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内痔混合痔哪个更好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各自的症状不同)

来源:问上医

痔疮的分类

提起痔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排便时“菊部地区”有血、坠胀难受的感觉,简直让人抓狂。但如上一篇所述,痔疮的本质是静脉曲张。这也算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疾病。

人从爬行动物进化为直立人的过程中,肛门处的静脉却没有跟着进化。当站立或坐立时,肛门处受重力及脏器压迫的作用,静脉回流阻力较大,加之肛门直肠部静脉缺乏防止血液逆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流更容易淤积而引起静脉丛的迂曲、扩张。另外,粪块及肌肉对静脉的压迫也会影响静脉回流。这也是“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原因。

外痔内痔混合痔哪个更好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各自的症状不同)(1)

根据痔疮的位置,又可将其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这3类。其划分标准主要依据肛管齿状线而定,即我们肉眼可见一部分的“菊花状”线。

肛管齿状线以上位置,主要由不受我们主观意识控制的植物神经所支配,感知不到痛觉。若静脉曲张出现在此位置,即为内痔。

肛管齿状线以下位置,主要由我们能主管控制的神经所支配。即我们能够“菊花一紧,夹断便便”,与此同时这类神经能够感觉到疼痛。若静脉曲张出现在此位置,即为外痔。

若静脉曲张位置跨越了肛管齿状线,即为混合痔。混合痔通常由内痔发展而来。

外痔内痔混合痔哪个更好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各自的症状不同)(2)

内外痔疮的症状区别

(1)内痔的症状

因位于肛管齿状线以上位置,内痔患者通常而言不会有疼痛感。但由于内痔侵占了粪便排出通道,当排便时,尤其是排干硬的粪便时,粪便很可能会擦破内痔,引起大便出血。内痔引起的出血颜色鲜红、血量多,有时还会呈现喷射状。

此外,内痔核还可能被粪便推挤脱出,漏出到肛门之外,导致便后清理不干净、有坠胀感等症状。因排便存在不适感,部分患者会主观抗拒排便,这可逐步导致排便反射失效,伴发排便困难问题。

(2)外痔的症状

外痔出现在齿状线以下,此处位置感觉神经发达,常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但外痔不侵占排便通道,因而被粪便摩擦出血的情况很少见。

此外,出现外痔部分皮肤血液流动不畅,可引起肛周肿块、肛门不适、潮湿不洁、瘙痒等症状。

外痔内痔混合痔哪个更好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各自的症状不同)(3)

(3)混合痔的症状

所谓混合痔,即静脉曲张跨越了肛管齿状线,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特征,因此两者的症状都可出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痔疮的症状和结直肠癌、结肠息肉、结直肠黏膜脱垂很像,普通人难以辨别。首次发现症状时,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由肛肠科医生来辨别。

痔疮应该如何治疗?

(1)内痔的分类及治疗原则

因内痔位于肛门内,无法避免的反复排便会大大增加其治疗难度。为此,临床上根据症状,将内痔划分为以下4个等级,用以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核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偶有便血,痔核脱出后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脱出。

对于I、II度内痔,治疗通常以缓解症状、防止进一步恶化为主要目的。可涂抹能加速血液流动、缓解淤积的膏药,注射能够增加静脉血管弹性的硬化剂,并通过饮食控制,使大便软化,如多喝水、多吃能吸水刺激排便的膳食纤维。若饮食控制效果不明显,还可服用非比麸、杜密克等大便软化剂。此外,还要避免辛辣物质,阻止静脉进一步曲张。

对于III度、IV度内痔,或者出血量巨大引起贫血的I、II度内痔,则需要进行手术。

外痔内痔混合痔哪个更好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各自的症状不同)(4)

(2)外痔的分类及治疗原则

外痔在肛管齿状线以下,常暴漏在外,虽不会被粪便摩擦,但容易与内衣裤摩擦产生疼痛感。外痔可分为以下几类:

炎性外痔:常有肛缘皮肤损伤和感染引起。肛缘皮肤皱壁突起如水泡样。肿胀疼痛明显。

结缔组织性外痔:因慢性炎症刺激,反复发炎、肿胀,致使肛门缘皮肤皱襞变大,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皮垂。

静脉曲张性外痔:肛缘周围皮下曲张的静脉团,下蹲腹压增加,排便时增大,恢复正常体位后症状可不同程度的减轻。

血栓性外痔:肛门静脉丛破裂,血液漏出血管外,形成血栓在皮下隆起。特点为起病突然,局部肿胀、疼痛剧烈。

这些外痔类型中,血栓性外痔比较特殊,它常会引起剧痛,需要进行手术。此外,若痔体较大,且经常发炎伴有肿痛,也需要进行手术。其余均可用药物进行缓解。

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请加管理员微信linchuangkuakao,请务必标注您的专业、学历、职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