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观音土饼干(观音土泥饼干难道这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

网络流行词“吃土”,意思是人穷到只能吃土的份儿。这里的“土”难道就是指“观音土”吗?提起“观音土”,估计不少人都没听说过,但大家肯定听说过一种止泻药,叫做“蒙脱石散”。这个药的主要成分就是“观音土”,这种土被人吃进去后,会在肠中停滞不前,它就是依靠这种粘性起到止泻的功效。观音土本身富含硅、锌、镁、铝等矿物质,是粘土矿物,被誉为“万能石”。

海地观音土饼干(观音土泥饼干难道这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1)

但为何这样一种普通的土要被人们称为“观音土”呢?相传很久以前王屋山(《愚公移山》故事里提到的那座山)一带的百姓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经常恶心呕吐。很多郎中都束手无策,人们无奈之下只能祈求上苍。后来观世音菩萨从天上带来了一种土,当地人将其和面粉一起炒熟了服用,居然真的药到病除了。再后来,这种土就被人们称作“观音土”。

海地观音土饼干(观音土泥饼干难道这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2)

这种土虽然没有任何营养成分,但却能短时间起到饱腹的作用,并不能长期服用。老一辈的人都知道,观音土在闹饥荒的时候可以暂时充饥,很多人用它和野菜揉成团子一起食用,虽然口感差得很,但总比饿死强。

如果少量食用观音土是不足以死人的,但如果食用过量,那肚子就会像个圆滚滚的皮球,人会因为无法排便而被撑死。

认识了“观音土”后,让我们一起走近东汉末年,看看依靠食用“观音土”而维持生命的百姓们。

汉朝推翻了暴秦统治,刘邦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但好景不长,外戚干政的现象愈演愈烈,直到“王莽篡汉”。新朝建立后,王莽采取了一系列改制。但由于这些改革,有点急于求成,一些措施触及到了当时大地主、商人的利益,引起了重大的社会问题,非但没有起到改制的积极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改革的各项制度本身存在弊端,给百姓带来了更大的灾难。绿林赤眉起义爆发,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建立了“东汉”。

海地观音土饼干(观音土泥饼干难道这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3)

虽说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但由于政治制度的腐朽、黑暗,外戚擅权、宦官专政、军阀混战,奸臣拼命抓权,贪官拼命捞钱。整个大汉王朝和维持它统治的各种制度,里里外外都散发着腐朽的气息。

真可谓“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候恰巧又出现了蝗虫、旱灾以及瘟疫等,百姓们苦不堪言,只好去吃观音土。整个社会的黑暗,造成了当时整个社会道德的彻底沦丧。难怪有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其实纵观历史,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其实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因为西汉后期社会危机四伏,社会矛盾突出,政治动荡,人心思变,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这种思潮客观上为“王莽篡汉”创造了一个积极的社会舆论。但是,“王莽篡汉”后采取的积极的改革思想和只为一己之利的野心常常混合在一起,使改革措施前后矛盾,其结果是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终于导致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王莽建立的昙花一现的新朝被推翻。

海地观音土饼干(观音土泥饼干难道这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4)

海地观音土饼干(观音土泥饼干难道这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5)

据说当时有的村民为了背观音土,可以往返六十里地。还有一些村民为了抢夺观音土,甚至不惜拳打脚踢、大打出手。

当时流传着一种说法,吃观音土可以维持10天生命,但如果不吃,那么必定活不过今日。可在当时,灾民因为饥饿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兔子急了都咬人”,强大的生存意识让老百姓饥不择食,但凡能够吃的东西都被人们填进了肚子里。漫山遍野的树皮都被扒光,野果、野菜也被抢夺一空,经常会有人因为误食而不幸身亡。但即使这样,但凡有一线生机,人们也不想坐以待毙,能活一天就有一天的希望。

海地观音土饼干(观音土泥饼干难道这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6)

海地观音土饼干(观音土泥饼干难道这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7)

其实时至今日,仍旧有人还在食用“观音土”。比如海地,这是众所周知的美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这里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生活费不足1美元,远远低于联合国划分的贫困线以下。

当地经济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全国只有20%的居民能用上自来水,成人文盲率为47%。

海地观音土饼干(观音土泥饼干难道这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8)

“泥饼干”是海地人最主要的食品。这种饼干的原材料正是高岭土。当然,和吃纯粹的观音土不一样,海地人在制作泥饼干的过程中,会稍微添加一些调味料,例如黄油、盐、糖等,适当地增加这种泥饼干的口感,让当地人更好的食用。但泥土中的寄生虫、工业毒素和恶劣的泥饼干制作环境都可能对人体带来威胁。可为了活着,人们又能怎样?

海地观音土饼干(观音土泥饼干难道这就是现代人津津乐道的)(9)

虽然我国现在是产粮大国,但粮食浪费的现象也极其严重,珍惜粮食义不容辞,节约粮食刻不容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其实,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每一颗来之不易的粮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