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话歌曲(天台方言草稿簿)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至为重要不难想像,若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惨景代表地域的方言又是语言家族里的儿女天台话即天台方言是属汉语国吴语市台语区天台山文化传承重担也有落在天台方言肩上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天台话歌曲?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天台话歌曲(天台方言草稿簿)

天台话歌曲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至为重要。不难想像,若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惨景。代表地域的方言又是语言家族里的儿女。天台话即天台方言是属汉语国吴语市台语区。天台山文化传承重担也有落在天台方言肩上。

一、天台方言更正表。

天台话,与汉语一样,掌握丰富多彩的词汇的人其实并不多。包括说和写。就日常生活中和一些地方文献及官方传播媒介上时常有不规范的写法说法称法。这里有天台人自造字的情形在。

使用错误频率最高的是“大”字。几乎无一例外地误写成zha(扎音)。这是典型的天台人自造字的案例。想当然地以为“大”盖“多”为“大”(zha扎音)。zha字在汉字里是有其存在,只不过是冷字(笔者这里也击点不出它)。有两种读音与读义:一为指地名的念扎音,是鄂人所专用;一为某地方言义为张开,念诈音。根本就不是属于我们天台人所有。也不是属于除上述两地以外的任何地方任何人所有。其音其义其形都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且,“大”的义与汉语普通话义同音不同。但此音又是吴方言所通用。如越剧《碧玉簪》里有“媳妇大娘”的“大”。即是此。而天台又是属吴方言区域。很显然,天台人是从那两个地方偷来的。“大”盖“多”之字zha是非法侵占而又毫无所用。现在应当向湖北等地认错,归还给他们才是。

“垟”字误为“洋”字。天台人对此又认错人了。仔细辨认一下。右脸像极了,但左脸却差十万八千里了。又是同名不同姓啊!如田“垟”、长“垟”、西方“垟”、汤家“垟”,都误写成田洋、长洋、西方洋、汤家洋。它们本姓土而不姓水的啦。 糊拉拖被汰掉了。糊拉拖又称为镬底糊。此种称法多形象贴切!其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优秀极了。你看,将一团湿粉抓在手中放在热锅面上,糊着,拉啊,拖去。因此而恰当地简称为“糊拉拖”。这拖字是天台人读音变了。变音是各地方言共有的一个特征。像院落院子,天台人称之为道地,总不能写为岛地吧!将魅力无穷的好端端的糊拉拖故意哈韩似地整容整成一塌糊涂、惨不忍睹了的糊拉汰或糊啦汰。汰字多难听呀!是淘汰的汰,是脏的意思。被用来称吃方面的。多可恶。这是对文化的一种亵渎。因此,有必要为糊拉拖正名。

卷饼筒错卷成饺饼筒。被外地人形像地称为“捉药筒”的卷饼筒,天台人自己则形象恰切地命名为卷饼筒。但偏偏有人以讹传讹地写为“饺饼筒”。原名里的名词明显含有动词前缀饰语。是典型的天台山文化的语言特征因素。偏偏有人明显违背原名原意原音,想当然地将饼皮写为饺饼。饺子是这样的大小形状吗?

东施间的首写人应前来办理专利手续。此人“太有才了”。吃的是美味,屋灶间叫西施间吗?却没有。所谓秀色可餐是也。入厕可是难听难看说不出口,丑死了。那就叫“东施间”吧。可相对应的咋没有将屋灶间称之为“西施间”呢?其后人应将其疏忽补上。此可谓自作聪明到家了。其实,在天台民间,很讲究风水。东为龙为大首位,西为虎为小首位。龙怕臭,虎怕灸。故而在东边屋作灶间,而厕所则设在西边。茅厕在天台又称为茅坑(间)。也有多人称为蹲厕间。天台先人多系河北人氏,先前入厕多为蹲位。渐进至后文明起来采取坐位。但其蹲厕间之称却沿袭至今。自作聪明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将原称曲解误解以致歪曲了的例子不少。

三挨磨。有多人将此称磨扁成“三阿磨”、“三阿麻”。三挨磨是近十多年来在天台本地词汇原有的借用互用物。其本词是粮食加工项目的形象化词汇之称。三人一起磨粉。一人领头在磨边领添,另二人一起手扶磨担来回拉推,将小麦呀玉米呀稻米呀等研磨成粉。天台人在娱乐方面根据古老四人一起打麻将项目发展演化出一项风靡全天台在全国独一无二的三人搓麻将的打牌项目。因与磨粉生活极其相似,故此“拿来主义”,也叫“三挨磨”。同样形象贴切至极。

