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传动历史(数链空间品牌联盟)

链传动历史(数链空间品牌联盟)(1)


本栏目由数链空间和上海长宁中德产业促进中心(SSGIC)联合发布。每期将带来一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该企业所处行业的延伸分析。

每月双更,与您相约周一!


工业自动化行业中的隐形冠军企业

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林立着许多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或许并不大,名气也不能说是家喻户晓,但他们都是各自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在细分市场中占据数一数二的地位。在“隐形冠军”这一板块,我们就将带大家来认识一些“鲜为人知”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本期的隐形冠军企业是SEW-EURODRIVE(赛威传动)。


链传动历史(数链空间品牌联盟)(2)


基本信息

公司名称: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总部地址:Ernst-Blickle-Str. 42, 76646 Bruchsal, Germany

成立时间:1931年

主要产品:用于不同行业的齿轮和电动机

营业收入:31.00亿欧元

(2020.03.01-2021.02.29)

员工人数:19000(2020年)


全球布局

赛威传动目前在全球40多个国家都设有子公司。

赛威传动的中国业务:

天津:于1994年设立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于2002年设立SEW-工业减速机(天津)有限公司;于2003年设立赛威传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总部;

苏州:于2001年设立SEW-传动设备(苏州)有限公司;于2004年设立SEW-电机(苏州)有限公司;

广州:于2003年设立SEW-传动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沈阳:于2004年设立SEW-传动设备(沈阳)有限公司;

武汉:于2007年设立SEW-传动设备(武汉)有限公司;

西安:于2007年设立SEW-传动设备(西安)有限公司;

太原:于2011年设立SEW-技术服务中心(太原)有限公司;

香港:于1985年设立Sew-Eurodrive Ltd。

主营业务与产品

驱动技术:这是赛威传动的核心技术,其中减速机产品包括标准减速机、伺服减速机、不锈钢减速机、防爆减速机。减速电机包括标准减速电机、电动单轨运输系统减速电机、变速减速电机、伺服减速电机、不锈钢减速电机、防爆减速电机。工业减速机可帮助移动重量大的物品,包括原材料、能源、木材的运输和加工以及矿产业和工艺制造业中的任务。

变频器技术:赛威传动为机械部件提供有合适的变频器技术。变频器可灵活地集成到机器和系统结构中用于通讯,无论是标准化工业以太网、传统现场总线、赛威传动系统总线还是保密通讯。此外还提供用于执行诊断的现场总线工具以及针对具体变频器的通讯部件。

控制技术:确保高效自动化的持续性能。其将可扩展的控制器硬件与可以轻松进行编程的运动控制软件结合起来,连续控制程序覆盖从单轴定位和电子凸轮到机械手的广泛运动功能。控制技术的控制器硬件包括集成式变频器的开关柜控制器和分散式控制器。集成式控制技术确保复杂运动序列、多个轴和不同驱动之间无缝协调。

安全技术:控制柜中的传动电子设备有助于人员安全以及提高系统和机器生产效率的功能型安全。该设备选项支持所有关键运动功能,如安全限制速度(SLS)、安全旋转方向(SDI)、安全操作停止(SOS),和位置相关功能,如安全限制增量(SLI)和安全限制位置(SLP)。

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系统:赛威传动的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系统以电感性能量传输为工作原理。在非接触情况下将电能从固定导体传输至一个或多个移动耗电器。它通过气隙完成电磁连接,免维护、零磨损。非接触式能量传输可以达到10 m/s以上的高速。而且线缆埋在地板下,不会构成干扰横向交通的障碍物。此外可实现无排放、无噪音、少污染。

模块化自动化系统:具有四个基本模块,即工程软件、控制技术、逆变器技术和驱动技术,可应用于物料搬运(单轴自动化)、多列升降机、机器人(运动控制)、包装机械、加工机械、复杂运输任务、多轴系列设备等。

▌内容来源:中德中心 | 中欧产业合作

公众号推文《隐形冠军|013 SEW-EURODRIVE(赛威传动)》


工业自动化行业延伸延伸研究分析

一、工业自动化行业概述


工业自动化,又称工业控制自动化(工控自动化),是指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在机械工业制造环节中,实现自动加工和连续生产,提高机械生产效率和质量,释放生产力的作业手段。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自动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传统作业模式,加速了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业自动化上游行业是电力电子元器件,下游行业主要包括OEM(代工)型市场和项目型市场。


工业自动化的应用:数控系统、变频器、伺服系统、反馈系统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加工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通过计算机译码,使机床将原始的金属板材通过长时间精密加工,打造成理想的形状。利用数控加工可以实现普通机床不能完成的复杂曲面零件加工,且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都能够得到很大的保证。相比传统加工工艺,数控加工有着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操作者劳动强度低、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变频器: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的主要目的为节能、调速,除此之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通常,变频器按照电压等级是否大于690V可分为低压变频器和中高压变频器,低压变频器按照功能用途又可分为通用型变频器和工程型变频器。


