然后再取出里面的一些内脏等东西,然后再将融化的松香灌进体内,最后一步就是用被松香泡过的布,包裹住全身。
图2
其实这种做法在古时候非常的常见,例如在古老的埃及王国,当他们的长老或者是有权势的人离开人世后,就会用这种方法来保存尸体。
另一种形成的方式就是自然干尸,其主要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要想形成自然干尸,气候条件必须非常干燥,降雨量极少,对地势地形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尸体只需要用羊皮或者是粗制成的布盖住,在上面还要压上一些沙子,并且还要将密封棺材的工作做到位,才会形成干尸。当时就在新疆地区发现了这样一具尸体,那就是远近闻名的楼兰古尸。
其次就是湿尸,湿尸与干尸最大的区别也许就在于干湿二字上,首先要想形成湿尸,就必须将棺材埋在深土中,或者是直接侵泡在棺液中,这样就可以保证尸体的表面一直都保持着湿润的状态。
图3 楼兰古
我国考古人员曾经发现过一具清代的湿尸,这具尸体在刚刚出土时,面色红润,身着华丽的衣服,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两具尸体也是非常典型的湿尸,来自于宋朝时期。
食堂翻修,惊现古墓那是在1986年8月,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是一所学校趁学生放暑假打算翻修一下学校的食堂,可谁知就在翻修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挖开土地后发现了一个笨重的棺材。
工作人员看到棺材后,内心非常恐惧,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幸好施工队的负责人反应过快,他立刻给学校的领导说明了情况,同时为了保险起见,又将此事告诉了当地的文物局,希望他们可以派一些考古专家进行查看。
文物局一听到古墓就非常的感兴趣,立刻号召考古专家们一同前往这所学校,一探究竟。当考古负责人林果带着忐忑和激动的心情来到施工场地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因为在来时的路上,他一直都在担心工人们们会在挖的过程中,破坏到棺材,但幸运的是,棺材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坏。
图4
林果在经过观察之后说:
“根据我以往的考古经验,我觉得这个极有可能是一个合葬的古墓,除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棺材,应该还有一个棺材。”
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另外一个棺材,过了几个小时后,考古队果然发现了另外一个棺材。
这时有人觉得应该当场就将棺材打开,但是也有人觉得应该带回实验室,再将其打开,毕竟当时正值八月,是福建地区最热最潮湿的时候,很容易对棺材内原有的尸体造成影响,最终,在大家的讨论下,在林果的再三考虑下,决定将这两个棺材办到实验室进行研究。
于是林果就请施工的工人用起重机将其吊起来,可谁知在第一次吊起的时候,竟然没有成功,原因竟然是由于棺材内的东西太重了,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也让考古专家对这两个棺材内的东西,充满了好奇。
于是林果又叫来了另一个起重机进行工作,这次的起重机与上次的相比,就是能承受更重的东西。这一次,终于成功了,将两个棺材成功吊起来。
在这两个棺材被运回实验室后,林果带着一些考古学家在墓地周围勘察,想要找到能够证明这两个人身份的东西或者是墓碑,但是令他们奇怪的是,他们只发现了一些陪葬品和一些帛幡。
图5
于是他们将所有的东西都带回来实验室,打算拿回去慢慢研究。
陪葬品丰富,墓中尸体保存完整首先,考古学家通过薄幡上的年份,推断出了这两具古尸被埋葬的年份,那就是在公元1235年,也就是南宋端平二年。
除此之外这些陪葬的东西都极为珍贵,看得出这是一户有钱人家。因为,在这座古墓中,陪葬品总共就有400多件,每一件都非常的精致。
还有很多当时宋朝女子喜欢使用的胭脂水粉,可见,这两具古尸,在过去的身份肯定都非常的高贵。
在检查完这些陪葬品后,考古学家们打算打开这两个棺材,看看里面的尸体现如今成了什么模样。
可谁知,随着棺材的缓慢打开,映入眼帘的不是一堆白骨,而是很多液体,这些液体将棺材内部灌得满满的,要想继续打开工作,就必须将棺材内的液体排出一部分。
于是,考古人员们齐心协力将棺材内的液体排出了一部分,随着液体的不断减少,映入考古专家眼帘的是两具栩栩如生的尸体。
图6
不得不说,这两具尸体让在场的所有考古学家都感到非常的惊讶,这两具尸体的面色不仅仅非常红润,就连皮肤也非常有弹性。
这些对于见多识广的考古人员并不算特别的惊奇,真正让他们惊讶的原因是,这两具尸体的血管在经过考古人员用放大镜观察后,发现他们的血管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反而非常清晰。
在经过考古人员的反复比对之下,才确定这两具尸体就是湿尸。不得不说,这两具尸体的出现让我国的考古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
