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希望小学纪录片(古天乐捐献小学的现状)

作者:小亢

近日,一则题为《古天乐捐献学校现状曝光,荒废多年杂草丛生,当地人揭露背后真相》的帖子在网上传播,有网友放出“红光古天乐小学”荒废的现场视频。视频显示,“红光古天乐小学”一层教室门口已杂草丛生,看起来相当荒凉。

古天乐希望小学纪录片(古天乐捐献小学的现状)(1)

网文透露:“古天乐于2010年出资建立这所学校,但遗憾的是,这所学校已经3-4年没有开展过教学任务,花费了数十万建成后,只用了5-6年就被荒废了。”据悉,目前该所小学已经被改建成老年活动中心。

演员古天乐多年来做慈善、捐小学的事迹深入人心。网帖一出,不少人开始质疑古天乐这些年来捐助的小学,是否大多都已荒废无人使用,质疑这样的爱心捐助只是短期行为,不能长期发挥用处。

实际上,在当年城镇化趋势还不明显、人口流动性还不强的阶段,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困境就是缺乏学校。正是在众多古天乐这样的爱心人士帮助下,一所所希望小学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农村各个角落,提升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意识,尤其补足了大片贫困地区的学校缺口,让更多失学儿童有书读、有学上,解决了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燃眉之急。

但在多年后的今天,伴随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农村现状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些农村学校生源不足够支撑开班办校,很多农村小学只得被撤掉、合并,从而造成多余校舍的废弃闲置,这种现象有一定普遍性。

这种现象的出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城镇化趋势更加明显,而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更加突出。农村现在缺的不是学校了,而是师资等优质教育资源。再加上孩子随外出打工的父母迁移、农民的教育观念改变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为了受到更好的教育,学生自然而然向城镇等周边大学校聚集,这是教育资源集中分配的结果,也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

用现在的荒废来衡量当年“古天乐”们的爱心,甚至苛责这样的爱心是无用和浪费,既无视了爱心小学曾经发挥过的历史作用,也是脱离了农村实际和城镇化发展趋势来谈问题,着实会让爱心人士失落。

古天乐的这种善举,在今天仍然值得被鼓励和肯定。只是今后在做类似建设的时候,可以综合评估农村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更加注重长远规划,从而减少造成资源浪费。像现在这样,古天乐捐献的小学在荒废后被改为老年活动中心,其实就是对农村闲置资源的重新分配。

全国多地还有大量的农村校舍被闲置,这种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应当尽快调查清楚这类学校的生存现状,通过改建他用或完善助学机制,让它们在当下的农村重焕生机,这也是另一种对农村闲置资源的盘活和优化分配。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