正统规矩的番薯让人篡改成面目全非的蕃莳。两字都错了。莳是动词呀,无薯名义。

二、天台词汇推销书。

占汉族百分之八的吴方言其声势造势形势影响力度广度深度远不如其占比小的粤方言!阿拉上海人“湿湿碎”啦!冰个广东人“木佬佬”啦!且不说沪粤经济大战,单就文化方面便足能说明问题。粤语歌大有胜过国语歌之势。而沪语歌似乎仅《紫竹调》一首!粤语版的影视剧片节目等等轰轰烈烈。《外地媳妇本地郎》至今仍在续演续播。《老娘舅》和《开心一家门》早就无影无踪了。粤方言中的“洗手间”、“卧底”、“埋单”等等早已家喻户晓,广泛使用,当仁不让地列入现代汉语词汇中了。而吴方言呢?则悄无声息。这就有问题存在。 而作为吴方言中的天台方言在这个背景之下,自然也是可怜巴巴,与上海话差不多吧。无人理睬,无人讨彩,无人喝采。 天台方言的相当部分词汇其实完全可以推广开来,纳入现代汉语词汇之中。可至今养在深闺人未识。这里,试例举若干例词。

裁截。此词之内涵远比仲裁、主持公道要深广得多。

调排。这个比安排、调遣、领导、部署、策划、管理等众多汉语词汇合而为一还远远不够!

倒嘴。此词为贬义词类。是使不成美事。原本可能成交而因了他的恶意破坏而夭折。此词大多用在婚姻说合之上,有人出于居心叵测而背后说坏话或故意歪曲事实使此姻缘不成。还可用在交易买卖上。

挈篮。即转手倒卖生意。

漏沙。合伙人之中有某人私吞截留共享财物的部分款项或货物。

吃筒。某方将另一方货物黑吞而据为己有。 两隔照。双方发生误会,可能遗恨终身也没有明白原本。

捉角(觉)。知趣、乖巧。 矮压(抑压:)。委屈、冤屈。是压抑的抑压变动乎? 拗脚。交通地理位置至为不便之意。 接中。地方处在十分热闹的位置。 的角四方。形容十分方正。 笔筒销直。非常之直。 咸灼心肝。咸得不能再咸。 蜜桶销甜。甜极啦! 水呱沥淡。淡如水啊。 墨黑地洞。伸手不见五指哪。 等等。不一而足。此类词汇还有许多。稍加试用应用运用使用一番,便会让外地人明白其中的回味无穷之天台词汇的迷人魅力。这需要有胜任的文艺界人士创作出文艺影视作品推向全国,推广开来。

三、天台新词表扬稿。

时代在变化中发展。方言也在发展中变化。这是自然规律。谁也阻挡不了前进的步伐。汉语在变化,方言也在变化。 一般来说,没有哪个时代有象今天那样发生如此巨变。偏僻的天台也有幸地充分沐浴着改革东风。国道马路过境,高速公路穿过。外出和外来人员十分频繁。天台方言也因此而发生着明显变化。普通话的普及,文化水平的提高,电子工具的广泛应用,婚姻家庭的组成圈的扩大,尤其是与外地人的婚姻组合,纯正的天台话已摇摇欲坠,国语化现象日益凸显。 尽管如此,勤劳智慧的天台人还是在普通话普及的大统区中,却那么惊人地创造出一些与汉语词汇不同的天台方言新词汇。 题目头。即标题。 文字话。是介乎普通话与天台话之间的一种新型天台语言。 洋夹土。含贬意。即混有土话的文字话。 正写。即繁体汉字。 简写。即简体汉字。 洋码字。就是阿拉伯数字。 瓶头酒。即成品瓶装酒。 洗头水。即商品洗发露之类。 西装裤。即西裤。 背心。即成品胸罩(多为女性之间传称)。 勾机。就是挖掘机。又称挖机。 木头戏孩。即木偶戏、动画片的统称。黄包车。即人力踩踏载客三轮车。 撰垃圾(细)。捡破烂的。最为有趣的一个新词汇。是指外地人捡破烂、收破烂,根据外地人之普通话那么俏皮地创造出来。 东横岭头。即坦头最西边一个村。因为火葬场设在该村。是最新的一个新词汇。意即死亡之地。为谑词。 端出来(噶)。即剖腹产。 做手术。即绝育结扎手术。 随刀去。即在大手术时死亡。 吃耶稣。即信奉耶稣教。 走星。即高空飞机在夜空飞行。 这里只略举一二。意在说明聪明的天台人在当今时代仍然没有完全受国语化所左右而顽强地创造出天台新词汇来。他们无私地为天台山文化的发展繁荣奉献出聪明才智。

2009.04.10始丰溪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