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十句预言(为何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会说)

诸葛亮十句预言(为何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会说)(1)

诸葛亮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父亲诸葛圭虽然早亡,但也是汉朝官员,职位太山都丞。因为他叔叔诸葛玄和荆州刘表关系不错,所以诸葛亮一家就一直居住于当时荆州的管辖范围内。常和当时的荆襄名士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为友,坐而论道。而当时曹操的专权挟帝和看出东吴孙权只会偏安一禺的现状,作为汉家臣子后人的诸葛亮是觉不会与他们同流的。刘备大汉后裔,皇室贵胄,又素有壮志,虽然未遇诸葛亮之前一直都郁郁不得志,但这都不是真正影响司马徽所谓的“不得其时”的原因。而且崔州平“由乱而入治,由治而入乱”的论述,也间接说出了诸葛亮跟随刘备的“不得其时”。三国演义开场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诸葛亮十句预言(为何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会说)(2)

其实,这句话中的,孔明未得其时,并不仅仅是指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间。

未得其时中的这个“时”字指的是天时中的时,是诸葛亮出山没有天时这一优势。

正是因为他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所以他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最后还病死在了五丈原上,最后落得个出身未接身先死的悲壮结局。

这句话并不是水镜先生说的,这句话是司马徽的谶语,只是司马徽在同情诸葛亮的遭遇。

诸葛亮十句预言(为何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会说)(3)

诸葛亮纵有管乐之才,处于蜀地也难以施展,国力弱小,人才缺乏,又加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几乎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诸葛亮龙困浅滩,虎落平川,明知北伐无望,却也只能如此,否则正义难存,蜀之亡矣!可叹诸葛旷世之才,面对蜀之一隅寸地,只能无奈的闭上了双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