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硅谷大裁员)

【CNMO】在科技巨头肆意扩张后,美国的上班族以为硅谷四季如春,机会俯拾即是,但硅谷的春天似乎早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来势凶猛的裁员潮。看来,硅谷的钱并不好赚。

互联网的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硅谷大裁员)(1)

硅谷

据裁员追踪机构Layoffs.fyi的数据显示,美国今年已有788家科技公司加入裁员大潮,共有超过12万人被裁。11月14日据央视报道,硅谷的裁员潮继续蔓延,并且正在从科技行业逐渐扩大到金融、媒体娱乐等其他领域,而谷歌和苹果将是硅谷的“最后一道防线”。

不过,硅谷这场裁员大潮要比想象中迅猛。

硅谷裁员潮汹涌

11月15日,不到一天,苹果公司“告急”,CEO库克表示,在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苹果公司会变得非常谨慎,将缩减某些部门的招聘。他强调,此次招聘并非矫枉过正,也就是该招人的地方就招,反之则少招。

互联网的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硅谷大裁员)(2)

库克

实际上,苹果对招聘这件事很早就有戒备之心,除了头显团队在招人,整个一年网上几乎没有苹果大力招人的消息。

当硅谷巨头们醉心于扩张,大力扩充团队之时,苹果显得非常冷静,这种态度与其自身的业务有比较的关系。

进入疫情以来,元宇宙游戏等的兴起,给了一些科技巨头以错觉,以为能乘势而起,结果很现实。不惜为元宇宙改名的Meta一步错步步错,财报数据、市值通通一团糟。根据Meta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该公司本季度营收277.14亿美元,净利润暴跌52%至43.95亿美元。

互联网的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硅谷大裁员)(3)

Meta和扎克伯格

Meta的多米诺骨牌还在向前倒,其市值已严重缩水。目前,Meta的市值在短短一年内已暴跌超7成。而在一年以前,Meta还身在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内。现在,Meta不得不发起该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人数高达11000人,约为Meta团队规模的13%。

在Meta对元宇宙游戏投入百万美金而无果后,这家巨头的元宇宙之梦算是凉了半截。这话说起来有些严重,那是因为后续的连锁反应还没到来。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Meta掌门扎克伯格定下的路线恐怕会被股东所动遥

与献身于元宇宙的Meta不同,苹果对元宇宙这个词本身就持怀疑态度,库克等苹果高管曾多次强调不会使用这个词,更愿意称其为现实增强技术。原本以为库克是不屑于提这个词,现在看来,苹果高层有更深的考量。也许在苹果看来,元宇宙现在只是一项技术而已,其蕴含的能量并不足以构建一个看起来“真实”的虚拟世界。

在这种逻辑作用下,苹果并不需要太多元宇宙人才,当务之急是招收更多开发元宇宙硬件的人才。这就可以理解,苹果为什么是之前元宇宙人才争夺战的“受害者”,人家自身可能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人才。

在美国科技企业中,苹果可能只是少数能躲避此次裁员潮的巨头,大多数科技公司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疫情所带来的繁荣之中。以亚马逊为例,这家巨头同样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计划分批裁员约10000人。

亚马逊的业绩虽然不像Meta那样“惊人”,但日子也不好过。根据亚马逊今年10月份公布的业绩报告,该公司三季度营收127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净利润为28.72亿美元,同比下降9%。

互联网的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硅谷大裁员)(4)

推特和马斯克

此外,推特也是裁员比较凶狠的美国科技公司。推特的裁员看起来和马斯克“拉扯”它一样漫长。本月初,推特裁掉多个部门约50%的员工;月中,有知情人士透露,推特又解雇了4400名合同工。目前,外界并不清楚推特裁掉了多少人,也不知道马斯克还会不会给推特员工“下刀子”。

科技领袖集体反思

硅谷这次裁员哀鸿遍野,很多科技公司的领袖开启了“伤痕文学”模式。

在给Meta员工的全员信中,扎克伯格向被裁员工道歉,说这是个“悲伤”“艰难”的时刻。“我错了,我对此负责。”

互联网的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硅谷大裁员)(5)

扎克伯格

不过,这话更像是对股东们说的。

谈及“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他说,在疫情发生后,很多人预测世界迅速转向在线化,电子商务的激增将带来巨大的收入增长。他也这么认为,所以决定大幅增加投资。

“不幸的是,事情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发展。”

不仅电子商务恢复了以前的趋势,而且宏观经济低迷、竞争加剧和广告损失导致Meta的收入远低于他的预期。而该公司的元宇宙游戏是尚在成长中的业务,现在谈收入是一种奢侈。

扎克伯格这番话可以说是硅谷高管共同的“心声”。支付初创公司Stripe在解雇后1000多名员工后,其联合创始人们承认,他们过度雇佣。“我们太乐观了。”

而推特裁员明明是马斯克作出的决定,其前首席执行官临走前还要为此“背锅”,他在推特上怪自己:“我把公司规模扩大得太快了。”

美国互联网红利吃尽?

硅谷的高管们集体反思,是不是也说明美国互联网行业已经走到尽头,经不起巨头们“折腾”了?

互联网的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硅谷大裁员)(6)

硅谷

的确,美国互联网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趋于饱和,剩下的空间恐怕再也榨不干了。进入疫情后,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找到了不少机会。像亚马逊找到了云计算服务;Meta孤注一掷,押注元宇宙世界。但结果就是,所谓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在财报上体现出来。

这场疫情就像一个梦,消费者醒来还是得拥抱现实,对互联网公司喂到嘴边的产品自然提不起兴趣,所谓的需求根本没有那么强劲。

需求消退了,巨头也清醒了,遭殃的就是员工,本来劳动力成本就高,资本可不养闲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