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生蘑菇怎么辨别是否有毒(野生蘑菇莫乱吃)

“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一起躺板板;躺板板、埋山山,亲朋都来吃饭饭……”还记得去年红极一时的这首歌吗?一首教育大家不要乱吃野生蘑菇的魔性歌曲夏天是多雨的季节,潮湿的环境有助于菌类植物生长,每年到吃野蘑菇的季节,都会看到新闻上多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蘑菇?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时有哪些应急方法及注意事项?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肾病·风湿科负责人温艳芳为您科普,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吃野生蘑菇怎么辨别是否有毒?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吃野生蘑菇怎么辨别是否有毒(野生蘑菇莫乱吃)

吃野生蘑菇怎么辨别是否有毒

“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一起躺板板;躺板板、埋山山,亲朋都来吃饭饭……”还记得去年红极一时的这首歌吗?一首教育大家不要乱吃野生蘑菇的魔性歌曲。夏天是多雨的季节,潮湿的环境有助于菌类植物生长,每年到吃野蘑菇的季节,都会看到新闻上多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蘑菇?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时有哪些应急方法及注意事项?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肾病·风湿科负责人温艳芳为您科普。

如何识别毒蘑菇?

一般来说毒蘑菇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的毒蘑菇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蘑菇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味道刺鼻。

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毒蘑菇:

1、看形状:无毒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2、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3、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蘑菇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4、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5、闻气味:毒蘑菇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蘑菇则有蘑菇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6、葱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7、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或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野生蘑菇中毒有哪些症状?

1、胃肠炎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痛头晕、全身乏力,严重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2、神经精神型: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潜伏期较短,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的反应。

3、溶血型: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12小时发病。除了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烦躁不安等病症外,可在一、两天内由于毒素大量破坏红血球而迅速出现溶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脏肿大。

4、脏器损害型:肝脏损害型中毒发病过程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和恢复期等6个时期。通常在误食后6-72小时发病。致命白毒伞中毒就属于这一类型。表现为肝大、肝痛、黄疸、转氨酶明显升高。

5、光过敏性皮炎型: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2天发病。与光接触部位皮肤肿胀,指尖剧疼、指甲根部出血,嘴唇肿胀外翻。表现为光照部位出现一些皮炎,如红肿、火烧样发烧及针刺一样的疼痛。

野生蘑菇中毒怎么办?

毒蘑菇中毒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剂,彻底清除毒物是排除和减少毒物吸收的关键。治疗原则为立刻终止毒物的吸收,进行紧急复苏和对症治疗,排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预防并发症。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

2、催吐: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盐水,或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3、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4、保留野生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5、进入医院后的治疗包括:催吐、及时洗胃、清肠,药物治疗(阿托品可用于治疗神经精神型中毒,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用于溶血型中毒),补液,及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也就是血液灌流,既能有效清除毒素,又能维持内环境稳定,降低死亡率,避免后期并发多脏器损害)。

野蘑菇中毒有哪些特殊注意事项?

野蘑菇中毒患者病程中可能出现“假愈”的现象,患者可能临床表现减轻,但毒素正通过血液进入内脏进行侵害,因此,患者应遵从医生建议密切观察病情。

温艳芳提醒,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含有的毒性成分不一,所引起的损害也不一样。一般人难以辨别有毒无毒,有些野生蘑菇毒性极强,一旦中毒,死亡率很高,非常危险。在野外,无毒的野生蘑菇往往与有毒的混生,在这种情况下,无毒的野生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如果食用仍然有中毒危险。所以,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毒性不明、未经检验的野生蘑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