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灾难的成语有哪些(成语中描绘的那些地质灾害)

​从古至今,

人类经历过无数的自然灾害。

对自然灾害的描述和探索,

也成为人类文化和科技发展史的一部分。

在浩如烟海的成语中,

有一些就是源于对自然灾害的描述

地动山摇——不经意地描述了两种地震波

描写灾难的成语有哪些(成语中描绘的那些地质灾害)(1)

汶川地震遗址/摄影:尹璐

地动山摇就是

地震发生时大地震颤,大山摇摆

当仔细品味它时,

你会发现里面不经意地描绘了两种地震波:

“地动”,也就是大地在震颤,

而导致震颤的就是地震的纵波。

“山摇”,也就是大山摇摆,

是一种左右运动,是地震横波造成。

如果地震真的造成“地动山摇”,

说明地震很猛烈,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震级很高。

其实衡量地震强烈程度的有两个指标

——震级和烈度

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烈度是地震对地表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地动山摇不仅表明震级高,

而且也说明所在地的烈度也很高,

这些地区往往是震中地区或离震中不远。

山崩地陷——块体运动灾害

描写灾难的成语有哪些(成语中描绘的那些地质灾害)(2)

地陷

山崩地陷,形容的是块体运动

即在重力作用下岩土发生运动的过程。

块体运动往往会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是常见的地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都是块体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要发生块体运动,除了万事俱备,还需“东风”,

这个“东风”可以是地震、强降水等自然因素,

也可以是人类活动,

如开山取石、挖土,人工爆破、水库蓄水等。

翻江倒海——为什么海啸的威力那么巨大?

描写灾难的成语有哪些(成语中描绘的那些地质灾害)(3)

海啸

成语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

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在2004年底,

自然界真给人们上了一次“翻江倒海”。

那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大海啸。

巨浪拍打到岸边,淹没了许多房屋,

并吞噬了22万人的生命。

这次灾难是断层运动引发地震所致,

使400公里长、50公里宽的海床上升了大约5米,

将超过1000亿吨的海水提升到海平面以上。

这种“倒海”产生巨大的能量,形成海啸波。

海啸波在接近岸边时形成10米高,5公里宽的巨浪,

最终酿成了惨剧。

飞沙走石——揭示沙尘暴的实质

描写灾难的成语有哪些(成语中描绘的那些地质灾害)(4)

沙尘暴

飞沙走石也写作飞沙转石

即在狂暴的风势下,

沙土飞扬、石块滚动,

这就是沙尘暴的真实写照。

沙尘暴也是一种自然过程,

就是风对于地表的松散物质的搬运作用。

细粒的物质(砂、尘土)会以不接触地表的方式搬运,

悬移搬运,这就是“飞砂”

大的颗粒物会以跳跃、滑动或滚动的方式搬运

这就是“走石”

当风力减小时,走石会先在近处停下来;

而“飞砂”则会继续搬运。

直到风力进一步减小乃至停止,

“飞砂”会在远处停下来。

这样一来,

大自然就按照颗粒物的大小筛选了一遍。

通过对上述成语的解析,

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已经对自然灾害进行探索,

只不过因为科学手段的局限,

在大灾大难面前却束手无策。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通过对各种灾害的深入研究,

有助于我们防灾减灾。

毫无疑问,相对古人

生活在科技发达世界的现代人类,

无疑是幸福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