古尸保存完整的原因有三可就在这时有一位考古专家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因为他觉得这具尸体之所以能够被完好无损地保存起来,不仅仅使用保存湿尸的方式进行管理,也有可能还有很多辅助的手段。毕竟福州的气候就非常的湿润,保存起来非常的困难,背后的保存方法绝不可能这么简单。
听到这位考古学家的一番话后,大家都纷纷点头觉得非常的有道理。
图7
首先考古学家从棺材中的液体进行检测,化验结果表明:棺材中的液体主要成分是由水银汞组成的,而且男性棺材中的棺液中汞的含量比较高,经过换算,男性棺材中汞的含量每立方米占比高达13.6g。而女尸的棺材中,汞含量占比,就要比男棺材中的含量少得多。
与此同时,专家们在给这个男尸体进行检查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男性尸体中发现了很多亮晶晶的东西,呈点状,甚至有时候会在不断地流动着,经过检测发现,男性尸体中流动的液体也是水银汞。
相信大家对水银并不陌生,水银也称之为汞,自身带有强烈的剧毒,只要被人服用,就有可能会丧生,因此,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当代,我们对待水银,都会以小心翼翼的态度去对待。
除此之外,考古专家们发现,女尸体当时手中拿着一把扇子,扇子的一半在外面,一半在里面,在水银里面的扇子完好无损,而外面在经过岁月的变迁与打磨之后,早已经变得物是人非。
因此,这也就说明了尸体之所以会被完好无损地保存起来,与水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除此之外,尸体之所以能够得到保存的原因也得益于这座坟墓的建设方式,它采用的主要建设方式是三合土墓。
图8
这种建设方法就是用一层又一层的土石来掩盖墓地的顶端,这样,就可以防止盗墓者进行盗墓了。
死亡之谜,得到解释,身世之谜,一知半解在将这些古尸的保存方法调查完成后,又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专家的面前,那就是这两具尸体的死亡之谜。
毕竟墓中的这两个人在离世的时候,年龄都不是很大,男人年龄大概就在40岁左右,而女人的年龄可能比这位男子稍微小一点。
一开始,有的专家认为男墓主之所以会离开人世,是因为水银中毒导致的,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位男尸体的脸上并没有什么痛苦的表情,反而非常的安详。
因此,身体中的水银极有可能是在男人死后,他身边的人,为了能将尸体保存下去,才将水银灌进了他的身体里。
图9
既然不是水银,那么到底是什么呢?这时一位考古专家从陪葬品中找到了一张写有文字的薄帛,只见上面写着
“同竹昔时膺凤昭,风云他日趣鳌头。
军民上下咸思德,赏罚分明善用人。
正直忠良摩万姓,宽仁骨鲠劳三军。
军民揾泪持杯送,无福等消好帅君。”
通过这个薄帛,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这位男子可能是一位带兵打仗且赏罚分明的正直将领,因为在1235年的时候,蒙古大军正在入侵南宋,所以这位男墓主极有可能就是有皇帝派去平定战乱的将军,而且还有一个东西可以证明这位男子的身份非常高贵,那就是男子身上的一个腰带。
除此之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位男墓主的腰带上有很多白色的粘稠物,经过检验发现,这些东西原来是由于在人死后,脂肪由于皂化才溢了出来,这多白色物体,可见这位男墓主的脂肪在死亡的时候,非常的丰厚,因此就排除了病死的可能性。
经过专家的检查,发现男子的身上有很多处伤疤,可能就是因为在战争中奋勇杀敌而留下的,真正的致命伤来自于脊椎处,这极有可能是在战场上造成的。
在男墓主离开人世后,毕竟是高级将领,要将他的尸体带回他的家乡,因此才会往身体内灌一些水银,进行保存。
图10
而这位女性尸体极有可能就是这位高级将领的妻子,因为在那张薄帛上还有一首诗写的是
“争似早登黄阁去,普天霖雨总无思。”
不得不说,就这一句话都写满了这位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
因此这位女子的死因极有可能是因为丈夫的突然离世,伤心过度,导致茶饭不思才离开了人世,毕竟这位女子的身高大概只有145厘米,身材也非常的瘦弱,身上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因此,因为伤心过度而离开人世,极有可能就是这位女子的死因。在他们相继离开人世后,家里人就将他们合葬在了一起。
虽说我们至今也不能知道这对夫妻姓甚名谁,但是从墓葬的陪葬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份绝非普通老百姓。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都对这对夫妇的死因和身世,众说纷纭,但是,一切都将会留在历史的长河里。
历史就是这么神奇,它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才可以知道其中的奥秘。正所谓历史就是写给当代人类的故事,也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经验,而历史却永久地停留在某一个时间点,一去不复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