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横跨工业自动化的驱动系统和执行系统。伺服系统是指以位置、速度、转矩为控制量,能够动态跟踪目标变化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精密制造和柔性制造的核心技术。伺服系统通常由伺服驱动器、编码器与伺服电机组成,一套伺服系统中,伺服驱动器用于控制伺服电机的控制器,编码器负责编码和转码,伺服电机将电压信号转换成转矩与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系统通过对功率进行放大、变频、调控等处理,控制驱动装置的输出力矩、速度和位置,从而完成对于物体位置和姿势等控制。伺服驱动与伺服电机深度绑定,与控制器、编码器等配件共同构成伺服系统。伺服驱动器的主要功能是是控制伺服电机,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伺服电机可以理解为绝对服从控制信号指挥的电机,伺服电机主要可分为交流、直流和直线三大类。


链传动历史(数链空间品牌联盟)(3)


图源:中信证券


反馈系统:传感与检测是工业自动化市场中,产品种类最为繁多的子板块。在当前工业物联网“万物互联”的关注和驱动下,对传感与检测的功能和数量赋予了更多的期望。这一市场上,常规的温度、接近检测传感器占比较大,但增长放缓;编码器、特殊检测等先进传感器占比虽不大,但在精细制造的驱动下发展迅猛;气体、水质分析仪在对环保日益重视下,发展向好;变送器、流量计是典型过程仪表,下游行业主要为化工、炼油等流程行业。工业物联网是传感与检测最大的驱动因素,无论是工厂内部的信息化,还是工业4.0下的外部互联,都是以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为基础。


二、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CAGR超过30%,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工业自动化的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国工业自动化服务市场特征:工业自动化服务处于行业中游,连接产品制造商和下游客户,在整个价值增值传递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桥梁作用。工业自动化产品服务商主要有两类企业或提供两种类型服务:(1)偏向供应渠道的产品分销;(2)侧重技术应用的系统集成,即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标准化产品进行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和二次技术开发,将标准成品集成为专用的控制系统。


链传动历史(数链空间品牌联盟)(4)


图:工业自动化上下游 图源:未来智库网

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现状: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产业和应用有了很大发展,促进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95亿元,同比增长1.61%。


链传动历史(数链空间品牌联盟)(5)


图源:华经产业研究院

工业自动化产业链零部件数量众多,各部分市场规模和增速差异较大。具体来看,低压变频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传感器和过程仪表价值量较高;分环节来看,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规模较大。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中国2021年市场超过2000亿元,为排除疫情造成的影响,我们选取2021年和2019年的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CAGR超过30%,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较快。


政策扶持:政策扶持有望进一步推动内资企业克服技术壁垒,国产替代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要突破对海外进口的依赖,最关键的仍然是要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军高精尖智能制造设备领域。2021年1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启动中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除此之外,“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和智能制造2025等政策中均有相关内容支持工业自动化发展。随着工业自动化政策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工业自动化高精尖技术有望得到突破,受制约的细分行业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链传动历史(数链空间品牌联盟)(6)


图源:中信证券

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化


智能化包括机器智能化和脑力劳动自动化两个方面。一方面,工业自动化仪表、设备和系统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人工智能、机器人、知识工程、神经元网络、智能体、全能体等)使机器或系统具有人的某些智能,另一方面,采用智能系统替代或扩展人的脑力劳动,实现脑力劳动自动化。新一代的工业自动化是智能自动化。近年来,工业自动化仪表正从模拟仪表走向数字化仪表,继而借助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软件、现场总线、人工神经元等技术走向智能化,基于现场总线的智能仪表不再是传统仪表那样的硬件实体,而是基于现场总线的硬件、软件的结合体。随之,工业自动化系统产业将逐步向智能产品转化,原来的仪表研究和制造部门将淘汰陈旧低档的产品,不断研制和更新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整机、部件和模块,如推出多品种多规格的智能工控机、智能调节器、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执行机构、智能低压电器等。智能控制技术与DCS、CIMS 等的结合以及工业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使工业自动化系统跃升到一个更高水平。


(2)集成化


集成化一方面是指新一代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技术,是集多种学科、多种技术,如光机电技术、信息技术、系统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等之大成,另一方面是指现代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是企业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的集成,把“自动化孤岛”式的单机系统、分散单元和功能软件集成为一个综合大系统,它不仅包括现场控制,而且还有营销决策、原料供应、生产计划、工艺监督等内容,这种集成已从单项局部集成向多项综合集成发展,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开放式系统是综合自动化中最有效的装备。计算机集成综合自动化系统(CIMS、CIPS)是工业自动化的高级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向。


(3)数字化


随着控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换沟通的领域正在迅速覆盖从工厂的现场设备层到控制和管理的各个层次,从工段、车间、工厂、企业到世界各地的市场。90 年代发展起来的现场总线广泛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设备互连通信网络。它作为工厂数字通信网络的基础沟通了现场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之间的联系。现场总线技术的推广应用,因特网技术、企业内联网外联网技术与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未来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向开放型网络式综合控制与管理系统发展。

结语:若您对EW-EURODRIVE(赛威传动)这家隐形冠军企业感兴趣并想进一步了解,可选择直接联系上海长宁中德产业促进中心(SSGIC)或通过数链空间代为联系,我们将协助您建立与中心的联系,期待您的问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